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无业男子网购10本假房产证,诈骗银行百万贷款,作案细节大曝光……,下面是每日经济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墙上的贷款是真的吗
每经编辑:毕陆名
近日,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贷款诈骗罪的案件,一名90后无业男子诈骗银行120万元贷款挥霍,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人姜涛生,男,1993年10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汉族,初中肄业,无业,住吉安市吉州区。因涉嫌犯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于2019年5月1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1日被逮捕。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7年10月开始,被告人姜涛生先后购买伪造的房产证供自己以及姜某1、姜某2等九人申请贷款使用,贷款到账后,姜涛生通过借贷的方式将姜某1、姜某2等九人的贷款全部或部分归自己使用并约定由其还本付息。
至2018年9月7日,姜涛生在明知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方法先后十次从吉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塘分理处诈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共计1195568元,用于还债和个人挥霍。2019年1、2月份后,姜涛生无能力还本付息。
姜某生到案供述,2017年9月份至2018年9月份,其先后在吉州区红雨网吧、中心医院旁建行、鹏华国际附近网吧等地的墙上找到“办证”电话,电话告知对方办证的姓名、房屋地址、房屋所有的性质、办证日期等信息,以100至30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了十本伪造的房产证后,其用自己以及姜某1、姜某2、彭某、姜某4、刘某、梁某、姜某5和、姜某3、王某的身份使用伪造的房产证先后在长塘镇农商银行张某处申请贷款,并约定贷款下来后部分或全部的贷款借给其,由其还本付息,其自己贷了20万,彭某贷了15万(其借了11万),梁某贷了15万(其借了15万),王某贷了22万(其借了22万),刘某贷了15万(其借了5万),姜某2贷了15万(其借了13万),姜某1贷了10万(其借了10万),姜某4贷了11万(其借了6万),姜某5和贷了15万(其借了10万),姜某3贷了15万(其借了15万),上述借款其用于还债和借给他人,他人均未出具借条,也未还款目前均无法联系。
伪造的房产证混过审核,银行直至贷款逾期后才发现是假的。据农商行长塘分理处员工张某证言称,2019年4月28日,其打电话向姜涛生催收利息,姜涛生告知其之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房产证明是假的,经请示领导,对在其分理处提供房产证贷款的村民的房产证进行核查后,发现除姜涛生外,姜某1、姜某2、彭某、姜某4、刘某、梁某、姜某5和、姜某3、王某提供的房产证也是假的。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姜涛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自己及他人身份使用伪造的房产证多次诈骗银行贷款,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贷款诈骗罪。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判处姜涛生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贷款骗术大全
低利息、免担保、秒放贷,如果急需用钱,银行贷款程序烦琐,加上自己征信也不好,这样的网贷广告是不是很吸引人?是不是很让人心动?小心!如果相信了以上内容,那就等于羊入虎口。
案情:还没放款先交保证金 女子险些中圈套
不久前的一天18时许,家住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的一名女子就遇到了这样的事。她在网络平台上借款,平台还没有放款,对方就提出要女子先交3万元保证金。幸好其男友及时阻止并报警,该女子才没有中骗子的圈套。
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六大队一中队民警付文超介绍,报警人准备贷款的是一款名为“满意贷”的App,而这种贷款方式并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也不是银行推荐的,而是其收到“你需要贷款吗”这类短信后在手机上下载的。
幸运的是,报警人还没有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转账。报警人称,在网上贷款时,该App平台显示,其已经贷款成功,但还没有放款。客服却说,报警人上传信息时填错了银行卡账号,银行卡被冻结,需要先交纳3万元保证金解冻。
报警人男友说:“我听着就觉得不对,钱都还没有到我账上,为什么又让我存几万元?”
“对,你这点做得非常好,你要相信,信息错了只能是核实信息,他告诉你信息不对,你重新传信息就行,怎么可能喊你交保证金,信息错了和交保证金有什么关联。”付文超对报警人男友的做法给予称赞。
付文超告知报警人,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网络贷款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网络贷款平台五花八门,市民在选择贷款渠道时应擦亮眼,仔细甄别。“在现场,民警让报警人关注了终结诈骗公众号,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让报警人在上面学习了解一些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告知报警人办理贷款尽量到正规的平台或线下到银行去办理。”付文超说。
释法:贷款平台让转账基本确定是诈骗
云南民定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娟指出,贷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会遇到的事,向正规银行贷款,很可能会遇到资质不符、手续麻烦等问题,因此很多人在着急用钱时,很容易“病急乱投医”,会选择向各种小贷平台进行贷款。
有些网贷诈骗团伙就是抓住了这部分人的心理,以低门槛、无抵押、无手续等广告语骗取受害人信任,受害人在贷款过程中,诈骗团伙会说提取贷款的银行卡被冻结,让受害人先转账解冻银行卡,才能继续贷款,以此来实施诈骗。所以,在看到保证金、银行卡密码等字眼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律师提醒大家,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不要被低门槛、无抵押、无手续等广告所迷惑。需要申请贷款时,一定要到正规银行或贷款机构,按照正规程序办理。正规机构都有公开营业场所,有公开联系方式和营业执照等,在进行信用贷款时,还需要出具相关手续,比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工作证明。
最重要的是,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凡是贷款时要求交纳保证金、解冻费的都是诈骗。更不要将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等发送给陌生人,否则很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 云南长安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墙上的贷款是真的吗(贷款骗术大全)":http://www.ljycsb.cn/dkzs/1268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