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北京鑫泰小额贷款(北京小额贷款是真是假)

北京鑫泰小额贷款(北京小额贷款是真是假)

贷款知识 华夏时报 原创

北京首家P2P平台承诺提前全额兑付 众信金融加速转型小贷公司,下面是华夏时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北京鑫泰小额贷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单美琪 孟俊莲 北京报道

北京迎来首家宣布“提前全额兑付”并转型小贷的P2P公司。

近日,北京P2P平台众信金融发布公告表示,将进一步加速推进平台转型小贷,同时经与监管机构密切沟通,决定提前全额兑付未到期项目。

公告称,众信金融正式启动转型小额贷款公司的计划,平台暂停发售新标的同时对于存量项目开展健康有序的兑付工作且至今平台项目均如期兑付,无一逾期。众信金融成为了北京首家实现提前全额兑付且明确转型小贷的P2P平台。

9月30日前完成提前全额兑付

8月29日,北京P2P平台众信金融发布公告称,经与监管机构密切沟通,为进一步加速推进平台转型小贷,决定提前全额兑付未到期项目。

公告内容显示,平台于2014年6月上线,随着2019年11月《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即83号文)颁发后,众信金融正式启动转型小额贷款公司的计划,平台暂停发售新标的同时对于存量项目开展健康有序的兑付工作,至今,平台项目均如期兑付,无一逾期。

公告称,经与监管机构密切沟通,为了进一步加速推进平台转型小贷,决定提前全额兑付未到期项目。账户中仍有余额的出借人,于2020年9月30日前,尽快操作全部资金提现;自2020年9月1日至9月30日,出借人未到期债权将按批次提前全额兑付本金与当月利息,并按照《借款协议》第4.6条支付出借人违约金。

北京众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运营P2P网贷平台,公司于2014年3月20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吕鹏,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借贷双方实现网络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公司产品以消费金融为发展方向,同时支持小微企业的业务升级,未来会接入更多的小额分散借贷业务,给出借人提供多种多样的项目选择。平台对借款人和借款项目进行多道审核和风控措施,于平台上发布借款标的、筹集资金,并在借款到期后,归还出借人本金和利息。

资料显示,众信金融的注册地为北京海淀区,而北京市海淀区金融办官微曾在8月末发布消息称,区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建民在近日召开的区领导班子专题会上就下半年各项工作指明方向。

其中会议提到,将积极开展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做好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和转型退出工作,紧盯目标,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前瞻布局,力争本年度网贷风险基本出清。

国企股东股权转让情况尚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众信金融的国企股东宣布将49%股权挂牌转让退出。

作为曾是国企背景的P2P平台,此前众信金融经北京海淀区金融办批准,由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两大股东河南聚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1%股份,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49%股份,其中海国鑫泰的公司类型为全民所有制。

3月13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北京众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49%股权挂牌转让,底价为735万元,转让方是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但目前公开信息仍未显示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并向该公司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对方没有回应。

另一方面,记者查看众信金融官网发现,目前披露的运营数据仍停留于2019年12月31日,该信息披露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截止该日期,平台累计交易总额为204亿元,累计服务用户数达17.9万人,借贷余额约2.1亿元,利息余额291万元。

“相对于正在良性退出的P2P平台来讲,众信金融也成为了今年以来少有的承诺全额兑付的平台之一。”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例如,去年上海P2P口袋理财也曾公告完成所有本息兑付,但目前为止,众信金融是北京地区首个即将完成全额兑付,以及明确推进转型小额贷款公司计划的P2P公司。”

而对于公司正式启动转型小额贷款公司的计划更多细节,本报记者也在发送的提纲中有所提及,但对方并未回复。从当前高管背景来看,公司董事长吕鹏是中关村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心创始人;董事兼经理王华有着22年金融风控及信贷实务工作经验,曾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市分行以及曾担任中国光大银行总行放款审核中心主任、光大银行扬州分行副行长;董事宋锋有着19年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及金融从业经验,曾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北京鑫泰小额贷款股份公司常务副总、北京中关村小额贷款股份公司常务副总。

数据显示,2018年众信金融总资产为4826.79万元,营业收入640.42万元,净利润为-1446.33万元。2020年1月31日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0.52万元、-84.68万元,资产总计3415.7万元。

北京小额贷款是真是假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小贷行业整顿清理持续进行中。6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海南金融管理局”)官网日前发布《关于发布未经审批(备案)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市场主体的公告》,对辖内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了清理规范工作。

在清理过程中,海南金融管理局对截至2023年5月31日未经审批 (备案) 的市场主体名录进行公示公告。在前述市场四类市场主体中,一共包括20家商业保理机构、32家融资租赁机构、10家典当行以及115家小贷机构,共计177家金融机构,均未在海南金融管理局进行过备案审批。

仅从小贷行业治理动作来看,本次海南金融管理局的公示动作也意味着,与过往各地金融监管部门清理“空壳”“失联”或不具备经营能力的小贷机构有所不同,海南清理的115家小贷机构甚至连小贷经营资质都不具备。

部分小贷公司名单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工商信息进一步查询发现,这些小贷公司大多成立于2017年7月和2020年3月,注册资本多为3000万-5000万元之间。目前,已有部分公司主体被注销。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对应小贷机构了解情况,但多家机构对外披露的联系电话均已无法拨通。

而在115家小贷公司中,华融小额贷款(海南)有限公司、捷信小额贷款(海南)有限公司等也疑似“碰瓷”知名机构,分别对应中国华融集团和捷信消费金融。但在工商系统中,前述两家机构的运营主体均是“查无此人”,只能通过海南金融管理局发布的统一信用代码查询,前者更是已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另从股权关系上来看,这两家小贷公司也并未出现在中国华融集团和捷信消费金融的业务版图中。

北京商报记者也进一步向捷信消费金融方面进行了求证,该公司回应称,捷信消费金融全称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该小贷公司与捷信消费金融并无关联。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表示,我国金融行业持牌经营,不仅是为了便于管理,也是为了确保金融企业合规经营。对这类未获取展业资质的小贷公司进行清理,能够涤荡金融市场环境,排除和预防金融风险。

谈及这类违规小贷展业所蕴含的风险,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指出,这类小贷机构的危害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监管层面看,这类机构较为隐蔽,尤其是“变相”从事小贷的,在排查工作中相较持牌机构来说难度更大,二是从市场层面看,这类机构对群众的危害性更大,持牌金融机构拥有一定的资质门槛,而这些机构鱼龙混杂,不乏诈骗分子混迹其中,对群众的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海南金融管理局也在公告中强调,上述市场主体不得继续经营或者变相经营相关业务,及时到登记机关申请名称、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办理注销登记。同时,海南金融管理局提示,各类市场主体及个人在与地方金融组织开展业务时,应认真查验地方金融组织的经营资质、经营范围,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小贷行业的治理工作持续进行。小贷评级工作逐年开展,不满足展业要求的机构被勒令整改。同时,各地清理空壳、失联小贷机构的消息也时有传出,还有部分机构被取消经营许可。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3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801家,贷款余额8722亿元。小贷公司数量和贷款余额均处于下降通道中。对此,盘和林认为,在清理过程中,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退出市场,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广而泛”不如“小而美”,也更有利于市场发展。

苏筱芮表示,小贷从业机构数量与贷款余额持续缩水,是小贷行业身处变局之中,加速优胜劣汰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反映出对“劣币”的清理是一项长期、持续性工作,如此才能促进小贷行业保持健康及活力,更好地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京鑫泰小额贷款(北京小额贷款是真是假)":http://www.ljycsb.cn/dkzs/1309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