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贷款还不上了该怎么办?逾期了还能补救吗?,下面是平安银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用卡可以还贷款
近日,刘某因收入降低导致无法还款,恰巧在某社交平台看到视频宣传称可为其代理进行投诉,向金融机构及监管进行维权。
“我们可以代您与金融机构进行协商,计划将欠款分为60期,免除期间所有息费。维权过程中您不用出面,由我们来解决,您也不要接听金融机构的任何电话。”刘某根据“工作人员”指示,提供了3000元手续费以及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并签订了代理协议。
在等待过程中,刘某始终按照“工作人员”指导,拒接银行电话,直到收到法院传票时,才意识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此时,刘某再向“工作人员”请教对策时,才发现联系不上对方了。
视频加载中...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不少借款人还款压力加大,“代理维权”等一系列金融黑产开始抬头。
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实则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金融黑产里的各种套路?以及如何避坑?
由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节目于今日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 做理性金融消费者”。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金融刑事法律事业部执行主任赵东旭提醒广大消费者,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赵东旭呼吁大家正确使用金融工具,并通过这些金融工具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经理冀鑫在本期节目中分析了代理维权中介带来的风险隐患,并提醒消费者,不要再轻易相信非法中介机构。
树立正确借贷观念 切勿不计后果盲目借贷“遇到信用卡逾期等问题别担心,来咨询专业的法务团队,1对1协商还款”“欠款金额分期归还银行,协商还款减免部分欠款金额,百分百成功”……近年来,不少QQ群、网络论坛、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活跃着一群自称“债务咨询专家和组织”,他们以个人或法务团队的名义,发布“停息挂账”“信用卡债务重组”“逾期协商”等信息,以“专业维权”“法务援助”等名义,打着帮助客户维权的幌子,诱导金融消费者上当受骗。
赵东旭认为,“非法贷款中介”最大的特点是说得特别好听、许诺得特别随意,干得特别胆大、专人盯防收费极高、帮助借款后鼓动投资,催款手段极为恶劣或者直接卷包跑路。
赵东旭表示,如果借款人在中介机构编造贷款材料的帮助下获取金融机构贷款,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有可能会涉及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而如果借款人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高利转贷给他人,还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
据赵东旭介绍,还有一种情况,非法贷款中介机构用借款人个人信息办理银行卡或者控制借款人银行卡从事或借与他人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那么借款人还有可能因为出租、出借银行卡“被参与到”违法犯罪活动链条中,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从金融风险防范以及维护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的角度,赵东旭提出以下五点建议:第一,要树立正确借贷观念、不要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第二,选择正规贷款途径、不要听信不法中介虚假宣传。第三,明确贷款产品重要信息,了解借款合同约定。第四,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给陌生人转账。第五,真需要再贷款,不要贪图高收益“玩”高利转贷。
与金融机构直接取得联系 当面沟通最为妥当近年来,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也会产生债务逾期、违约、收益不达预期等情况,而不法中介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弱点,一步步实施不法行为,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冀鑫表示,寻求所谓的“代理维权中介”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三方面较大风险隐患。
第一,消费者寻找中介的行为,存在其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中介恶意泄露的风险。中介往往会以方便跟金融机构打交道为由,索取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家庭信息、资产信息等隐私信息,而这些消费者的隐私信息落到中介手上后,就无法受控制和保护了。
第二,中介通过各种理由和借口恶意敛财,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中介通过各种渠道招揽生意,最终目的是为了钱财。因此,各种收取消费者费用的套路就出现了,比如,咨询费、查询费、律师费、甚至中介人员往返的补助费等等,各种借口层出不穷,另外还有中介最后会再收取一大笔服务费的情况。
第三,中介会恶意阻断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正常的沟通渠道,导致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沟通。正常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渠道,与金融机构取得联系,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也会因为面对面的方式而产生比较高效的结果。但如果客户寻找了中介,中介就会在当中阻断客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直连。
冀鑫提醒广大消费者,金融机构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消费者沟通部门或者团队,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沟通和协商,如果遇到问题想进一步沟通解决,一定要与金融机构直接取得联系,双方当面进行有效沟通最为妥当。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不需要非法中介搅局。
节目简介:
《金融消保大咖说》节目是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推出的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2022年-2023年计划播出10期。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信用卡能直接还贷款吗
作者 | 周古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随行付除了巩固包括收单业务在内的支付业务优势,还出手整合旗下金融业务。
