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跟进!又有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齐“奔3”,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1岁银行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实习记者赵月、于兴子 上海、北京报道
时隔九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下调。
6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均比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这也是自2022年8月以来LPR的首次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江苏省内多个城市的多家银行与中介了解到,随着5年期以上LPR调降10个基点,6月21日起新发放贷款普遍跟随LPR下调10个基点。
多地银行已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北京市多家国有银行表示,已经开始使用最新利率。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北京首套房贷利率是5年期以上LPR+55BP,二套房贷利率是5年期以上LPR+105BP,6月21日包括该行在内的北京地区银行房贷利率已普遍调降10个基点,首套房贷利率由4.85%下调至4.75%;二套房贷款利率由5.35%下调至5.25%。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每月20号发布LPR,在这一天,银行一般不放款。次日,系统便会自动更新最新利率。
记者从工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上海房贷利率也已下调,首套房贷利率由4.65%下降至4.55%,二套房贷款利率由5.35%下降至5.25%,在6月21日放款的客户将享受最新房贷利率。
上海某中介机构人士向记者介绍,上海的首套房贷款利率是在5年期以上LPR的基础上加35个基点,二套房利率是在5年期以上LPR基础上加105个基点,不过各银行执行节点不同,部分银行以放款时间为准,部分银行以批贷时间为准,仍要具体分析。
另据华东某城商行常州分行个贷部门相关人士透露,该行在21日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由3.8%下调至3.7%。
多地房贷利率“奔三”
随着本次房贷利率的下调,各大银行普遍将房贷利率下调10个基点,由此也有更多城市房贷利率进入“奔三”阶段。
此前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座城市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以下。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本次房贷利率下调前,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4.1%,这意味着更多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即将降至4%。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6月20日,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6月贝壳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0%,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91%,与上月基本持平。今年6月首二套主流房贷利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42BP和17BP。6月贝壳百城银行平均放款周期为23天,与上月持平,维持较快的放款速度。
今年以来,监管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加大。2023年年初,央行、银保监会再发通知,指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3个月的城市,可根据当地市场形势,自主下调或取消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
“此次降息释放了积极信号,也预示着‘加强逆周期调节’措施在加快落地。随着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房地产政策优化预期也在逐步增强。”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从政策内容上看,中央和监管部门或通过降低交易税费、降低中介费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加大“保交楼”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房企资金支持力度等;地方层面,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如通过一区一策、与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结合等方式进行调整。若更多实质性政策落地,市场预期或进一步好转和修复,从而带动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下半年市场有望温和修复。
购房者感受如何?
房贷利率下调体现了监管提振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不过反映到购房者端,实际感受到的利息减免各有不同。
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存量贷款用户,LPR调降的实际效果反映到利息端,要依据情况而定,在LPR利率转换时选择“每年首日”和“每年对日”的客户享受新的利率时间不同。
某国有大行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200万元贷款25年,以北京首套房贷款4.75%的利率计算,按等额本息的月供为11402元,按等额本金计算首月还款额为14583.14元,而在房贷利率下调前按等额本息计算的月供为11517元,折合到每月月供减少115元。
上海某中介机构人士以100万元贷款30年、首套贷款等额本息计算,调整前每月还款5156.4元,调整后每月还款5096.6元,月供减少60元,每年减少717元。“实际上差距不大,如果贷款金额比较大,周期摊得长就省得多一些。”他坦言。
有购房者向记者透露,本次房贷利率下调后,他在21日申请了“商转公”:“我在2019年楼市火热的时候买的首套房,当时部分大行商贷放款要等几个月,而公积金贷款额度已经很难申请了,因此全部申请了5.3%利率的商业贷款,现在LPR降低以后我的商贷利率是4.9%。”而现在他所在城市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已降至3.7%。“只能靠转成公积金贷款降降杠杆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21岁怎么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徐倩宜 寿光报道
“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多数农民已经在享受智能化大棚所带来“红利”。
