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变”3亿、宅基地大棚能贷款 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的兰陵实践,下面是海报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种植大棚可以贷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报道
率先创设实施1亿元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创新“宅急贷”有效激活了农村“沉睡资产”、创新实施“大棚按揭贷”便民利民惠民……
在落实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县中,临沂市兰陵县下功夫破解难题、蹚路子创新机制,先后在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上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兰陵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其伟表示,兰陵着手于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破解“三农”投入分散、聚焦撬动不力的问题。2019年以来,通过推动实施“四雁工程”“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累计投入奖补贴息52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金融及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1亿“变”3亿,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大能量
10月28日,在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马铃薯仓库前,包装完好的优质土豆整齐地排列在仓库中,即将被运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如果没有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的支持,就没有这个冷库,也没有我们公司的今天。”回想起去年的那场资金“风波”,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成彦依然心有余悸。
2016年,朱成彦从上海回到兰陵,成立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土豆收购、仓储和粗加工。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了6个镇5300余亩土豆的销售与加工,每年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运送土豆及土豆制品1.5万吨,产值约6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随着土豆的大量上市,原有的仓库容量无法满足储存需求。“如果资金不到位,冷库就建不了,如果没有冷库,土豆就会全坏掉。资金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朱成彦一时愁眉不展。
这时,兰陵县的“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为朱成彦的企业提供了8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大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扩容后,朱成彦的仓库容量达到1.3万吨。
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是兰陵县创新之举。兰陵县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注资、金融参与、风险分担”原则,创立1亿元“乡村振兴及中小微企业信贷风补基金”。目前已累计为40多个涉农主体及小微企业提供准入放贷3亿元。“风补基金贷”获得2020年全省“十大”财政金融创新项目。
农村住宅也能抵押贷款 “宅急贷”是法宝
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合作社种植大户周庆国从事蔬菜种植20余年,今年一度打起了“退堂鼓”。周庆国说:“随着规模的扩大,今年流动资金暂时短缺,虽然想到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但苦于没有抵押物,也碍于情面不愿找他人提供担保。”
随着兰陵县创新出台“宅急贷”,周庆国的难题解决了,申请后的第二天便拿到了宅基地抵押贷款15万元,且贷款除利率优惠外,还享受财政补贴。
兰陵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的“宅急贷”,“宅急贷”支持范围分涉农贷款、非涉农贷款两类,原向贷款户收缴的担保费,由财政给予全额补贴,涉农类贷款按照2%的固定利率给予财政贴息,非涉农类贷款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期贷款基础报价利率的25%给予财政贴息。
据兰陵县财政局党组成员、财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寇全会介绍,让农村住宅也可以像城市商品房一样,实现抵押贷款,有效拓宽了农村村民融资途径。实现了担保增信、银行增贷、农民增收的立体效应,使得“小杠杆”产生“大作用”。“宅急贷”推广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8月末,“宅急贷”业务授信378户、金额5292万元,用信58户、金额754万元。
大棚能担保贷款分期还 “大棚按揭贷”人人夸
“年初贷款30万,年中收益20万,年末还有一笔收益。”谈起今年的收成,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合作社种植大户孙进发笑得合不拢嘴。
一直想再建一个大棚的孙进发迟迟未动工,主要碍于资金缺口。今年年初,兰陵县创新推出的“大棚按揭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申请后,孙进发很快便拿到30万元贷款。3月,新建的大棚便种上了生菜,成熟后销售一空,进账20万元,如今他的大棚又种上了草莓,年底也将成熟对外销售。“‘大棚按揭贷’太适合我们了,3年内按揭还款,我们的还款压力很小。”孙进发说。
兰陵县是蔬菜产业大县,常年温室大棚15万亩、拱棚30万亩,现已有13个基地被列为长三角优质蔬菜供应基地。为了更好支持蔬菜产业转型发展、蔬菜大棚升级改造,针对设施农业和蔬菜大棚一次性投资较大、涉农主体还款压力大的实际,兰陵县创新实施了“大棚按揭贷”,实行信贷担保、风险补偿、财政贴息,对蔬菜大棚新建、扩建、更新改造和生产资料购置等给予扶持,贷款优惠利率,贷款期限3到5年分期偿还。
据兰陵县政府党组成员张鹏介绍,三年来,兰陵县深入推动财政金融的深度融合、政策叠加,围绕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累计争取使用央行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工具资金37.06亿元。2022年1-7月份各项贷款余额465.4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22.85亿元,较年初增加28.76亿元。
兰陵县委副书记王磊表示,近年来,兰陵县选准“蔬菜”这个最大特色优势,扭住蔬菜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多举措创新“财金”融合产业集群,推动蔬菜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致力打造“中国高端优质蔬菜基地”加快融入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大循环。下一步,兰陵将立足兰陵,继续作为,用好金融政策大礼包,为山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更好的提供兰陵经验,打造兰陵样板。
大棚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手续
“我有个种鸡养殖场,以前只能申请抵押贷款,借个十万八万的,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前不久听说土地经营权也可以抵押,贷款额度还挺大,我就抓紧办理了土地流转手续。没想到很快就从农业银行海城市支行贷到了260万元。”海城汇隆养殖有限公司经理郝冠军高兴地说。有了这笔钱,他不再为急需的饲料、鸡雏款发愁了。近来,海城市一些金融机构创新开办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唤醒了农村沉睡资产,为农民搭建起致富金桥。
近年来,海城市土地流转面积越来越多,至3月末,一共流转土地达68万亩,其中通过流转交易平台流转的土地达9万亩。然而,因无合格抵押物或保证担保不足,不少种粮大户、合作社和机械化连片耕种的农户遭遇“贷款难”。随着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入,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等相关政策及法律限制逐渐被打破。去年以来,以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土地改革试点和全国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市为契机,海城市按照“死资产变活资本”的原则,重点依托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积极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协调磋商,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作物预期收益、农业大棚所有权、林权、农机具所有权等抵押贷款。特别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林权抵押贷款,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农业生产预期收益+农业保险抵押贷款”新模式。
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这项业务中,各家银行不断创新。农行海城市支行开办“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与农机设备组合担保贷款”“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与地上设施组合担保贷款”。海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办了“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温室暖棚抵押贷款”“设施农业抵押贷款”“农房住房抵押贷款”等一系列以农村“三权”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品种。截至去年12月末,海城联社已办理各类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6216万元。
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海城农村采访时看到,来自农村基层的金融改革创新,催生这里的田间地头到处春潮涌动。海城市望台镇嘉良生态农业园的李金良发展设施农业从事工厂化育苗已有6个年头,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十几亩发展到现在的200亩土地,共有32栋暖棚,公司培育的蔬菜苗不仅覆盖周边乡镇,还辐射到绥中、辽中以及锦州、盘锦等地,年产值达800余万元。李金良说,过去农民到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琐,利息还高,抵押物必须是房产、门市或是有公务员的工资做担保,农民手中的土地和设施大棚等资产都被拒之门外。他从农行了解到,现在用流转土地权证就可以办理大额贷款。如果用200亩土地和32栋大棚做抵押,按照银行的评估李金良最高可贷到100万元。“这回买种子的资金缺口总算彻底解决了!”李金良开心地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种植大棚可以贷款(大棚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手续)":http://www.ljycsb.cn/dkzs/1283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