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否有“挤压效应”?,下面是趣观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承诺业务包括
文|听文
编辑|大树
在MMFs产生以前,企业的短期信贷主要是银行提供。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进行盈利的来源,主要为发放贷款、票据贴现、证券投资等。
其中贷款为其主要业务,通过给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获取利息收入,通过对这些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
不仅能够通过利息收入来获取利润,还能够和其保持良好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关系。
此时货币市场上交易不够活跃,即使一些大公司也可以在货币市场上发行短期票据融资。
且这种方式融资的成本比银行借款低,但出于便利等因素的考虑,向银行借款仍然是优先选择。
但由于商业票据市场上筹资成本比较低,当货币市场基金活跃了货币市场后,很多大公司选择直接在票据市场上筹资,从而使银行贷款业务存在一定的压力。
根据经济学的经典理论,随着进入者的不断增加,竞争的加剧,最终行业的超额利润会消失,只存在0利润。
张海军认为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竞争的加剧会挤压存贷业务的利润空间。
货币市场属于短期金融市场,本文收集了2011年1月-2022年2月的短期贷款利率。
其中截止2015年10月24日公布的6个月-1年的短期基准贷款利率为4.35%。
2015年10月26日公布的1年期LPR利率为4.30%,差异不大,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
当前LPR市场化程度较高,可以看出在这11年间,短期贷款利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
当然在这期间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全球经济形势的下滑等状况,也会对利率的下降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
和存款利率类似的是2014年-2016年间,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动,而这几年则是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的时期。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认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进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挑战,挤压了贷款利率。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市场的繁荣,银行贷款业务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垄断地位有所削弱,不再是一些大公司的唯一选择。
但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并非无益处,经博源认为货币市场发展完善了同业拆借市场,能够为银行短期资金提供稳定来源,同时促进了票据市场发达程度的深化。
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也从资产方面扩大了银行投资组合。
票据通常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占相当大的比例,是银行获取收益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重要资产配置。
一个发达的票据贴现市场意味着,在贷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更快地将票据转换为现金资产。
这有助于缓和和抵消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为贷款业务提供更多的可贷资金,有助于商业银行的长久经营。
本文收集了2010年-2021年人民币贷款-票据融资情况,对月度数据进行处理。
当年净融资额为对月度数据进行加总,波动率为当年月度数据的标准差。
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票据市场的净融资规模处于上升的趋势,票据市场规模有所扩大,考虑到借贷资金需要偿还,且票据期限较短。
若出现大额的跨年票据会导致规模的失真,单独的净融资额不够全面,添加了月度融资数据的波动率。
可以看出期间的波动率是呈现出上升趋势,票据市场的活跃程度逐年增加。
此外,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虽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有所挤压,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仍然是要高于存款利率的。
即使是利率较高的协定存款利率比起贷款利率来说也是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虽然提高了存款的整体利率,但是其存入的协定存款客观上丰富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货币市场基金虽然把活期存款转换为了协定存款。
但是也促进了现金转换为银行存款,这为银行提供贷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从而增大了银行整体的业务规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包括贷款承诺业务、信托业务,基金代销业务等。
贷款承诺业务中,商业银行会基于贷款公司的资信状况和客户关系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
使得客户在未来某一时期需要资金时可以较快的向银行借款,在这项业务中贷款公司需要为申请但未使用的贷款额度提供一定的费用。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削弱了银行贷款业务的同时,自然也削弱了相关的贷款承诺业务。
一些大公司减少了对贷款的依赖的同时也减少了对贷款承诺的依赖。
其次是银行的理财业务,银行向客户出售其发行的理财产品,通过收取销售服务费,产品管理费等获取收益。
但商业银行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多为封闭型,且有较多限制,且大多不能够实现T+0日赎回,购买后资金不能随意转出。
具有较大的流动性限制,且到期收益只有在期限届满是才能够获得。
中国建设银行的一款开放式的理财产品,虽然没有固定期限,但是却要求起点金额为10万元,且递增金额为1万元,其收益率跟随存款时间依次递增。
从2.5%-3.1%,所以如果想要获得较高收益,仍然要放弃期限利益才可以实现。
而前文提到的货币市场基金相对于银行存款的优点同样适用于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比。
货币市场基金申购赎回无门槛,随时申购、随时赎回,收益日结,收益高流动性强,是理财产品所不能够达到的。
虽然较长期的理财产品在收益上较为可观仍有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货币市场基金确实对理财业务产生了和活期存款类似的负面冲击。
另一个受到较大影响的则是基金代销业务。
货币市场的发展也让许多机构注意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再加上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就联合基金公司推出了互联网货币基金。
互联网货币基金出现之前,由于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几乎垄断了基金的销售。
其雄厚的资产实力、数量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庞大的客户基数,在代销基金方面占据着天然的优势。
基金相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新奇”的投资产品,基金公司若是直接销售没有信任背书,很难赢得投资者信任使之购买基金。
而银行存在许久,与客户关系良好,具有较强的资产和信用能力,其销售基金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出现实现了货币基金的多元化销售,且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金融素养的丰富,投资者也更能理解并接受基金这一类产品。
目前投资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便利化。
大多数的基金公司开通了基金直接申购,且申购费率较银行代销渠道的申购费率更低,这将进一步冲击商业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情况,2019年度,商业银行占比为23.59%,有所下降,基金公司直销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占比分别为57.29%和11.03%。
但根据202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名中有八家是银行机构,银行仍然在当前的基金销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虽然整体银行业代销基金的占比下降,但是一方面现在基金市场的扩大,即使是份额下降,但其与之前的优势情况相比总量仍然是上升的。
另一方面大银行在基金代销方面仍然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在代销基金的过程中银行业能够借助基金的发展增加自身的收入。
贷款承诺业务是什么
众所周知,基本上各行各业为了扩展自家的业务,都会进行推销。
虽然,使用手段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以最大努力扩展受众群体。
但是,大家会发现,有时候部分公司为了拓展业务,甚至会以模糊、混淆用户的方式来进行。
这不,近日三大运营商被齐齐的送上了热搜,而原因则是欺骗消费者。
#三大运营商大量客户反映被贷款#
据中新经纬报道:
近日,全国多地听众反映,他们在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办理业务时,业务员承诺在网免费送礼品,实际上需要用户以信贷方式进行担保。
也就是说,客户与运营商、贷款银行签署三方合同,贷款几百元至数千元,手机等礼品才能免费送。
并且,最重要的是,用户在确定参与活动前,不仅自己不清楚,就连业务员都没有详细告知。
还是,手机上接收到“贷款成功”的短信,才知道自己竟然被贷款了。
但当用户反应过来,去进行退订时,却发现无论如何都退订不了了。
即使对这个营业员进行投诉,也没什么用,对方只会说:已经尽到了提醒义务。
不得不说,这三大运营商的套路确实牛逼。
为了抢客源,拉用户,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那假如,这些参与活动的用户,某个月因为特殊原因导致手机欠费停机,且一直没有及时将话费充上,那岂不是就因此成为失信人员了???
总之,无论是街上的扫码免费领礼品,还是办套餐免费领手机,在大家不清楚对自己有没有危害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去占这个便宜。
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是免费的东西越贵。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承诺业务包括(贷款承诺业务是什么)":http://www.ljycsb.cn/dkzs/1321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