现在的农民朋友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新式农民”,他们不再只用“汗水”灌溉种植成果,而是通过更为智能的方式耕耘收获。
智能大棚解放农民双手
“智能大棚”实则应用了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的新型技术,像智能放风机、智能植保机等智慧设备可以代替大部分农事操作所需用的人工,用以减轻农民们劳作的负担。
即使遇到恶劣天气,农民朋友也无需“顶风冒雨”从家中奔赴大棚,而是可以坐在家里通过手机一键操控大棚的各项功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寿光市政府处了解到,目前有5万个大棚应用了物联网装备,带动了寿光80%的蔬菜大棚安装了智能化大棚。
智能化设备不仅让种植过程变得更为轻松,还让蔬菜交易大数据发挥了其应有作用。
据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对接中国银联,推出了集记账、结算于一体的“产销服务平台”。由于农村蔬菜合作社存在交易结算不通畅、收购业务繁琐、资金流转不够安全等难题。该平台针对以上痛点打通了蔬菜合作社上下游结算渠道,在蔬菜收购过程中,通过电子秤量、电子记账代替纯手工秤量、记账方式,使得农民、蔬菜合作社在结算交易方面更加高效、便捷。
不仅如此,产销服务平台还提高了“授信”质效。产销服务平台记录了农民的蔬菜交易金额、交易数量等交易数据,因此银行可实时了解农户资产状况及交易情况,便于对农民进行“授信”,为其提供贷款。
智能化使得农业生产过程变得更为轻松,也让种植成果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据了解,寿光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平均每分钟1.7万多公斤蔬菜销往各地。山东寿光已经发展成近千亿元级的蔬菜产业集群。
菜博会上的“智慧农业”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第二十四届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这是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标准化委、中国农业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年度例会。
在菜博会上不仅能参观到丰富的蔬菜品种,还能发现多种先进的种植模式,让观众近距离体会到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
今年已经是菜博会连续举办的第二十四个年头,此前共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32个省、市、自治区、特区的3000多万人次参展、参会,菜博会共计实现贸易额2000多亿元。
据了解,此次菜博会上展示的蔬菜样式达到2000多种,先进种植模式80多种,新技术100多项。
其中,集装箱式“植物工厂”格外吸引眼球。它让集装箱变成了培育蔬菜的温室,通过模拟日光条件、营养液自动循环等技术实现蔬菜种植。
集装箱植物工厂可用于边防、远洋货轮、高端蔬菜种植等场景,用以解决偏远地区吃菜难、贵的问题。
据了解,山东一家科技公司生产的“植物工厂”产品已经出口加拿大、荷兰等国家。
除了培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外,菜博会上展示的提高蔬菜产能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
与传统蔬菜种植方式不同,菜博会上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生长在树上。据介绍,“番茄树”采用的是树式栽培综合管理技术,树冠覆盖面积超过150平方米,单株累计结果数量可达6000斤。
“全民授信”让农户获贷更为便捷
更为轻松、便捷的种植方式也唤回了一些年轻的农民朋友回到家乡延续种植产业。
根据农商行相关人士介绍,目前40岁以下的农民数量不断加增,目前50-60岁的农民仍为种植主力军。
当农户手里资金不够宽裕,想要购买大棚或者扩建大棚时,该如何获得资金支持?
寿光农商行面向城乡居民采取了“全民授信”模式。从2022年开始,该行实施了“普惠金融全覆盖工程”,以持续推进“四张清单”营销对接为抓手,全面涵盖从农户、工人到个体工商户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在内的所有人群和小微企业,努力实现“全民授信”和“小微企业授信全覆盖”。
农商行人员表示,截至目前,该行授信建档25.2万户,建档覆盖面99.8%,正式签约17.2万户,有效签约覆盖面达到53%;用信户数达到5.6万户,用信覆盖面达到17%。
信用贷款能够降低贷款成本,有助于农户减少顾虑借贷经营。寿光农商行大力推广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一方面能够延长客户的贷款年限,另一方面,此类金融服务还能确保客户贷款到期后及时获贷。截至目前,寿光农商行累计发放信用贷款2.75万笔、42亿元,办理无还本续贷2497笔,累计金额70.9亿元。
寿光农商行的客户经理还会进村入户去了解农户的使用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寿光农商行不仅通过“全民授信”提高农户贷款服务效率,该行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全产业链中也提供了创新贷款产品。武翔宇介绍道,针对寿光蔬菜园区化、集约化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银行创新推出“农业设施贷”“园区项目贷”“大棚按揭贷”等贷款产品,满足了农业园区链条式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寿光农商行为上游园区承建商发放“农业设施贷”15户、18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游园区发放“园区项目贷”6950万元;为下游承包户发放“大棚按揭贷”142户、6862万元,用于缴纳大棚租金和日常生产经营。
与此同时,银行也聚焦到农业链条前中后端—从农业种子研发、育苗等企业到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组织,再到蔬菜销售方都提供了相应的贷款产品。
寿光农商行对种子研发、育苗、生物工程等农业高科技企业,创新推出“金种e贷”,重点支持45家企业研发项目已投放种业产品研发贷款2.4亿元;面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端口,创新推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面向蔬菜收购商、销售方,创新推出“农产品收购订单贷”,推动全市1200家重点单位建立销售渠道。截至目前,银行已向蔬菜收购点、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182户、3.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寿光农商行处获悉,2022年该行总资产为551.09亿元,贷款余额为333.73亿元,同比增长8.48%,存款余额为470.92亿元,同比增长11.71%;该行实现各项收入23.38亿元、净利润2.4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寿光农商行的不良率为1.17%,拨备覆盖率为228.04%,资本充足率为11.07%。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1岁银行贷款(21岁怎么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257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