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下面是北京日报客户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余额贴现余额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就业,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
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分别增加额度400亿元、1200亿元、400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亿元、7400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切实支持“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票据贴现利率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贴现率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想要了解更多的考生快和高顿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贴现率计算公式
贴现率=贴现利息/票据面额100%。
二、贴现率定义
1、贴现率,也称为槛比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是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央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换言之,是当商业银行需要调节流动性的时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
2、贴现率的第一种定义指的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3、第二种含义是指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各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取的利率水准并间接影响其它金融市场,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国央行对这种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当一金融机构需要短期资金时,一般会先寻求其他管道。
三、贴现率与折现率的区别
1、定义不同
折现率,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折现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
贴现率,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贴现率是内扣率,是预先扣除贴现息的比率。
2、应用方面不同
折现率,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收益分配等。
贴现率,主要用于票据承兑贴现之中以及是财经预测,企业财经管理和特定融资实务中的测算用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余额贴现余额(票据贴现利率)":http://www.ljycsb.cn/dkzs/1329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