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200万货款难讨回,起诉强制执行未奏效,欠款男子回应称钱到位了就还,律师提醒要严格审核交易对象征信,下面是大风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200万不还
在今日头条 @头条帮忙 接用户吴先生反馈称,他在浙江做电线电缆生意,从去年7月到10月,宋某拖欠200万的货款未结清。
吴先生起诉到法院,法官调解后宋某仍未清欠。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知宋某名下没有财产,吴先生被害得负债累累,需要靠银行贷款还债。
吴先生反馈称,从去年7月到10月,宋某拖欠200万元的货款未结清
>>>拖欠200万货款“口头上说给一直拖,后面就被他套进去了”“他最初是定了400万的货,付了大概100多万,后面差了200多万没付。”
商户吴先生坦承自己是一点一点中招,“前面的都有付过来,后面就是被他套进去了,他就说先欠一个星期,说这批货先发过来,说下个星期把钱转过来。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市场里经营,想着就一个星期,所以我就给他发了货,但时间到了再找他要,他就说再下一个星期,就这样子一直拖。”
宋某要货已然是习惯性拖欠货款,吴先生不得不让对方打欠条。“他有一笔是40多万,我说你前面那100多万先付给我,他就是拖嘛,我说那就写张欠条吧,他就写了欠条给我。”
记者看到,2022年11月18日所打的这张欠条显示,双方约定2022年11月25日前宋某支付100万;12月1日前再支付103万余元。吴先生享有永久有追讨权及向法院诉讼追讨权利。
吴先生告诉记者,宋某动嘴皮子就是拖欠货款不还,“他跟你说的好像什么时间给付,但最后啥都没有,反正他口头上说得是很好听——‘我欠你的钱又不是不给,我是没钱’——他就这样子跟我说,他不说不给,他就说给,但就是没钱给,就是一直拖着。”
>>>起诉法院调解“把事情往身上揽,承认债是他一个人欠的”无奈之下,吴先生只能诉诸法律。今年2月,吴先生将宋某起诉到嘉兴南湖区法院。
“我是连他老婆也告了,他说他跟老婆离婚了,开庭那天他前妻也去了,但他就把事情往他身上揽,就是承认债全是他一个人欠我的,他前妻不承担他的债务,法院当时只能调解。”
吴先生表示:“法官说那就调解吧,法官问他,他说分期6个月付我。我想6个月也行,只要他能付过来。法院出具了调解书,签了执行协议,但也没用,他就根本不把这当回事。”
法院调解,宋某并未兑现承诺。吴先生说:“当时已经说好了,他6个月内付清,是从今年3月开始算到今年8月底付清,结果约定的今年3月份他第一期就没有付,现在马上6月份结束,他还是没有付。”
在吴先生看来,欠债不还的宋某俨然很无赖,“这中间他就只付了3.1万,这还是我天天打他电话,去堵他,跟他去银行提他的现金,他才给的。”
>>>申请强制执行“上了黑名单,法官调查他名下什么都没有”吴先生直言:“我是5月5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去法院找了执行法官,法官说去调查过,没发现他有什么财产,法院强制执行的话,他名下什么都没有,他有辆旧的大众车在杭州被拍卖了,也就几万块钱吧。”
吴先生表示:“他从去年就被起诉了,已经上了‘黑名单’(失信被执行人)。现在不止我一家申请强制执行,他已经有3家需要对他强制执行。他因为杭州的欠款去年已经被执行了,我感觉他是无所谓的,反正多一个执行,少一个执行,就是这样子了。刚开始我是查不到信息,所以才给他骗了。”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宋某在2022年9月、2023年1月和2023年5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法院分别为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和嘉兴市南湖区法院。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宋某在2022年9月、2023年1月和2023年5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离婚疑住一起?“前妻经济挺不错的,但他这个人是一身债”吴先生怀疑宋某涉嫌诈骗,“他以前就是转钱给我,也是用别人的账号转出来的,没有经过他的账号。据我了解,他欠款不止我一家,杭州、嘉兴的,江西的,安徽的,外面还有好多家都是跟我一样的情况,总共金额加起来有2000多万。”
吴先生说:“我估计他已经是计划好了,就是把事情全部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真的是离婚了,我去过他家里找过他,但现在他们还住在一起。他前妻也开了一个卖电线电缆的店,看情形,他前妻经济是挺不错的,但他这个人是一身债。”
吴先生认为这里面有问题,“他亲生父母在他前妻嘉兴的店里面帮忙,是给她看店,所以他俩肯定还是有关系的,不可能就是简单的离婚,他前妻也做这个行业。”
>>>欠款男子回应一直在协商“我也在等钱,钱到位了就还”吴先生介绍,宋某是河北晋州人,“他是1986年出生,36岁。他住在嘉兴,但是他现在人找不到,电话是有接的,我问他在哪里,他说在外面,就是找不到人。”
6月2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上宋某,其对于拖欠吴先生货款并未否认。
