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持牌消金扎堆线下?南银、宁银、长银五八、金美信竞争白热化,下面是探长读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北银消费 贷款利率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如果说资产荒是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普遍困境,那么优质资产荒则是摆在消金主体面前的高阶难题。在定价逐渐下探的趋势中,消费金融公司迫切寻找优质客群,不约而同地把战略重心向线下倾斜。
如今,拆解持牌消费金融的展业图景,除了线上助贷的基本盘外,可以清晰地看到新老势力交汇于线下。以宁银、南银、小米为代表的新势力,加速全国线下网络布局,分食线下份额。
而以兴业、杭银、长银五八、尚诚、锦程、金美信为代表的旧势力,也忙于扩张卡位,把业务触角伸向更多城市。其中,招联、中原等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摸索试水线下业务。
相比助贷占据绝对主力的线上业务,线下业务是消费金融公司比拼自营的真正练兵场。受展业模式区别,线下可分为直营模式和代理、渠道模式,目前从形式上看,直营模式占主流。
虽然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在描述线下业务时坚称“去中介化”、“纯直营”特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真正做到纯直营不太可能。
“去中介化从源头上讲不现实,无论哪个消金公司何种线下模式,在展业前端都会有中介和渠道参与。换言之,线下信贷的分工链条非常成熟,直销团队也是靠中介养着的。”
另外,从扩张效率角度,单纯靠直销团队的地推开拓市场,规模有限且效率较低。以直销团队为核心,依靠地方渠道力量下沉,能更快建立体量,抢夺份额。
直营模式渐热,主要基于风险可控的考量。以往,不少消费金融公司采取代理模式,骗贷乱象滋生,最终拖垮了公司,如北银消费金融。现在在直营模式下,即使直销团队与中介勾兑获客,层层风控审核加之保证金兜底,依然能防范不良风险。
线上优质资产被反复过滤,消费金融的展业策略必然从被动变为主动,这也将带动线下消金市场的充分竞争。无论新旧势力,要想在线下站稳脚跟,团队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二者缺一不可。
新旧势力齐聚线下
从持牌消费金融的线下玩家看,主要分为新旧两派。随着新势力大举进军线下市场时,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加速了线下业务布局。
新势力方面,宁银、南银、小米扛起了大旗。
其中,南京银行完成消费金融公司股权收购后,随即对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开展增资和业务整合。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CFC)的存量业务导入南银法巴,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完成线上和线下业务框架的搭建。线下直营业务,将成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重点拓展的方向。目前,南银法巴消金线下业务覆盖有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网点的地区,包括江苏地区、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另外还在合肥、成都等省会城市设立线下直营中心。
宁银消费金融在去年年初就开展了大规模的直销团队招聘,从各分支机构抽调核心筹备团队。目前,宁银消费金融线下业务已经覆盖了数十个城市,直销团队规模五百人左右,预计今年仍会扩容。
小米金融则在剔除小贷业务后All in消金公司,线下业务预计在今年进行大规模扩张,一方面筹划客群放开,由此前的八大行业向更广泛的个税认证客群延伸;另一方面则扩充直销团队,目前已经在全国多地招聘市场人员。
接近小米消费金融的人士表示,小米消费金融今年主要展业区域为二三线城市,虽然现在直销团队有四百人左右,但面向全国扩张时,将会大面积覆盖线下团队。
据了解,小米消费金融在注册地重庆之外的四川、湖北、河南、河北、陕西、贵州等地布局线下直销团队。尤其是把直销力量向省会城市以下的地级市、县下沉。
新势力以存量身份竞逐持牌消金市场,老玩家不得不同步扩张以求卡位。在行业内,以“去中介化”著称的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是一个典型的线下直营样本。
直营背后是一支强大的直销团队。长银五八的业务均由自己的工作人员开展,拥有200人左右的直销团队。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的营销团队架构比较完善,分为营销负责人、团队长、客户经理三个层级。
在直营团队推动下,长银五八消金自2019年起走出湖南开始外省拓客。近两年,线下业务扩张加速,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江西等湖南周边多个省域。
自开业以来,锦程消费金融不定期在业务区域内招募获客渠道合伙伙伴,覆盖区域包括武汉、西安、岳阳、南京、天津、长沙、河南、江西、甘肃、福建、河北、山西等地。在核心业务上,锦程消费金融主推的二押业务占比最高,其号称是二押市场上唯一有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
在金美信消费金融的自营业务板块生活贷业务中,采取了线下直销团队展业的方式,面向全国扩张。据了解,金美信生活贷业务,由直销团队和合作渠道共同推广,主要面向优质的白领客群。目前,金美信线下展业范围主要在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已经覆盖超20个城市。
尚诚消费金融线下展业区域已经覆盖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成都等地,预计今年会继续增设区域直营中心;中原消费金融也在郑州、苏州等地组建线下直销团队。
总体而言,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业务以直营模式为主,展业逻辑相似,均采用线下获客、线上审批的方式。即通过线下直销团队引导进件,前置风控初筛,然后经授信审批系统操作及人工复核验证,完成授信出额。
在线下直营模式助攻下,加之充足的资本金加持,新近开业的头部城商行系消金公司扩张加快。一位消金人士表示,城商行系消金会成为以后持牌消费金融的主力军,南银、宁银潜力较大,大概率会在一到两年迈入资产500+的梯队,三年后跻身行业前十乃至前五都很正常。
