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付呗可以贷款吗(任你借app下载)

付呗可以贷款吗(任你借app下载)

贷款知识 第一财经 原创

接连3家支付机构冲刺A股,业内称当下或是上市最好时机,下面是第一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付呗可以贷款吗

近期,接连几家支付机构传出冲刺A股的消息。继银联商务、连连支付母公司拟登陆科创板之后,在2020年收官之际,传出收钱吧拟在创业板IPO的消息。不久前,有着“支付第一股”之称的汇付天下宣布从港交所退市,消息称或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针对支付机构密集寻求A股上市,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拉卡拉成功登陆创业板,以及科创板的定位为支付机构冲刺A股提供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金融严监管态势继续,支付行业业务量越来越向成熟机构集中,不论出于市场竞争还是自身发展壮大的考虑,眼下可能是支付机构上市的最好时机。

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当前,支付机构或将迎来一波上市潮,尤其对于那些牌照多样化、经营范围广、业务稳定且具备持续利润增长的支付机构,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支付机构密集冲刺A股

抛开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网银在线背后的京东数科不谈,目前至少已有三家支付机构确定冲刺A股,且多选择科创板。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实力较强的支付机构一直都在寻求各种融资平台,目前A股政策形势较好,新设的科创板更是诱发了支付机构的上市热情。

2020年12月30日,上海证监局官网显示,中金公司发布关于上海收钱吧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收钱吧”)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公示,中金公司于2020年12月开始对聚合支付机构收钱吧拟登陆创业板进行上市辅导,这意味着收钱吧正式开启了上市之路。

记者发现,此前种种迹象表明,收钱吧早已在为上市做准备。其先后于2020年8月、12月大幅提升注册资本,由1030万元人民币增资至36750万元人民币,同年12月还进行了多项工商信息变更,包括董事备案、监事备案、章程备案等,企业类型也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改制。

据了解,作为介于第三方支付和商户之间的聚合支付服务商,收钱吧是不具备支付牌照的“第四方支付”机构,其竞品包括哆啦宝、扫呗、付呗、钱方等。业内普遍认为,聚合支付是一个低利润行业,企业往往需要通过扩大规模、优化产品等形成竞争优势。

与收钱吧不同的是,同期冲刺A股的银联商务、连连支付则均为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

2020年12月18日,浙江证监局网站披露,连连支付母公司“连连数字”于2020年12月9日进入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中金公司已受聘担任上市辅导机构,辅导期大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

公开资料显示,连连支付于2011年9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二批支付许可证。近年来,移动支付和跨境支付成为其主要发力的两大领域。2019年连连支付相关负责人曾透露,连连已经获得境外支付牌照近30张。

据天眼查信息,连连数字至今共完成五轮融资,中国光大集团、赛伯乐投资、普华资本、金浦投资、华麓投资、红杉资本中国、上海国和投资以及博裕资本等均参与其中。

王蓬博指出,从大环境来看,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而受益于跨境支付近几年飞速发展,以及疫情之下跨境电商逆势增长,支付机构今年上市也会更有底气。

2020年8月,国内最大收单机构银联商务同样与中金公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耗时4个月后,银联商务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据2020年12月15日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的《中金公司关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工作总结报告》,中金公司表示辅导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目标要求。这意味着银联商务已具备发行上市基本条件,距离A股再近一步。

作为人民银行确定的21家重点支付机构之一,银联商务的支付牌照包括: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受理。近年来,在业务上,银联商务不止于收单,还拓展了理财、贷款、大数据信息服务、营销增值服务、自助终端、金融云等多种服务。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计服务包括大中型、知名企业在内的各类商户数量超过1800万家,累计铺设终端超过2900万台。

中信证券研究肖斐斐团队认为,银联商务作为国内最大的支付收单机构,具备扎实的B端商户资源。拟IPO上市有望夯实公司平台基础,并助力公司转型发展。

不过,王蓬博提出,虽然目前是上市比较好的时间点,但也要注意到监管层对于合规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过这几年的风险出清,不论聚合支付、跨境支付还是收单业务,监管政策规范愈发细致,对支付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料将持续加大。

“除了业务合规风险较大可能影响支付机构IPO之外,如何保证业务稳定不受整体市场波动的影响,尤其是支付虽然是基础性行业,但整体利润是微利的,投资人希望能够见到有一个较好的增长,怎么保证公司业绩和利润的持续增长,是支付机构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王蓬博说。

科创板成支付机构IPO主战场

随着支付机构密集备战A股,支付上市公司的阵容有望进一步扩大。有分析称,对于支付机构来说,相较于美股和港股,无论是从估值的PE倍数还是从上市为企业带来的品牌背书而言,A股都是更好的上市阵地。

然而与银联商务、连连数字、京东数科等主流机构选择科创板作为IPO主战场不同,收钱吧则选择闯关创业板。对此,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向记者表示,收钱吧选择创业板,或受拉卡拉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影响,收钱吧创始人陈灏曾经是拉卡拉的高管,拉卡拉也持有收钱吧股份,但与拉卡拉不同,收钱吧没有支付牌照,仅是聚合支付服务商。

