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财富出生180天发布大数据 推个人消费贷款,下面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大数据 个人贷款
10月27日,“发现微财富”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这是自2014年4月微财富上线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至此,阿里、百度、腾讯、京东、新浪、搜狐都已经搭建起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巨头在金融领域再度“肉搏”。
微财富是新浪旗下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沟通会上,新浪金融副总裁李亚丹提道:“作为新浪金融战略中的重要布局,微财富承担着新浪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
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规模接近8000亿,货币基金规模已逼近2万亿,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为了更好地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微财富平台项目于2013年8月正式启动,旨在通过与各合作伙伴联合筛选多元化、高品质的金融理财产品,帮助用户实现简单理财、安全收益。
目前,微财富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包括基金、票据、P2P等热门项目,也包括实物回购、黄金投资、酒店权益等另类投资理财项目。沟通会现场,微财富产品总监张天佳带领大家回顾了微财富上线以来的众多精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微财富做了很多有趣的尝试。例如,在世界杯期限,微财富推出‘世界杯票据专场’,使投资理财与当下热点相结合。”
微财富“出生180天”的大数据解读也在当天正式对外公布。微财富上线180天以来,总资产交易量已超11亿元,其中,仅9月的单月交易量就达3.9亿元,人均持有资产约为18000元,最快单个产品的售罄时间仅为12.8秒。据另一组数据显示,70、80后用户约占平台总用户数的76%,从城市来看,上海的用户居首,北京次之,成都让人意外的位列第三。总的来看,一线城市的理财用户依旧多于二三线城市。
微财富可谓“不走寻常路”。大数据中公布的微财富自上线以来的总道歉数——“跪了9次”引起全场哗然。据悉,因上线初期引发的故障,微财富共累计向用户道歉9次,并通过“发红包、补收益、开专场”等方式弥补。以用户声音为最高诉求,是微财富的坚持。
(编辑:wangxu)
信贷大数据
在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下,贷款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征信报告,而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借款人的多维信息进行综合考量,以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本文将介绍贷款大数据在考量借款人信用时所关注的一些综合信息。
1. 借贷行为:通过分析借款人过去的借贷记录,了解其还款意愿和能力。这包括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情况等。
2. 多头借贷:关注借款人在多个平台上的借款情况,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过度负债的风险。
3. 信用联盟:通过加入信用联盟,共享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帮助各机构更全面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4. 信贷指数和高信指数: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数据进行分析,为其打分,以衡量其信用水平。
5. 司法案例和司法执行:关注借款人是否涉及诉讼、仲裁等法律纠纷,以及是否存在被执行人的情况。
6. 失信信息:查询借款人是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评估其信用风险。
7. 税务执法和催欠公告:了解借款人在税务、欠款等方面的违法记录。
8. 网贷催收和风险扫描:关注借款人在网贷平台上的还款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风险。
9. 行为测评和金融失信:通过对借款人的消费、投资等行为进行分析,评估其金融信用状况。
10. 偿债评估和房产测算:分析借款人的负债状况,以及房产等资产价值,以评估其偿债能力。
11. 股权投资和财富估值:了解借款人的投资情况,以及其整体财富状况。
12. 航空出行和铁路出行:分析借款人的出行记录,以了解其生活和工作状况。
13. 行为标签和职业身份:通过对借款人的消费、社交等行为进行分析,为其打上标签,以更准确地了解其信用状况。
14. 工作单位和法定代表人:了解借款人的工作背景,以及其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5. 任职高管和合作伙伴:分析借款人在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情况。
16. 专业能力和教育背景:了解借款人的专业技能和学历,以评估其还款能力。
17. 驾驶证和论文信息:分析借款人的驾驶行为和学术成果,以了解其个人品质。
18. 专利信息和发展历程:了解借款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情况。
19. 婚育情况和社会关注度:分析借款人的家庭状况和社会影响力,以评估其信用风险。
综上所述,贷款大数据通过对借款人的多维信息进行综合考量,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其信用风险。这不仅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还能为借款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数据 个人贷款(信贷大数据)":http://www.ljycsb.cn/dkzs/1321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