“我也在等钱,大概的还款时间我也要等。这个已经升级到法院了嘛,这个案子已经直接把我弄成被执行人了嘛。我们两个挨得也近,一直在协商还款,现在每天也都在联系,钱到位了也就会给他的。”
记者询问8月份能否还清,宋某回应称:“民事调解协议也都签了的,我是这样跟他(吴先生)协商的,包括法官和法院执行局那边,他也在找,从这个官司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两个也一直在联系,我跟他说的是还款计划,我说‘你先别着急,给你解决掉’,如果钱到不了位的话,我这边能发货的话,给他把货当钱的方式抵掉,他说他也同意。”
说到具体时间,宋某表示:“我们两个基本上每天都在联系,也是催款。我说快肯定是快不了的,也要前期筹备一下,也要得两三个月的时间。”
>>>欠款前就离婚“来回都弄到我自己头上,我也想有人分担”6月2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拨通宋某前妻的电话,希望督促前夫尽快还清欠吴先生的200多万货款。
“你是哪里呀?”对方一听是询问欠款,随即挂断电话。记者拨打对方的座机,前妻接听后一听还是催收欠款,仍是快速挂掉电话。
对此,宋某回应记者称不可能,“我离婚早了,在欠他货款之前就离了。前妻承担?我倒想让她承担,她又不承担,我也想让别人给我承担一些,这个(债务)来回都弄到我自己头上了,我也想有个人给我分担一下。”
吴先生称,宋某前妻也在该市场开了一家经营电线电缆的门店
对于,离婚后父母在前妻店里帮忙的说法,宋某予以否认,“我父母没在那边,在老家。”
对于吴先生所说前妻有店有房有车,宋某直言,“法院那边也是这么说来着,然后判也没判,前妻是前妻嘛,一直关系也不好,中间有孩子嘛,也没办法。”
>>>债权人苦不堪言“靠贷款还债负债累累,搞得我现在很难受”按调解协议,宋某必须在8月份把200万货款还完,但现在吴先生丝毫看不到还款的迹象,“打电话他就是说‘我想给,但就是没钱给’,只说‘我会给你的’,但就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给,他就一直这样子拖着。”
吴先生称自己受拖累成了受害者,“我现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要债又要不到,别人又追着我要。”
吴先生解释称:“我向别人刷货也要还别人货款,别人催着我要,我也没办法,我只能自己到银行贷款60多万,先还给他们,后面的还是欠着,我也变成负债累累,搞得我现在很难受。”
>>>知名律师支招防止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人业务往来“对于‘老赖’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法院多数只能终本执行,也就是终止本次执行,等待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再恢复执行。”
知名律师谭敏涛受访指出,本案中,宋某已经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也就是已经因为欠债不还被列入了失信“黑名单”,那么,吴先生这边的债务很可能就无法得到清偿。
目前来说,对于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法院方面确实难以执行,除非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可供执行,在没有财产执行的情况下,债权人只能“自认倒霉”。
谭敏涛建议,如果债权人吴先生能够证明宋某有财产,或者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或者低价出售财产,可以向法院进行说明。
在宋某名下没有财产的情况下,吴先生这边的债权,目前无法得到清偿。而一些人对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满不在乎,这也变相提醒债权人,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要严格审核交易对象的征信,防止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人产生业务往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0000)
有困难上今日头条搜索【头条帮忙】反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会第一时间跟进解决
一无所有怎么贷款10万
“我们老两口快60岁了,老伴还有残疾,以前过上好日子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现在我通过贷款养羊让我彻底摆脱了贫困,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水泉镇龙泉村的吴安泉一边喂羊一边说道。
2019年8月,吴安泉用借的3.5万元扶贫贷款购买了32只羊,经过细心的照料,目前已经繁殖43只了。
吴安泉只是突泉县众多金融贷款受益者中的一个。
