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余钱,是提前还房贷好?还是拿去理财好?,下面是诺哥哥和晏小妮子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理财好做还是贷款好做
“只要你理财的收益,超过你房贷的贷款利息,就根本不需要提前还贷。”
这个是网上很多理财专家的观点。
但是,作为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是商业贷款,而且刚还房贷没几年。手里要是有余钱,一定不要犹豫,赶紧去把房贷提前还了。
提前把房贷还了,能帮你节省下来一大笔钱,还能让你尽快摆脱房奴、为银行打白工的身份。
房贷的月供有多坑?大部分人前期还的都是利息很多人房贷还的都是稀里糊涂,也不知道自己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只知道每个月累死累活的上班,然后苦兮兮的还房贷。
如果有时间,背着房贷的人不妨下载一个银行的手机银行,好好地在上面查询一下自己的还贷情况。
你就会发现一个情况:你每个月还的月供,其实大部分的金额都是利息。月供3000块钱,至少有2000以上都是利息。本金每个月就只还了几百块钱。
就拿我自己为例。
我的房子是16年买的,贷款60万,分期30年还,每个月月供3100块钱。到目前为止,已经还了将近6年的时间。
每个月3100,一年就是37200块钱。6年的时间,我总共就还了22万多。相比较60万的贷款,其实我月供已经还了1/3还要多的金额。
但是,前一阵子我登录手机银行查了一下,想看下还剩多少房贷。结果一看结果,差点要吐血。
我6年的月供还了22万多,但是这里面有15万都是还的利息。本金只减少了6万多块钱,等于是还了一个寂寞。
我这还不算最惨的,因为我买房的时候是16年。那时候房价不高,贷款的利息也不高,才4.9%。而且,我是首套房贷款,还有利息上的优惠。
单位的一个小姐姐,她是在20年买的房子。刚好赶上房价最高,贷款利息最高的时候。
她贷款100万的金额,房贷利率高达5.8%。分期三十年还款,每个月要还将近5900块钱。
贷款本金是100万,还款的总额接近220万。房贷的利息金额,比贷款的本金还要高很多。
对于这个同事来说,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房奴了。不敢花钱,不敢辞职,每个月一发工资,啥都不干,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钱转到还房贷的银行卡里。
如果她有经济能力提前还贷,就等于是节省了百万钱财。
如果你有余钱,又不提前还贷,很难通过理财的收益,来跑赢房贷的利率房贷的利息,最低基本上都是在4.6%以上。很难有银行存款,或者是理财的收益,能赶超这个利率。
我们以六大国有银行为例。
定期一年,利息2.1%。定期两年,利息2.4%。定期三年,利息3.0%。
三年期国债,利率3.2%。五年期国债,利率3.37%。
至于大额存单,哪怕是小银行,也没见过能超过4.0%的。
最近特别火的养老储蓄存款,最高五年期的年息,也才4.0%而已。而且,只有个别的几个城市发售。
至于理财,就更不靠谱了。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型理财,都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你把钱投进理财市场,现在考虑的不是收益多少,而是能否保本。
以后银行存款和理财的收益,只会越来越低。和房贷的利率相比较,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想要靠理财收益,跑赢房贷的利率,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无债才能一身轻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说我是银行的托。说就是在替银行,提前回笼本金。我真没这个心思!
其实大家可以查一下,很多银行提前还贷,都是要收违约金的。银行不想房奴提前还贷,就更加说明,提前还贷的重要性。
我贷款的城商行,当初在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明确告诉我:两年以内,不能提前还贷!
大家看清楚了,是“不能提前还贷”。很多银行提前还贷,只不过是要付违约金而已。我贷款的银行很干脆,直接就是不能、不允许。
只有按时还房贷两年以后,才允许提前还贷。而且,需要本人亲自去柜台预约,整个流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什么业务,能让银行处理一个月?
其实就是拖你一个月,多赚你一个月的利息钱而已。
提前还贷,尤其是刚买房没几年的人,真的可以节省下来一大笔的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房贷,你就摆脱房奴的身份,生活和工作的心情,都完全不一样。
像我自己,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上班,晚上到家的时间,没有一天早于七点钟的。只要工作做的不好,经常被领导骂的狗血淋头。
但是,只能忍着,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心思。至于辞职?借给我一个胆子,我都想都不敢想。
辞职没收入,房贷谁来还?逾期几个月,银行就能把房子收回去,到时候一家老小只能住桥洞了。
只要你不是已经还了十几年的房贷,提前还贷,都特别的有利。当你哪一天把房贷还清的时候,你会感到早晨的空气都是新鲜的。下雨的时候,你都想跑出屋子外面,尽情地跳一支舞。
无债,才能一身轻!
