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外债,揭开王健林隐藏多年虚假繁荣,王思聪也因此步入歧途,下面是温知乎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万达有多少贷款
2023年4月底,万达上市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400亿债务如黑云般笼罩在万达高层上方。
负债累累的历史再一次上演,这一次,面对摇摇欲坠的万达集团,王健林又会做出如何选择呢?
一夜之间的骤变近年来,万达几乎是以火箭般的姿态,一路在中国市场内迅猛发展。
从2013年,王健林以房地产大亨身份,首次荣登中国富豪榜首位。
到两年后,伴随着万达的突飞猛进,王健林又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姿态,一举压过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
毫无疑义,王健林是中国市场内一位相当成功的商人。
图|王健林照片
在他最意气风发的那几年,他频频爆出的“金句”,如同万达水涨船高的身价一般,响彻大江南北。
“先挣一个亿的小目标。”
诸如此类的名言都成了这位富豪不可一世的写照,而在他这样的张扬下,支撑着他的无疑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万达的成功。
从边防战士到华人首富,从住宅小公司到重量级企业,王健林的成功绝对是任何人都难以复制的。
从地产行业,到百货、酒店、影城……
万达这个名头近乎贯穿了绝大部分行业,构为了普通人衣食住行中一环。
毫不夸张地说,王健林的存在,与韩国的李健熙、香港的李嘉诚相比,都毫不逊色。
图|万达广场照片
据有心人统计,在王健林最如日中天的时刻,光是手下的万达影院便多达1300多家,至于房产、地产更是数不胜数,在全球都不难窥见其身影。
就连收藏的古玩字画,也价值千金,动辄高达百亿。
这样的风光无限,将王家父子都推上了舆论的高潮。
一个在商场上指点江山,一个在娱乐圈狂妄至极,万达的成功构成了他们最坚硬的后盾。
只不过,2017年,意外陡生。
一份由国家发布的有关境外投资的指导意见,一下子扼住了一向一帆风顺的万达集团的咽喉。
这年2月,准备斥巨资10亿美元开展海外收购交易的万达集团,在监管的层层审批下不得不暂缓了行动。
五个月后,银监会要求对万达在海外的六个项目严格管控,这一举动使得万达集团的海外收购计划破产,就连同股价也一路狂跌,由此完成了不小损失。。
图|王健林采访照片
高塔骤然坍塌,风光无限的王建立一时之间跌入谷底,集团中更是矛盾重重,资金链破裂、中高层骨干离开。
从“首富”到“首负”,巨大的落差却没有压倒心性坚韧的王健林。
一年后,王健林公开宣布以637.5亿元的价格,卖掉了13个万达文旅城和77家酒店。
这样的超低价格,近乎是收购集团在万达集团身上狠狠撕扯下了一块好肉,也让身家不知几何的王健林又痛失270多亿。
可商场从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存活的地方,王健林红着眼签下收购合同。
在众人都猜测他为了挽留万达集团不得不做出的割肉之举时,他始终笑着表示,“这只是万达转型轻资产的战略之一。”
图|王健林照片
直到2018年初的万达年会上,王健林也只是用了简简单单的“风波”二字,将这场惊心动魄的危难一笔带过。
当然,这话之中的真真假假旁人终究是难以分辨的,至少王健林始终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更加风轻云淡。
他甚至在发布会上直言,“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言下之意,无外乎是,万达将再一次站起来。
他也不曾食言,不到三年时光,原以为会销声匿迹的王健林再次重出江湖。
不认输的人生信条还清了累累负债的王健林,一改之前的消沉,清瘦却始终目光灼灼,眼底满是重回“战场”的斗志与野心。
甚至在房地产与文旅行业遭受重创之前,他就早早带领万达集团抽身,并不断朝着高峰攀登。
可以说,这份超出常人的坚韧,与王健林早期的教育与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王健林的家庭是极为传统的军人家庭,父亲是战功赫赫的老红军,母亲出生良好,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健林的教育自然就被视为了重中之重。
图|王健林家庭合照
“不服输、不认输”,这是王健林从小接受的教育思想,而这一观念也成为了支撑他从0到巅峰、从低谷再到东山再起的信条。
像他这样的人,字典里从不会有“输”这个字。
1970年,年仅15岁的王健林被父亲送进最为艰苦的东北从军。
知晓父亲苦心的王健林从不曾动用任何父亲能给予他的特权,始终与任何一名普通的小战士一般,任劳任怨。
也正是这样的信念,让王健林在人生的一开始便学会了极为重要的一课。
王健林的从军生涯从一开始就不算轻松,个子不高的他需要背着重重的行囊,于寒冬腊月里行军。
整整1200公里,一千多名的拉练战士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坚持了下来,这其中便有刚入伍的王健林。
