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案追诉标准系列案件之九:违法发放贷款罪,下面是北京矿业律师李震宇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违法贷款罪立案标准
导语:加强信贷管理,对搞活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十分重要。一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违法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给国家和金融机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扰乱了国家的正常金融秩序。
为严厉打击这类犯罪,1997年《刑法修正案》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之后将违法发放贷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惩治。后由于实践中对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的损失难以认定,具体适用存在困难,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对违法发放贷款罪进行实质修订,一是,删去了原第一款规定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的规定;二是,将入罪条件“造成较大损失”修改为“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三是,删去了原第二款中“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的规定,并将本款规定由独立的犯罪修改为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该罪的罪名也由“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变更为“违法发放贷款罪”。
1、刑法规定第一百八十六条 【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2、罪名详解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既有单位主体又有自然人主体;本罪主观方面,行为人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一般是不愿意看到的,往往是过失,但本罪也不排除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须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认定;本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信贷管理制度;本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违法发放贷款”表现为违反《商业银行法》、《担保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发放贷款的行为。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第二种是以降低担保要求的优惠方法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第三种是以降低利率的优惠方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
“关系人的范围”的确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条规定,关系人是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3、原有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10)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4、本罪立案标准2022年4月6日,为更好适应我国经济犯罪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新版《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对本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作了修改完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22)
第三十七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本次新规提高了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入罪标准,一是将原有规定中的违法发放贷款数额从“一百万元以上”提升至“二百万元以上”;二是将原有规定中的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从“二十万元以上”提升至“五十万元以上”,提升幅度较大。
结语:构成本罪须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数额巨大。如果行为人及时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或虽未全部收回,但造成的损失并未达到重大损失或者即使有违法发放贷款的行为,发放的时候不是数额巨大,就不构成本罪,而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这种一般违法行为按照《商业银行法》第74条的规定,给予单位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定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等行政处罚。在此律师提示,由于损失是否重大或者数额是否巨大是区分本罪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为把握好入罪尺度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应向专业律师咨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代表个人观点,非正式法律意见,只用于交流学习参考。若有错误或侵权内容,烦请告知,确认后删除。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
如需转载,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载来源及作者联系方式,请勿修改、删除、添加文章任何内容。
*本文图片来自摄图网
做贷款被骗刷流水要坐牢吗
假冒贷款公司人员,以办贷款需要刷银行流水为名义,三名男子“空手套白狼”,骗取财物。近日,固镇县人民法院对黄某一、黄某二、黄某三三名被告人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分别被判处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经审理查明: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9日,被告人黄某一、黄某二、黄某三在湖北省孝感市多地实施电信诈骗。三被告人先从网上购买需要办理贷款的公民信息、电话卡、银行卡等,然后冒充贷款公司人员拨打被害人的手机号码,谎称可以为其办理所需要的贷款。然后让被害人提供本人名下的银行卡、手机号、身份证号等,并且让被害人存入贷款额度10%左右的资金到银行卡内,作为银行考察还款能力的依据。后三被告人以需要刷流水为由,先后骗取尹某、吴某、荣某等人九万余元,所得款项由其三人均分。
法院认为,被告人黄某一、黄某二、黄某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且属共同犯罪。三名被告人多次通过拨打电话,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可予以从重处罚。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法律规定,遂做出以上判决。
法官提醒:在网络上遇到各类需要汇款的请求,一定要核实身份,提高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的保密意识,汇款也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谨防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违法贷款罪立案标准(做贷款被骗刷流水要坐牢吗)":http://www.ljycsb.cn/dkzs/1292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