2020年3月4日,突泉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突泉县以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为目标,全面落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积极为农户协调贷款事宜,采取短期、降息、线上服务等措施加快贷款发放,有力助推农牧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年初以来,已发放春耕生产及畜牧业贷款4.7亿元,惠及农户6967户。
牧业贷款,农户养殖有保障
“我想扩大规模,多养几只牛,正在为贷款发愁呢。这回好了,农行主动来村里办理贷款,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啊。”哈拉沁村村民高占柱高兴地说道。
“咱们镇政府邀请县农行工作人员到村上发放‘牧业再造突泉’贷款了,线上放款,秒到账。有需要的村民分散开来,戴上口罩,到村上办理。”2月24日一大早永安镇哈拉沁村的党支部书记杜红贵就通过村村响广播,告诉村民线上放款的好消息,并提醒村民做好防护。
村民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前来办理,共向突泉县农行申请购牛贷款300多万。农民购牛养牛有了资金,更有了底气,预计今年春季新增肥牛200多头。
“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是突泉县实施的“三扶”工程之一。工程实施以来,突泉县对有养殖意愿的农户进行专项指导,并深入村屯,现场发放贷款,实现了农民不到网点就能获得贷款。目前,突泉县已发放“牧业再造突泉”贷款1.4亿元,惠及农户1538户。
春耕贷款“及时雨”,解决群众“燃眉急”
一年之计在于春。突泉县紧抓春耕备耕服务,针对群众春耕贷款需求,提前进行摸排,积极对接贷款发放工作,为群众丰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方便农户减少疫情期间人员交叉和流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突泉县支行上门服务,利用“e动终端”和“移动超柜”等离行设备,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办理惠农卡发卡、补办K宝等金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贷款需求。
“本以为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能为我们办理春耕贷款了呢。真没想到政府还能为我们考虑的这么周到,及时解决了春耕贷款的问题,让我们可以着手准备春耕工作。”已经办理完申贷手续的突泉镇平新村农民张宝说道。
针对春耕生产等各类涉农资金需求,突泉县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线上农户贷款业务,切实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农户申贷、用贷、还贷困难等问题。目前,已发放春耕生产贷款3.3亿元,惠及农户5429户。
小额贷款,巩固脱贫显成效
走进学田乡尖山村王广洪老人的家中,宽敞明亮的住房,棚中晒着太阳的牛以及乐呵呵喂草料的老两口,形成了一幅脱贫致富的美丽画卷,这一切都得益于贷款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开花。
2017年,王广洪及老伴因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依托着扶贫政策,购买了两头带犊母牛。正是这几头牛的到来,成为了王广洪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今年,突泉县扎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推出“530”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扩大养殖规模且符合信贷条件的贫困户给予资金支持,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工程。
王广洪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又借助“530”小额扶贫贷款新购买了3头小肥牛,牛越养越多,日子也越过越好。短短四年期间,他利用产业奖补资金以及小额扶贫贷款从开始一无所有到目前牛存栏达到9头,尝到了养牛致富的甜头。
王广洪和老伴在查看牛的情况。
突泉县将贷款政策与精准帮扶相结合,深入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基准利率、财政贴息、免抵押免担保、县建风险补偿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充分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共计划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00万元,目前已经累计发放704.4万元,惠及农户197户。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200万不还(一无所有怎么贷款10万)":http://www.ljycsb.cn/dkzs/12834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