针对支付机构的不同选择,王蓬博分析称,创业板与科创板,最主要的区别还是上市的难易程度,科创板对于公司的盈利要求没有那么高。另外,相较而言,创业板投资者准入门槛更低一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对新开户投资者实行“10万元资产+2年投资经验”的门槛,而科创板则是50万元门槛。

据易观智库发布《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展望2020》称,市场肃清的同时,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也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近几年开始频繁地登陆资本市场。2018年,汇付天下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2019年,拉卡拉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A股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第一股;2020年6月,移卡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

就在支付机构扎堆上市之际,2020年12月23日,上市两年后的汇付天下突然宣布私有化,从港交所退市,坊间随即传出其可能计划在A股科创板上市的消息。

王蓬博对此表示,汇付天下拟从港股退市,或因股价偏低、流动性差,未能达到股东预期。和A股相比,港股投资人可能更保守,对上市企业的估值以及市盈率的计算都偏保守。而在A股上市股价和市值可能会相对更高。

刘刚对记者表示,上市时机的选择里有个很大的因素是此时此刻企业的估值,目前而言,支付机构的估值相较于之前是下降的,未来有可能还会更低。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汇付天下总市值约为44亿港元;移卡总市值约为171亿港元;拉卡拉总市值约为240亿元。第一财经根据公开信息梳理,2019年初收钱吧完成C轮融资,消息称其估值约达20亿元。2018年9月,连连支付母公司连连数字宣布获逾十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超过百亿元。2018年12月,按照彼时股权转让价格推算,银联商务的估值约为230亿元。

对于影响支付机构上市估值的因素,上述受访人士均表示,一看公司的利润业绩,二看监管部门许可的经营范围,即牌照多样化;三看公司股东、投资方的背景实力。“从目前来看,支付机构或将迎来一波上市潮。尤其对于那些牌照多样化、经营范围广、业务稳定且具备持续利润增长的支付机构而言,上市会更容易,并且更受资本市场青睐。”王蓬博说。

易观智库报告指出,随着持牌支付机构逐渐得到资本认可,同样位于支付产业链上的非持牌支付产业服务商和终端厂商在将来也会陆续尝试登陆资本市场,二者共同推动了泛支付行业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重要的独立板块。可以预见的是,泛支付上市公司的阵容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大。

任你借app下载

(来源:视觉中国)

蜀地巨无霸投资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投集团”)又曝人事“地震”。11月16日晚间,其旗下上市公司川投能源(600674.SH)公告称,控股股东川投集团董事长刘体斌已被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措施。刘体斌同时兼任川投能源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来,川投集团第三位被调查的高层管理人员。且自2014年以来,川投集团已经有8位高管被查处。

对于董事长被调查的原因,钛媒体APP致电公司,公司工作人员回复称:“目前只知道被调查了,具体的原因不知,若有进展公司会及时公告。”至于影响,公司表示:“董事长被查对公司生产经营没有什么影响,经营班子正常履职,目前由副董事长杨洪主持工作。”

刘体斌等因何被调查,外界尚不得知。但在连续多年的人事震荡背后,川投集团及其唯一的上市平台川投能源业绩多有波动,且川投集团旗下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投信产”)投资东方网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饱受诟病。

刘体斌治下业绩波动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刘体斌,男,出生于1963年1月,中共党员,企业管理博士、高级会计师。曾历任国营长虹机器厂总会计师,长虹集团(长虹股份) 董事、党委常委、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美菱股份董事长,华意压缩董事长等职务;2017年刘体斌进入川投集团,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2018年5月进入川投能源董事会,2019年5月当选川投能源董事长。被查时,刘体斌担任川投集团董事长、川投能源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官网显示,川投集团成立于1988年10月,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首批组建的省级大型投融资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改革试点,是四川省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主体、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和投资主体之一。员工1万余人,下辖川投能源、紫坪铺、川投水务、嘉阳集团、川投峨铁、川投航信、华西牙科、川投信产、川投大健康、川投君融等38家全资、控股子企业,参股雅砻江流域开发公司、国电大渡河公司、神华四川能源、中电福溪、亭子口水利枢纽、四川旅游投资集团、四川富润、锦泰财险、国开四川、航天科工成都基金、四川信托、交通银行等一大批优质项目。

在刘体斌进入川投能源担任重要职务后,川投集团收入连续增长。钛媒体APP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2021年、2022年1-8月,川投集团分别实现营收88亿元、124.24亿元、130.1亿元、144.5亿元、102.16亿元,2019年-2022年1-8月,同比增长11%、1.51%、11.07%、4.72%。但利润方面波动十分明显,可查数据的2018年、2019年、2022年1-8月,利润总额分别为35亿元、28.04亿元、30.76亿元。

川投能源业绩如出一辙。2018年-2021年、2022年1-9月,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64亿元、8.38亿元、10.31亿元、12.63亿元和8.83亿元,同比增长8.15%、-2.92%、23%、22.52%和-1.08%;归母净利润35.70亿元、29.47亿元、31.62亿元、30.87亿元和29.19亿元,同比增长9.35%、-17.45%、7.28%、-2.35%和5.02%。

