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中的“趸交”,下面是金融数据之家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趸交贷款是什么意思
从事金融行业多年,今天来跟大家简单谈一谈网贷行业中的一个词语“趸交”可能大家百度去查询,出现的结果大部分都是跟保险有关。如下来源于百度百科:
“趸交”简单说就是一次性付清保费,实际在网贷行业也有这种称呼,只是大家听说的较少。
在说“趸交”之前,先来说说另一个词语“P2P”网贷行业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P2P,尤其是近3年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各种P2P平台暴雷,大家才更多的认识到这个行业。
那么P2P是什么呢?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
P2P通常可以分为银行系、上司公司系、国资系、民营系、风投系。在中国,最早的P2P网贷平台成立于2007年,2012年已达到2000余家,2013年更是翻倍的增长,2017年成为P2P发展的黄金年。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7年年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248个,截至2018年11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为1099个;
2017年年底,行业待还余额为1.22万亿元,截至2018年11月底,行业待还余额为0.71万亿元。
据零壹数据统计,P2P网贷行业待还余额在2017年9月末达到最高峰的1.275万亿元,此后开启了连续14个多月的下滑通道。2018年3月,行业待还余额首次跌破万亿;截至2018年12月20日,降至7420亿元,距离巅峰时刻已经跌去41.8%。
2018年可谓是P2P行业整治的元年。
那么“趸交”一词在P2P行业中又是怎么运作的呢?P2P中有很多平台其实就是起到民间资金的筹集作用,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后,将资金以高于筹集资金利息的方式发放给他们认为有能力的放款机构(这样的放款机构一般要有整套放款流程:包含获客方式、准入审批、风险控制、代扣渠道、贷后催收等。),再赚取中间利润,这样的平台常常被称为P2P平台(以下统称为资金方)。
那么放款机构自己本身钱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时候,就需要与一些资金方合作,资金方出借给放款机构,再提高利息发放给有需要的客户。资金方为了把筹集来的钱花出去,就不得不控制利息,提高资金转化率,一般资金方收取放款机构的年化在18%以内,早在2018年前,放款机构发放给客户的年化利率目标大都是36%,加上手续费和其他费用,很多机构超过了年化36%的红线,这其中的利润价值可想而知有多大。
从2007年起,短短不到10年间,平台发展快速饱和,后进的机构和平台开始铤而走险,为了在短期内回本,实现高利润,造就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高利贷产品,最“有名气”的当属“砍头息”贷款、“714高炮”、“裸贷”等等,催生了各种暴力放款和暴力催收手段,可谓是让百姓深恶痛绝。
“趸交”其实在这个行业就是另一种隐藏的暴力放款手段,很多客户可能觉得自己是分期跟机构借款的,每个月按照合同利息还款就可以了,其实你的分期借款,在放款机构那里可能已经变成了融资借款,放款机构通过融资将本笔资金来源转给资金方(P2P平台),一次性从资金方借出,利息转嫁到客户合同上。一般你签订合同出现第三方平台的名字,那么你的合同就可能是放款机构从其他P2P平台一次性借出再放款的,这种在行业内叫“趸交”。
如果你的借款整体年化利率算下来很高,就要看看你是否入了新的套路:放款机构借用你的信息套取资金方更高的金额。比如你实际合同借款50000元,但放款机构通过融资的方式到资金方借出55000元,然后给你账户打款50000元(你的账户入账金额,实际就是你申请的借款金额),剩余5000元资金方多出借的金额,一般作为放款机构提前收入,用于补贴历史逾期兑付资金,减轻放款机构兑付压力,但你要实际还款的金额经过中间转嫁的模式,早已变成了55000元,你的利息也是按照55000元来计算。这种运作模式对放款机构而言本身有潜在的风险,但放款机构通过这种模式能较快速的扩大市场规模,导致2018年的前一两年放款机构如雨后春笋,极速增长。
这种“趸交”模式,稍微懂点金融知识的都明白,除非规模一直做大,不然前期的逾期很难通过自身的盈利金额进行填补,这样的模式也注定一些资金方(P2P平台)的暴雷。而且一般这种放款机构不会太在意什么时候无法兑付的影响,在他们心里想的,要么是资金方先暴雷,要么等逾期客户慢慢还款,要么就是将逾期体量大的注册公司申请破产,重新用其他信息注册新的公司继续经营放款。