现在贷款还要买理财吗
财联社记者近期从行业内了解到,信贷市场需求低迷持续之下,部分银行出现了贷款最优惠利率与同期理财收益率倒挂或接近倒挂的罕见现象。
“我们个贷最低已经到年化3.65%左右了,但投放依旧比较难。房贷和前十年比那都是放不出去的。”4月25日,中部一家大型城商行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这种情况并非个案。4月26日,财联社记者向兴业、广发等多家银行了解到,当前抵押贷款最优惠利率区间为3%-3.85%之间。与一季度情况相比,贷款利率水平仍在进一步下滑。
而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4月17日-4月23日)全市场共新发了66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2款,其中86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46%,环比下跌0.07个百分点;575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6%,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
4月26日,一家头部银行理财子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正常情况下贷款利率要高于理财收益,否则会形成套利空间。近期出现的收益率倒挂的情况的确多年来少见。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资金可能在金融市场空转的信号。
走低的贷款利率VS走高的理财收益率
4月23日,央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对外表示,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了很多措施做好金融支持稳外贸工作。首先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2年,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34个基点,仅4.17%,这在历史上是比较低的水平。
而上周,央行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银行体系新发企业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9BP,达到3.96%。
但如央行所表述,3.96%系3月份银行体系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并没有考虑区域差异。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部分资金充裕的一线城市利率水平下沉更快,比如央行营管部早在2月份即表示,去年12月份,北京地区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09%。
海通国际最新报告分析认为,一季度的贷款需求非常好,央行今年一季度公布的贷款需求指数飙升,达到78.4,还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但最近贷款需求有下降趋势,如近期票据转贴现利率下降,表示银行贷款需求较差,需要购买票据来填充贷款额度。
与新发放贷款市场当前的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理财市场的收益率却在节节回升。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14892款,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44.03%。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00%,环比上涨5.81个百分点。
国金固收最新数据显示,4月24日封闭式理财平均基准利率3.81%,已恢复至去年12月水平;3月以来6M-1Y封闭式理财基准利率与1年期AAA级中票、存单利差走阔。
即便与新发理财产品收益率相比,当前银行新发贷款的利率也不占优。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4月17日-4月23日)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中,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46%,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6%。
业内:要警惕资金出现空转套利可能
多位受访金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新发贷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之间出现倒挂是多年来罕见的情况。部分人士认为,应该警惕当前非对称利率政策之下,贷款、存款和金融市场之间出现收益“套利”空间的可能。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可能会给部分客户钻空子的机会,从银行那里获取的低息贷款没有投入实际经营,而是拿去购买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导致资金空转,前几年结构性存款市场曾存在这种现象。
不过刘银平认为,目前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收益率,净值是不断波动的,不会一直上涨,实际上,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之后对企业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理财收益与金融市场利率相对应,出现倒挂的情况主要是即期的贷款利率与发行当期定价的理财收益率的差异,在市场利率快速下行的时容易出现这种收益率不同步的脱节现象。
曾刚认为,如果银行贷款利率继续下行,意味着当期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同步下降。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进入下行通道。
这一判断得到银行业内人士的认同。4月25日,某城商行广州分行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该行已经关注到理财收益和存贷款利差的情况,理财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必然引发资金空转套利,这与货币政策初衷不符。估计下一步理财产品收益水平要降低到3%以下。
一家头部银行理财子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考虑到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大多数为债券,而债券市场发行人大多是大型企业,理论上其收益率比个贷是要低一个等级。
“道理很简单,个人的信用等级比大型企业要低,所以个贷的定价理论上要比理财收益率高才对。现在出现个贷定价和理财产品持平,甚至出现倒挂,这只能说明个人部门当前的信贷需求不足,没有什么人想贷款,导致资金空转,这也是近年来比较罕见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
该人士同样认为,如果贷款定价持续下行未来新发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回落。“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是一致的,新发的收益率未来会下来,近期整体的趋势也是这样。一些存量的产品年化收益率近期大幅上行,主要是因为底层资产是去年利率高位时候拿的,在利率走低预期下,其净值表现就会向上拉。”
息差承压将推动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受访银行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当前贷款端定价疲软的现状,也是有关方面不断出手规范存款利率的核心动因。
4月25日,前述中部地区大型城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贷款定价上不去的情况下,未来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应该是大趋势,否则银行净息差承受的压力将是巨大的。“现在各行储蓄又多,之前理财波动的影响还没完全消除,很多客户的资金还没有出来,都压在储蓄里。”
有市场观点认为,一旦第二季度贷款需求走弱得到确认,意味着贷款利率依然有下降的可能性和空间,银行息差水平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4月25日,苏州银行一季度显示,截至3月末,该行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从去年末的1.87%、1.93%进一步下降到1.77%、1.84%。
光大证券王一峰团队最新研报认为,未来存款市场成本管控仍有后手牌,“类活期”存款是重要抓手。其预计,后续对于存款定价自律管理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创新类活期存款有可能将纳入自律机制管理。现阶段,对核心定期存款而言,同时有EPA和MPA进行约束,但“类活期”存款缺少政策指引,未来或将对这类产品比照活期存款进行规范;其次,同业存款套壳协议存款需继续纠正;最后,期权价值过低的“假”结构性存款仍须规范,后续或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期权价值)合计同时纳入自律机制上限,进一步压降结构性存款利率。
王一峰团队测算认为,如果全部企业活期存款利率降至2013-2018年0.70%左右的平均水平,则上市银行企业活期存款成本率加权平均降幅在30bp左右,将提振息差5.5bp左右,影响上市银行营收增速2.3pct。
本文源自财联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理财好做还是贷款好做(现在贷款还要买理财吗)":http://www.ljycsb.cn/dkzs/1298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