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国际不良贷款率(2020年银行不良贷款率)

国际不良贷款率(2020年银行不良贷款率)

贷款知识 博望财经 投稿

去年至今被罚3000万,“新官上任”能解厦门国际银行“隐忧”吗?,下面是博望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国际不良贷款率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合规问题犹如厦门国际银行的“眼中钉”、“肉中刺”。

据统计,2022年以来厦门国际银行被罚金额合计超3000万元,其中光2022年一年就被罚超2200万元,其中信贷管理方面为“重灾区”。

此外,其业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去,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超15%,不良贷款率更是连续三年升高,资本充足率却持续下降,资产质量问题值得关注。

万亿级城商行厦门国际银行为何屡屡触犯合规红线?

01

不良率持续抬头,资产质量堪忧

据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是我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2013年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2017年完成对集友银行的收购,完善了布局香港的战略规划。

虽然跻身万亿级城商行之列,但厦门国际银行背后的瑕疵可真不少。

4月28日,厦门国际银行相继披露了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财报,整体表现平平,资产质量问题突出。

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实现营收171.28亿元,同比增长2%;但2023年第一季度却同比减少15%至35.7亿元。

其中利息净收入持续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厦门国际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7%至27.77亿元,占营收近80%;但占比不足12%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却同比大幅增加957%至4.12亿元。

截至2022年末,厦门国际银行资产总额为10881.15亿元,同比增加8%;贷款总额为615.35亿元,同比增加9%;负债总额为10019.55亿元,同比增加8%;存款总额为6922.03亿元,同比增加4%。

厦门国际银行虽然总资产及存贷款均保持增长,但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升高。截至2022年末,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6%,分别较2019年末、2020年末及2021年末上升0.55、0.42、0.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国际银行在不良率持续上升的同时,拨备覆盖率却连续降低,由2019年的323.47%降至2022年的168.42%,累计下降155.05个百分点。

此外,厦门国际银行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也在下降。

截至2022年末,厦门国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3%、10.35%和11.69%,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0.09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更为夸张的是,厦门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连续4年下滑,由2018年的12.77%降至2022年的11.39%,累计下降1.08个百分点。

02

频收巨额罚单,一年半时间被罚超3000万

事实上,平平无奇的业绩表现对于频收百万级罚单的厦门国际银行而言不痛不痒。

5月19日,厦门银保监局连开18张罚单,其中厦门国际银行赫然在列,不仅违规案由高达21项,涉及前中后台,而且处罚力度最重,被厦门银保监局没收违法所得约15.74万元,处以罚款1381.49万元,共计1397.23万元,并对相关10余名涉案人员处以警告或罚款10万元。

厦门国际银行此次涉及违规类型较多,具体包括:划型错误,违规收费;财务顾问服务质价不相符;逆程序扣划跨境担保业务反担保资金;循环办理大额存单质押贷款、虚增存贷款;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回函;与发行人签订补充协议或在发行文件中设置矛盾条款,少计加权风险资产;接受虚假投资底单,少计风险加权资产;为本行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刚兑;跨境融资及跨境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缺陷;跨境融资利率为0%、内部交易价格不公允;流贷额度测算等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经营贷款被挪用于证券、房地产和民间融资等限制性领域;通过银信合作,违规向房地产项目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三查缺位,未发现申贷材料造假;存贷挂钩;资产分类不准确;通过承诺兜底相关风险、优惠授信等方式承债式盘转不良资产,扩大风险敞口,掩盖资产质量;通过违反会计准则、支付规定等方式延缓、规避跨境担保履约义务;贷款挪用于股权投资;项目贷款用途不规范;向检查组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材料。

据《华夏时报》报道,厦门国际银行表示,“此次处罚是基于监管部门2020年对我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出的,所涉及的业务均发生在2020年3月以前。我行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及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并对相关责任人开展责任追究。”

可能对其他银行而言,被罚百万元是个大事,但对厦门国际银行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此前2月,厦门国际银行还因“十二宗罪”被北京银保监局处以罚款810万元,被处罚的原因同样涉及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违规领域;同业投资业务资金投向合规性审查失职;项目融资业务资本金到位证明材料虚假、合规要件缺失;发放虚构用途的贷款;浮利分费;置换贷款业务被置换债务虚假等问题。

事实上,2022年以来厦门国际银行已收到8张罚单,被罚款总金额超3000万元。

一张张罚单的背后,直指厦门国际银行在相关业务整改、完善内部治理方面存在一定压力,风控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

此外,厦门国际银行还多次爆出丑闻,就拿2020年8月引发热议的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来看,这无疑给厦门国际银行企业形象抹黑。

03

IPO屡屡受挫,开年换“帅”

在合规问题频现、内控压力升级重担下,厦门国际银行IPO屡屡受挫

事实上,早在2007年厦门国际银行便提出了A股上市计划,但因当时合资银行的身份而受阻;6年后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并于2016年再次发起IPO,但因增发价格涨至4.8元/股,老股东福建发展高速突然决定放弃本轮增发,此次IPO再次以失败告终。

但这丝毫没有改变厦门国际银行的决心,更是在2019年年报中强调,“监事会建议加强研究和落实三地联动、上市工作等战略层面工作,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对IPO的期待”。但彼时雄心壮志依旧没有泛起一丝涟漪,至今仍未完成上市,也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未上市的万亿级城商行。