总得来说金融行业的“趸交”是增加客户借款成本,保险行业的“趸交”是减轻客户成本,对于客户而言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操作模式。
近两年暴雷的P2P平台的之所以如此众多和体量如此之大,根本原因还是P2P平台上了“趸交”的当,反而进行“趸交”套取平台资金的放款机构还能好好活着。保险中趸交什么意思
一、初始费用
即保险费进入投资账户之前扣除的费用,是保险公司提供保单销售和其他服务而收取的费用,每次缴纳保费后首先扣除费用,剩余部分再进入投资账户。初始费用不得以减少保单账户价值的形式扣除。
(一)期交保费形式初始费用的扣除
监管规定,对于期缴保费形式的投连险,保险费由基本保费和额外保费构成。
基本保费
基本保险费不得高于保险金额除以20,并不得高于人民币6000元。此处保险金额是指保单签发时的死亡保险金额。保险公司对同一投保人、同一被保险人销售有多张同一产品的投资连结保单的,所有有效保单的基本保险费之和不得高于人民币6000元。
基本保险费初始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下表所示的上限
基本保险费初始费用的上限
额外保费
期交保险费高于基本保险费的部分为额外保险费。额外保险费初始费用比例的上限为5%。
期交保险费保单追加保险费的初始费用比例的上限为5%。
(二)趸交保费形式初始费用的扣除
趸交保险费形式的投资连结保险初始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下表所示的上限:
趸交保险费形式初始费用上限
趸交保险费保单追加保险费的初始费用比例的上限为5%
团体投资连结保险保险费的初始费用比例的上限为5%。
二、买入卖出差价
即投保人买入和卖出投资单位的价格之间的差价,投资连结保险的买入卖出差价不得超过2%。
三、资产管理费
按账户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
保险人在每个资产评估日按前一日各投资账户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各投资账户资产管理费,收取标准如下:
投资账户资产管理费 = 前一日该投资账户资产净值×距上次资产评估日天数×资产管理费收取比例÷365
投资账户资产净值扣除资产管理费后等于投资账户价值。
投资连结保险资产管理费年度百分比最高为2%。
四、风险保险费:
保单死亡风险保额的保障成本。风险保险费应通过扣除投资单位数的方式收取,其计算方法为死亡风险保额乘以死亡风险保险费费率。
风险保额: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犹豫期后身故,风险保额为保险金额超过保单账户价值的部分。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犹豫期内身故,风险保额为保险金额超过本合同累计已交保险费的部分。
风险保险费的计算方法:
风险保险费的计算方法
五、保单管理费
为维护保险合同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收取的管理费用。
保单管理费应当是一个与保单账户价值无关的固定金额,在保单首年度与续年度可以不同。保险公司不得以保单账户价值一定比例的形式收取保单管理费。
对于团体投资连结保险,保险公司可以在对投保人收取保单管理费的基础上,对每一被保险人收取固定金额形式的保单管理费。
六、手续费
保险公司可在提供账户转换、部分领取等服务时收取,用以支付相关的管理费用。
对于投资账户转换,保险公司一般会每个保单年度提供几次免费转换账户的机会,超过一定次数后按次收取。
七、退保费用
保单退保或部分领取时保险公司收取的费用,用以弥补尚未摊销的保单获取成本。
监管规定,保险公司收取的退保费用不得高于保单账户价值或者部分领取部分对应的保单账户价值的以下比例:
退保费用比例
但在实操中,保险公司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会尽可能的降低退保费来吸引客户,比如国华人寿节节高、中德安联安赢慧,退保费第一至第五年分别为1%。目前新报备投连险退保费第一至第五年分别为5%、4%、3%、2%、1%。
退保费是不是越低越好?
投连险购买者有个误区,认为退保费越低越好,在退保时造成损失也小,流动性强。但恰恰相反,退保费过低会导致退保率过高,投资端根据实际情况,会配置流动性强的资产。但流动性强的资产收益率低,从长期来看,其实损害了想长期持有,追求稳健且收益相对较高保单所有人的利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趸交贷款是什么意思(保险中趸交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1312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