「镭射财经」注意到,随行付金科近期发生股权变更,大股东从随行付变为北京结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月前,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还同意了随行付网络小贷股权变更的申请,随行付持有的随行付网络小贷100%股权转让给北京结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至今,随行付已将旗下多家涉金融子公司转让给北京结行数字科技,由北京结行数字科技统一运营除支付外的金融科技业务。其中包括,南昌随行付网络小贷、北京随信云链科技、海南鑫盛拓达商业保理、随行付金科、中金云创软件有限公司。
随行付金融业务板块,是支付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依靠牌照能力和支付场景触达能力,开展了诸如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和商业保理业务。这些金融业务统一装进了结行科技集团的产业金融板块。
在结行科技和随行付背后,实控人为港股上市公司高阳科技。从高阳科技的股权图谱看,高阳科技作为香港上市主体,通过重庆结行移动商务有限公司控制着随行付,而随行付控制着北京结行数字科技等运营主体,在内地从事支付、金融科技业务。
对于随行付整合金融科技业务,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是出于随行付聚焦支付主业以及集团重点发力金融科技业务的考虑。
就在随行付整合金融业务的同时,北京结行数字科技把注册资本从1000万增加到3亿,大幅提升资本充足水平。高阳集团也从2021财年开始,在财报中将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及服务与支付交易处理解决方案分开公示,此前金融科技被纳入支付业务。
力推贷款偿还信用卡
拆解随行付金融版图不难发现,随行付网络小贷的信用卡代偿业务依然活跃。
自互联网金融兴起后,信用卡代偿市场出现两大类代偿服务。一类是以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旗下小贷公司为主体,开展的贷款偿还信用卡业务;另一类是以支付机构的POS产品、线上支付业务为载体,开展的套现偿还信用卡业务。
其中,贷款偿还信用卡业务以持卡人风控前置、资金周转需求频次高的属性,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家业务,典型如51信用卡。不过,经过互联网金融整治、信息安全治理以及理性借贷引导,早期信用卡代偿的头部玩家已经渐渐退出主流视野。
随行付旗下的小额现金贷产品随借(曾用名“还到”),即属于贷款代偿信用卡产品,如今仍在发力代偿业务。根据随借产品信息,随借最高额度5万元,主打借钱还信用卡,鼓励借款人通过贷款方式还信用卡账单。
在授信要求上,随借设定信用卡持卡人硬性门槛,要求必须持有信用卡才可申请贷款。而在借款用途上,随借定位为持卡人解决账单期资金周转问题。随借平台称,借款人获得额度后可根据需求提现至信用卡或储蓄卡,用于还款。
贷款偿还信用卡业务,实质上是一种以贷养贷业务,其中的夹杂的金融风险,于金融机构和借款人而言,都比较高。近两年,央行和银保监会多次发布风险提示,要求金融机构应该引导消费者理性借贷,消费贷不要以贷养贷、以卡养卡。
随行付网络小贷逆势开展信用卡代偿业务,合规风险引发的业务不确定性增加,且可持续性存疑。另外,随借未在产品页面公示贷款利率,这也与监管要求所有贷款平台公示利率的要求不符。
支付机构携手旗下网络小贷布局信用卡代偿业务,主要有两方面优势加持。一个是持卡人资质优于普通次级用户,以信用卡作为授信审批的前提条件,实质上是将风险前置,加之小贷的征信调用,更易于识别借款人风险,降低贷款违约概率。
另一个是信用卡不良承压,信用卡代偿群体的资金周转需求大,且与支付机构的收单业务形成闭环,其中不乏出于套现需求的群体,最终可形成套现-贷款-套现的业务循环。
除了贷款偿还信用卡,通过套现偿还信用卡也曾风靡支付市场。套现偿还信用卡,属于信用卡违规代还,特点包括但不限于特定应用程序、移动支付APP利用信用卡账单日和还款日时间差,通过违规存储持卡人支付关键信息、系统自动化发起虚构交易,以较小的金额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循环还款。
2019年,中国银联针对受理市场端出现的信用卡违规代还等问题,下发《关于开展收单机构信用卡违规代还专项规范工作的通知》,要求收单机构立即关停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明确此类业务存在巨大风险隐患。
除了信用卡代偿,随行付小贷还曾经营商户贷、“贷款口子”等业务。2019年前后,随行付小贷运营钱行贷、小驿有钱等贷超产品,为第三方现金贷产品导流。目前上述产品均已下架,原因可能与合规风险相关。
支付与金融同驱
“个贷业务对于随行付金服而言,已经属于‘长尾业务’,其当前重点抓供应链金融,依托小贷、保理、金融科技平台,向中大型商户渗透金融服务。”知情人士透露。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随行付以支付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为核心风控支撑,借助随信云链金融服务平台和商业汇票融资服务平台,联合自有的小贷、保理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向核心企业供应商输出融资服务。
如在今年6月,随信云链就与南昌随行付网络小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了“随时融”商票质押式融资产品,并在随信云链“随票闪贴”商业汇票融资服务平台上线。
截至2022年上半年,随行付金融业务合作的银行超过21家,信托2家,客户融资金额超184亿元。表内业务方面,随行付应收贷款总额21.84亿港元,应收贷款减值准备1.46亿港元,应收贷款净额20.37亿港元。其中逾期1-3个月的贷款1609万港元,逾期超过3个月的贷款1.21亿港元,不良率5.54%。
借着助贷和供应链金融业务,随行付的金融板块业绩增长,成为高阳科技上半年四大业务板块中唯一增长业务。财报数据显示,高阳科技上半年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及服务的营收为1.18亿港元,同比增加16.43%;金融解决方案的营业额为1.01亿港元,同比增加2.3%。
相比之下,支付交易处理解决方案的营业额为14.49亿港元,同比减少13.42%;平台运营解决方案的营业额为6204万港元,同比降23.17%。
不过,从业绩绝对值看,随行付支付业务仍是高阳科技的业务大头,在总营收中占比超80%,甚至说高阳科技是一家支付公司也不为过。
在支付行业,随行付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老牌支付机构。公司除了上述类金融牌照外,还拥有银行卡收单牌照、互联网支付牌照、移动支付牌照,旗下产品包括大POS、智能POS、mPOS、聚合支付和互联网支付,在线下收单市场中的规模能排到十名前后。
业务扩张的同时,随行付生态瑕疵频现。除了贷款业务的以贷养贷导向,支付业务曾多次收到罚单,甚至因展业不规范,被取消了在吉林、辽宁、浙江、福建和黑龙江五省的银行卡收单资格。
2016年8月,随行付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备付金管理相关规定,被央行营管部处罚;2017年9月,随行付内蒙古分公司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被责令限期改正;2019年上半年,随行付重庆分公司、随行付总部因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被罚款170万元、590万元;2020年,随行付青海分公司因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原因被罚款。
左手支付、右手金融,看似是一个准闭环的业务,但粗放的业务模式,也将付出更多合规代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用卡可以还贷款(信用卡能直接还贷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312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