(川投能源近几年业绩变动趋势,来源:wind)

连续三任董事长被查

事实上,这并不是川投能源和川投集团第一次有董事长被查,更不是首次出现高层“地震”。时间拉回2014年8月,时任川投集团副董事长(兼任川投能源副董事长)赵德胜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同年12月,时任川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川投能源董事长)黄顺福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次年2月,赵德胜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6年12月,时任川投集团副总经理朱兵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7年3月,朱兵被“双开”,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9年1月,已于2017年7月被免职的川投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高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随着川投能源“一二把手”相继“落马”,川投能源业绩明显出现下滑。2014年-2018年,川投能源分别实现营收11.03亿元、11.17亿元、10.01亿元、8亿元、8.64亿元,同比增长-3.95%、0.86%、-10.33%、-20.14%和8.15%;归母净利润34.77亿元、38.73亿元、35.16亿元、32.65亿元、35.70亿元,同比增长154.46%、10.46%、-9.20%、-7.16%和9.35%。

(上一轮腐败窝案发生期间川投能源业绩情况,来源:wind)

就在黄顺福被查之后,刘国强接棒就任川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也兼任川投能源董事长,其被认为是给川投集团腐败窝案“收拾残局”的人。到了2019年5月,刘国强辞职,才将川投集团和川投能源“一把手”的位置交到刘体斌的手上。

讽刺的是,今年3月,曾被表扬“消除前任余毒有功”的黄国强也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了。

而在黄国强被调查前后,还有两位川投集团高管被查。2021年初,据四川纪委消息显示,川投集团党委委员、职工董事、工会主席刘晓杨被查。同年6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了刘晓杨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

今年4月7日,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显示,川投集团原副总经理杜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意味着,自2014年以来,川投集团累计有8位高层被查,且连续三任董事长被查。

投资流年不利

高层持续震荡,三任董事长接连被查的背后,川投集团的投资可谓流年不利,尤其在投资东方网力上被坑得很惨,16亿投资几乎都打了水漂。

事情还得从2015年说起,彼时,国企改革加速推进,优化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成为核心任务,四川省属及各地国资频频出手,一方面入股甚至控股诸多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力推旗下资产上市。2017年12月20日,川投集团设立了川投信产,是按四川省首家国有大型信息产业投资平台,注册资本20亿元。

2018年,川投信产开始投资布局,当年6月即控股了四川川大智胜系统集成公司(以下简称“川大智胜集成”),当时的宏愿为三年内将其打造成为上市公司;2019年,川投信产又陆续入主东方网力、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明电子”),同样欲推后者上市。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3月,川投信产参控股宏明电子、川大智胜系统集成、川投云链等10余家单位,共有员工4500余人。

现在看来,川投信产推川大智胜集成和宏明电子上市的道路并不顺利,但更糟心当属对东方网力的投资。

东方网力成立于2000年,于2014年上市,是视频管理平台与安防人工智能平台的提供商。上市后几年,公司快速扩张,收入规模迅速提升,从2014年的6.40亿元到2018年的22.47亿元,4年时间翻了3.5倍。期间,东方网力热衷并购,相继拿下了华启智能、嘉崎智能、深网视界、物灵智能、动力盈科、中盟科技等一大批公司。Omdia 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2018年东方网力均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VMS(视频监控管理软件)供应商。

然而,外延并购做大了蛋糕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且并购带来的只是规模的增长,盈利能力并未同步增加。在行业下行、竞争加剧的2019年,东方网力被打回了原形。当年公司营收骤降至3.54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6亿元后直接导致巨亏31.93亿元,此后更是连年的业绩下滑和亏损。同时爆出来的还有,公司创始人刘光占用资金、虚增利润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直至2022年6月,东方网力被强制退市。

但就在上述的业绩暴雷和一系列违规操作暴露前夕,刘光找到了川投信产接盘。

2019年4月,东方网力公告称,实控人刘光以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的形式,将公司实际控制权交给四川省国资委,控股股东变更为川投信产。

公告显示,彼时川投信产以11.72元/股收购了刘光、蒋宗文的部分股份,东方网力持股达7.48%;同时刘光将剩余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川投信产,川投信产合计拥有26.57%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东方网力爆雷后,刘光的剩余股权被陆续拍卖,川投信产在2020年底又以2.2亿元拍下5%股权,最终持有东方网力12.51%股权。

不止如此,刘光等还通过股权质押从川投集团借款6亿元左右,这些借款显然已全部变成坏账。加上川投信产借给东方网力的日常运营资金,川投集团、川投信产在东方网力身上先后投入至少在16亿元左右。

接手东方网力烂摊子后,川投信产还曾意图力挽狂澜。然而事实证明,都是徒劳。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方网力营收仅2305.50万元,同比下滑73.21%;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实际上,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10日,东方网力还公告,其副董事长王波、副总裁蔡昌银因涉嫌职务违法犯罪被成都市监察委员会留置。而企查查显示,被查时王波为川投信产董事长、总经理,蔡昌银则为川投集团二级子公司四川天府智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付呗可以贷款吗(任你借app下载)":http://www.ljycsb.cn/dkzs/1297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