但似乎随着“新帅”上位一切又变得有了希望。

2月10日,厦门国际银行原监事长曹云川获准担任厦门国际银行行长一职。

据公开资料显示,曹云川出生于1972年,在加入厦门国际银行之前,曾先后担任工行厦门分行国际业务处副处长、营业部副总经理,工行首尔分行信用风险管理部主管、分行副总经理兼大林分行总经理,工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工行新加坡分行副总经理等职位,2021年曹云川正式进入厦门国际银行,担任总行党委委员、监事长。

与曹云川一样,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王晓健同样是“70后”。据了解,王晓健出生于1973年,是2012年6月开业的厦门农商行第一任董事长,一直到2020年9月16日出任厦门国际银行的董事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帅”的加入能让厦门国际银行讲出新的故事吗,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2020年银行不良贷款率

每经记者:刘嘉魁 每经编辑:廖丹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开门迎客”,多家排队银行A股IPO“换道”注册制审核。其中,湖北银行首发申请已于今年3月3日获上交所受理。

湖北银行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该行去年的营收及净利润恢复增长,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但存在资本充足率下滑等现象,并有部分指标未达监管要求。

部分指标多年未达监管要求

从经营业绩来看,2022年,湖北银行实现营收89.37亿元,同比增加12.64亿元,增幅16.47%;净利润21.56亿元,同比增加3.99亿元,增幅22.74%。

从经营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末,湖北银行资产总额为4035.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4.25亿元,增幅14.93%。存贷数据方面,截至去年末,该行存款总额2956.15亿元,贷款总额2174.98亿元。

从贷款质量来看,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波动较大。2019年和2020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较大,2020年追溯调整后的不良贷款率达3.58%,随后连续两年下降。截至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97%,较上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但与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城商行相比,湖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偏高。

截至目前,除锦州银行延迟发布年报外,其余29家上市城商行(包含A股与H股)均已披露2022年年报。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成都银行、杭州银行等7家银行低于1%,有19家银行在1%至2%之间(包含2%),仅有3家银行超过2%。

此外,湖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出现下滑。2019年、2020年,该行资本充足率指标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该项指标有所回升,但去年再次出现下降。

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4%、9.7%及9.37%,较2021年末分别下降1.55、1.3及1.2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银行部分盈利能力指标未达监管要求。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要求,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不应低于11%。

然而从年报来看,该行2022年资产利润率为0.57%,低于监管要求0.03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为7.52%,低于监管要求3.48个百分点。

实际上,该行资产利润率已连续3年低于监管标准,资本利润率更是已连续多年未达监管要求。2020年至2021年,该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47%、0.54%;2019年至2021年,该行资本利润率分别为8.69%、5.64%、6.81%,均未达监管要求。

记者梳理A股及港股上市城商行发现,在已披露2022年资产利润率的银行中,成都银行为1.19%,齐鲁银行为0.77%;资本利润率方面,南京银行2022年末为15.12%;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4.99%。

这两项指标有何意义呢?据了解,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均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属于风险抵补类指标。其中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

“事实上,在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工作中,这两项指标不达标的现象比较常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这两项指标不达标的情况,目前暂未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76%,平均资本利润率为9.33%。

可见,从平均水平来看,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高于监管要求0.16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低于监管要求1.67个百分点。

湖北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或大部分期间低于指标标准的原因主要为:一是该行于报告期内进行了增资扩股,使得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增长59.29亿元,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有助于业务规模扩张,但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到形成收益尚需一段时间,导致净利润并未随净资产、总资产规模上升同步增长,使得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部分期间低于监管要求;二是受2020年疫情影响,该行为支持实体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对部分贷款企业实行延期延付、减费让利措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下降。

对于这两项指标未达监管要求的情况,湖北银行将采取哪些提升措施?记者就此询问湖北银行,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省级城商行,湖北银行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上市前期各项工作,开启了上市路径选择论证,并初步达成了“先启动H股IPO,待A股IPO申报路径通畅后再择机回归A股”的共识。

去年11月,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今年初,湖北银行迎来第三任掌门人,行长赵军升任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银行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湖北省银行。2010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采取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湖北银行。2011年2月27日,湖北银行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武汉,现有员工5000余人,营业网点240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湖北银行曾多次遭到监管部门处罚。

该行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自2019年至招股书签署日,该行及分支机构被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共计15笔,涉及罚款金额合计人民币427.92万元。

从银保监处罚事由来看,该行主要问题包括部分资产质量有待夯实、贷后管理不尽职、未落实授信条件发放贷款等,并且违规向企业转嫁费用、转嫁经营成本、间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

招股书披露,近年来,监管机构对湖北银行进行了多次现场检查,其中公司贷款方面发现的问题包括民营及小微企业服务制度、系统建立不完善,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偏高,信贷资金回流,未严格落实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贷款三查不严格,关联企业贷款用途监督不合规等21类问题。

对于贷款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湖北银行解释称,主要是成立时间较短,客户经理队伍年轻,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另外,部分分支机构在信贷管理方面未按总行相关制度执行;内部惩戒机制不完善,违约违规“成本”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国际不良贷款率(2020年银行不良贷款率)":http://www.ljycsb.cn/dkzs/1299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