尽管直营模式能压降代理模式和类直营模式的合规风险,但实际上当前不少消费金融公司的直营业务已经变质,业务风险存在集中爆发的可能。
直营与渠道之争
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业务老兵,王勇(化名)曾做过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的渠道代理,在他看来,大多数消金公司的直销团队都是靠中介养着。
为了与消金公司的直销业务员建立合作,王勇穷尽了所有公关手段。他曾给某消金公司的业务员买了一部手机,客户信息均存于手机上,神不知鬼不觉疏通了直销渠道;也曾为区域直销负责人送过现金、购物卡等,以求搭建互信。
持牌消金线下模式演变至今,各家相互借鉴,打法趋同,试图通过直营模式平衡规模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模式同质化之外,看似纯直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AB面。
首先,直营模式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垂直管理,模式穿透降低业务合规风险。如传统代理模式所被诟病的以贷收费乱象,侵犯消费者权益以及拉人头骗贷等。
在渠道业务为主的锦程消费金融展业过程中,就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隐患。有锦程消费金融用户称,曾向锦程消金办理房抵贷,夫妻二人共同申请38万元贷款,但锦程消费金融代理方收取24300元服务费用。
据了解,锦程消费金融的线下房二抵业务涉嫌以贷收费行为,收费标准为贷款本金的4%-6%不等。如一位借款人所言,曾在锦程消费金融业务员“忽悠下”贷款20万,业务员扣了12000元的服务费。
直营模式制定了去中介化、无贷前收费规则,约束直销人员的市场行为。然而,直营模式之下的隐性风险犹存,直销人员与中介渠道合作进件,容易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对客收费和风险控制底线造成挑战。
有从业者透露,部分老牌线下消金公司在一些地方业务很乱,和几年前的湖北消金类似,往后很可能面临集中暴雷的风险。“虽然这些消金公司在形式上宣称去中介,但私下里都是渠道的业务。”
此前,业内传出长银五八消金是消金口子的终点站,也有渠道方曾向「镭射财经」表示,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在部分地区开放了与渠道方合作。不过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相关人员否认了该消息,“长银五八并未开放渠道进件,这些信息不实,属于中介谣传。”
在渠道方看来,消金公司的直销人员之所以愿意顶着违规压力与渠道中介合作,主要因为一是能保证业务量,二是风险可控。
“目前,消金市场上根本不存在‘信贷产品’,尤其是能面向全国布局的产品。代理渠道的准入较严,一般采取保证金的形式对资产风险进行兜底。”
王勇认为,消金公司直营模式与中介渠道合作并不冲突,实际上现行的直销模式也多由中介撑起来的。“消金代理模式的风险、逾期、客诉、兜底流程比较成熟,所谓的直营去中介化,去除的是恶意收费和高风险渠道。”
虽然与中介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产风险,但中介对客收费也将风险转移到客户身上,这为消金公司的直营模式埋下合规隐患。
“直销人员禁止对客收费,但中介渠道可以收费。中介有相关话术引导借款人保密,在金融机构回访时避开收费禁区。”
除了风险问题,消费金融公司直营模式同质化严重。线下直营能获取更加精准的流量,尤其是挖掘有别于线上客群的优质资产,但随着参与者增加,围绕优质客群的产品差异化式微,展业难度也随之增加。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业务主要围绕ABC三类客群,涉及八大行业、高学历、房贷类、社保公积金等客群。这类客群对利率较为敏感,因此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具备较强的定价能力,然而在资金成本和获客成本压力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价区间大差不差。
由此可见,线下展业加速内卷,部分线下机构开始尝试放宽客群准入门槛,由八大、公积金降低到个税认证客群。数据显示,消费金融公司八大行业的产品通过率在30%左右,但资信条件放宽后,通过率有望提升。这也是消费金融公司应对线下竞争的无奈之举。
在从业者看来,要想在线下建立优势,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具备较强的产品和直销能力。首先,产品要符合当地市场,能适时根据客群变化调整产品通过阈值;其次,站在合规角度,看业务员对合规的把控力度,尤其是对市场前端业务空间的拿捏。
也有消金从业者认为,大家的打法慢慢趋同,就看谁能坚持真直营、防中介,谁就能走得更远。消费金融开放渠道是取死之道,坚持真正做直营的,才能长久。
线下模式之争仍在进行中,但线下市场的价值共识达成。“线下也会饱和,但事在人为,线下掘金的空间一直存在。”
农业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野叔研究】
2023年2月24日,央行官网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去年12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4%,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7%,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
再创历史新低的数值,反映出目前贷款利率仍然处于下行周期。研究利率变化的宏观趋势,对于农商银行进行利率定价等经营工作有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金融野叔在本文看将对长期数据及最新变化进行简要分析,供大家参考。
(附图一)
四十余年长期趋势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期银行贷款利率是法定的,所以看4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数据,只能看当时央行的基准利率;不过尽管那时候的利率是非市场化,但是计划中的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贷款利率也是差异化的。
