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小米贷款 风控(小额贷款风控)

小米贷款 风控(小额贷款风控)

贷款知识 中国网 投稿

平安小米抢食消费金融蛋糕 做好风控是关键,下面是中国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米贷款 风控

新京报漫画/陈冬

11月27日,中国平安获准在上海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面对万亿元规模的消费金融市场,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都欲从中分羹。不止是平安,小米也瞄准了消费金融这块“蛋糕”。

重庆银保监局也刚发布了关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复》,同意该行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有望成为第25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及第28家拿到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

截至今年8月,国内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一共有27家,其中4家获批筹建但尚未开业,从牌照数量来看,还属于较为稀缺的资源。对于平安、小米等企业而言,拿到牌照也就意味着抢先获得有利位置。

2018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潮涌。全年共有10家持牌机构拟增资或完成增资,增资额超过88亿元。仅12月一个月,招联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宣布分别拟从28.59亿元、3.6亿元增资至48.59亿元、10.5亿元。现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一方面夯实了资金基础,能够更多投入到业务拓展、用户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也对后来者建立起更高的竞争壁垒。

而另一个趋势则是,部分互联网巨头跨界入场,如今日头条、美团、携程、滴滴等,互联网巨头有庞大的用户流量,可以通过高频短视频、信息流、外卖、打车等场景、服务、产业链,获得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并运用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挖掘种子用户,与消费金融业务形成融合,也就构成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对于平安、小米而言,面对强大的各路竞争对手,必须在业务拓展、服务能力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以平安为例,虽然在金融方面资源不少,但以往更偏重于信贷等传统金融(如平安银行),而在消费金融方面,需要面对用户信用及资产审核难度倍增等难题。而小米金融依托小米手机及LOT业务,已经在信贷、理财、保险加以布局,但消费金融场景更为复杂,涉及用户群体更加多元化。如何在业务快速起量发展与确保风控之间形成平衡,对于平安、小米都是考验。

消费金融业务的安全性仍然需要企业多加重视,参照近年来数量狂飙的信用卡贷款,根据中国央行11月22日发布的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1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9.16亿元。因此,消费金融企业也须避免在追求市场份额、快速拉新的同时,忽视了用户的基本资质,导致坏账率上升,这可不是拿到一块牌照就能高枕无忧了。

(责任编辑:赵金博)

小额贷款风控

3.15期间,中国网财经履行媒体监督职责,联合啄木鸟投诉平台(tousu.china.com.cn)推出《2023年3·15金融曝光台》特别策划,切实推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网财经2月14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日前,有网友丁先生在啄木鸟平台投诉称,其于2021年6月通过锦程消费金融贷款分期买了一台iPhone 12mini ,贷款利率高达36%。然而从丁先生提供的学生证件来看,该笔贷款发生时,其为天津某学院大二学生。

就“上述情况是否属实”,”公司是否有进一步核实用户身份?”等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锦程消费金融进行采访。锦程消费金融回应表示,“在贷款前,(公司)要求客户真实填写《非学生承诺函》,确保贷款人充分知悉我司贷款对象。”

而业内人士则指出,从行业的情况来看,部分持牌消金在展业时仅要求借款人自主申报,并没有做好对大学生身份的实质性审核。所谓《非学生承诺函》,也只是流于形式。

大学生贷款买手机 利率高达36%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根据其贷款合同来看,贷款机构为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锦程消费金融”)。该份《锦程消费金融个人借款合同》的贷款金额为5599元,贷款期限24个月,贷款利率高达36%。而从其提供的学生证来看,贷款发生的时间正好为其在天津某学院就读期间。

锦程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2月,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中西部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其由成都银行与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联合组建,注册资本3.2亿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资深研究者于百程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未一刀切禁止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针对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但是要求审慎开展,严守风险底线。

记者也注意到,《通知》中明确指出,要严格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综合评估大学生征信、收入、税务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状况,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严格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而网友丁先生表示,此笔贷款相关机构并没有履行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的相关职责。另有匿名网友在黑猫平台申诉了类似遭遇。该网友表示,锦城消费金融金融向作为在校学生的他发放贷款,年利率超过24%的利率让其承受不了。在产生逾期后,其还遭遇相关机构的不当催收。

就“上述情况是否属实”,”公司是否有进一步核实用户身份?”等,中国网记者联系锦程消费金融进行采访。锦程消费金融并未对上述案例的具体情况予以直接回应,但表示,“在贷款前,(公司)要求客户真实填写《非学生承诺函》,确保贷款人充分知悉我司贷款对象。”

记者还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关于锦程消费金融的投诉累计达到431条,主要问题包括暴力催收、利息过高等。对此,锦程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对于贷后管理有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贷后工作主要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和与客户签署《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中的约定开展;产品利率均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

《非学生承诺函》是否流于形式?

“所谓的《非学生承诺函》,往往都是与其他多份协议放在一起,只需要点击同意即可。毫不客气地说,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东西就是个摆设。”有业内资深人士点评表示。

在于百程看来,在这类案例中,无论是该学生,还是相关贷款机构,都有一定的责任。大学生签署了《非学生承诺函》,有可能是平台的诱导,也可能是学生的主动隐瞒,从而通过了贷款机构的评估最终拿到了贷款。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非学生承诺函》容易造假,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借款申请人,应该采取更加审慎严格的评估方式,比如通过更充分的风险提示,更完善的数据核验,向家长确认,流程双录等方式,以实现对大学生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于百程表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表示,在行业实践中往往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相关机构解释说其只是提供延期支付工具,并非发放贷款;二是相关机构要求借款人自己承诺非学生,从而不影响向其发放贷款;三是相关机构采取“一刀切”做法,不向23岁以下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在他看来,以上做法其实均值得商榷。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相近年龄段的其他群体,都会产生一定的金融服务需求,忽视这一需求可能为“校园贷”等地下产品的滋生提供土壤,但相关机构在开展业务时需首先做好对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的实质性审核,而非仅是形式化地要求借款人自主申报。”金天表示。

(责任编辑:张紫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米贷款 风控(小额贷款风控)":http://www.ljycsb.cn/dkzs/1332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