例如,1953年利率调整后,“国营贸易”企业贷款利率为6.9%(本文均为年化水平),关内和东北的农业贷款(不含设备和优特)利率分别为10%和9%,私营工业贷款利率区间为9%至16.5%,私营商业最高可达19.5%(反映出对其存在“利率抑制”);各类贷款中利率相对最低的是“关内定额”的国营工业贷款,利率为4.5%,反映出当时对关内地区发展工业的支持。此后,贷款利率呈现下行趋势,例如1971年农村信用社执行的一般农业贷款的基准利率为4.42%。
1978年以来,各年度之内最高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口径下同)整体呈现先波动上行、后波动下行的大趋势,其中的拐点值(最大值)是1995年的12.06%。2011年以来,贷款基准利率(后改为市场化的LPR)表现为持续下行趋势。2022年8月,一年期LPR下调至3.65%,是40多年以来的最小值,可能也是70余年来的最小值(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
(附图二)
二十余年长期趋势金融机构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更能反映实际水平,但是由于利率市场化时间相对较短,譬如1998年开始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04年开始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上限,所以本文仅仅分析后一时点以来的相关数据。
2004年12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5%,比上年同期上行1.0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达到期间的年末最大值8.19%,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的热度。此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波动下行,至2022年12月达到最小值4.14%(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
从机构看,2022年上半年,6家国有大行贷款加权平均收息率在 4.26%左右,股份制银行加权平均收息率以5.05%左右,上市城商银行的加权平均收息率在5.12%左右。农商银行的定价相对会高一些,平均收息率一般可能在5.5%至6%之间。下半年各机构经营数据尚未正式发布,预测比上半年相对走低。
考虑2003年1月RMB贷款净增量高达4.9万亿元,以及各类商业银行纷纷明显下调的现实,金融野叔预计今年1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上年末较低基础上保持下行趋势(可能在4%左右),而3月则可能正式进入“三时代”。下行较快的形势,对于机构利率定价能力是一场考验。
(附图三)
近年季度变化趋势以2018年下半年以来各季度最后一月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例,2022年12月已经比2018年同期下行1.3个百分点;即使仅仅按照2018年末的RMB贷款存量测算,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约17718亿元。当然,因为近三年有77.69万亿元的增量因素,所以2022年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净利润23030亿元;不过三年增幅只有25.8%,远低于同期贷款规模57%的增幅。
反映在商业银行净息差上就是,从2018年四季度的2.18%,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1.91%(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降幅0.27个百分点,这对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带来较大挑战。农商银行净息差则从2018年四季度的3.02%,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2.10%;尽管相对商业银行平均水平略高,但降幅达到0.92%,因此对于农商银行来说利息净收入增长面临更大挑战。
(附图四)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从货币角度看,当货币供应量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速,货币流速肯定是放缓的,这就意味着资金的收益率下行。例如,2022年我们的M2达到266.43万亿元,GDP为121.02万亿元,则广义货币流速(V2)约为0.45(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从债务角度看,当基数越来越大、杠杆率越来越高时,在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贷款利率也会趋于下行、期限趋于拉长,以化解债务风险。
那么,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角度看,存款或者其他付息负债的利率与贷款利率是什么关系呢?金融野叔认为,如同广义货币产生来自于信用资产的扩张一样(资产驱动负债),尽管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利率定价时可以使用“成本加成法”,但是更多时候是贷款利率影响存款利率,即贷款利率的上行或者下行,推动了存款利率的上行或者下行。
从之前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当前的现实看,未来一段时间贷款利率仍然具有下行空间,这对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经营和利率风险管理都是一种挑战,对于一直利率定价偏高、风险管理较弱的小型农商银行来说更是如此。
尽管古典利率理论家庞巴维克(1851-1914)说过,“利率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智力和道德力量越强大,其利率水平越低下”。但是把人类历史拉得足够长的话,就会发现并非如此,即庞巴维克的观点只是在某一阶段合乎实际;其实贷款利率水平只有和其所处的时期的科技和经济等相适应、并能长期有益于社会发展,才是最优的选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银消费 贷款利率(农业银行贷款利率计算)":http://www.ljycsb.cn/dkzs/1261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