图|王健林青年照片
这几乎算得上是王健林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课,每每谈起,他都不由得感慨,“那一次的锻炼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了。”
坚持、奋斗,这四个字也是从这时候起刻在了王健林的心头。
当班长、入党、考入军校,王健林怀着不懈奋斗的信念,一步步朝着更高峰攀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优异的成绩甚至让他破格提升为部队的处长,在部队里知晓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1987年,时年32岁的王健林脱去了一身戎装,从部队来到了商场,怀着一颗无畏的心开始了从头再来。
一年后,王健林上任大连一所住宅开发公司。
摇摇欲坠的危楼是他们所有人的办公场所,全公司最贵的物件除了这个场地,就是楼下租来的一辆破旧面包车。
这样的窘境下,谁也不会想到,它居然能够成为日后无人不知的万达集团。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王健林一上任,面对的可是一把即将吞噬整个公司的巨额负债。
149万元的债款,这样近乎天价的数字是逼得王健林不得不寻求各种能为公司谋得任何利益的机会。
图|旧房改造区域
可这样的小公司,既无力完成大单,又没能攀上任何关系走捷径,王健林只得将目光放向那些没人干的旧城区改造工程。
当时的旧房改造与如今的“一块肥肉”形象正好相反,是个补贴少、利润少,人人都不想要的硬骨头。
可王健林却不在乎,即便面对着一大片无人愿意接手的老旧街区改造,他也只是咬咬牙,硬着头皮主动接了下来。
而这样的危在旦夕的小公司,竟然也在王健林不懈的努力下逐渐好转了起来。
万事开头难,解决了这个地狱难度的开头,王健林的事业之路也逐渐顺利了起来,万达集团也一点点窥见雏形。
想来,这段历经千辛万苦的发家史也成为了王健林2017年低谷时期的支撑,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带着万达一点点从泥潭之中再次站了起来。
债务危机重演五年后,重回巅峰的王健林将目光投向了A股上市。
上市一直以来都是王健林的一块心病,自从2015年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出师不利,王健林便始终心心念念盼着万达能一跃成为上市公司,以此来增强资本市场的认可度。
图|万达集团对赌协议内容
只可惜,随后几年,万达始终无缘资本市场。
为此,他甚至不惜与投资者签下了对赌协议。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洗“低价割肉”之辱的王健林还没来得及上市,投资者便接二连三的退出。
万达集团也不得不延缓上市计划,重新寻找起了新的接盘手。
2021年,万达集团调整其战略计划,撤销了在A股市场的IPO申请,并开始第三次前往香港上市的征程。
在这次融资中,万达集团的创始人王健林再次与投资者达成了对赌协议:承诺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1.9亿元、74.3亿元和94.6亿元。
同时,万达集团必须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上市,否则必须向投资者支付股权回购款。
可这场声势浩大的豪赌,刚开始不久,便面临起了危机,但从今年万达集团屡屡爆出的负面信息来看,这场豪赌更像是一场海市蜃楼。
图|王健林照片
今年4月25日,万达集团冲击IPO失败,第三次上市申请也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场决策失误,更关系着万达集团的存亡。
在王健林签下的一个又一个对赌协议中,其中有一条便明确规定了“万达商管公司必须在今年年底成功上市”。
这次的失败无疑给一向信心满怀的王健林敲响了警钟,这在此之前是从未有过的,毕竟他从未想过万达的号召力会突然失效。
这份自信的来源,就不得不说一说王健林的亲生儿子——王思聪了。
王思聪在网络上几乎可以用无人不知来形容,他在娱乐圈中大张旗鼓地炮轰无数明星,在狗仔镜头下肆无忌惮地换着一任又一任的年轻女友。
图|王思聪热狗照
可以说,他嚣张跋扈的行径让他成为了国内一个难以替代的、商业价值极高超级IP。
或许有人会觉得荒谬,一个整日无事生非的富二代难道还会有高于明星的商业价值吗?
可事实确实如此,不妨看一看2018年火爆全网的“王思聪吃热狗”事件。
仅仅是一张照片,便独占热搜榜首,在网友中保持了近半年的热度,甚至还登上了外媒的头版头条。
这样巨大的眼球效益,无疑使得王思聪成为了万达不得一兵一卒、轻而易举拿下的火热代言人。
仔细看看近几年来王思聪各种层出不穷的报道与标签,“国民老公”、“娱乐圈纪委”……
诸多看似带有搞笑性质的标签,却在一步步帮助王思聪加深大众印象,也让万达凭借自己少东家的名头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民众眼中。
如若再细心些,便不难发现,每每王思聪凭借一件事登上热搜的时候,与之相伴的永远都有万达集团的重要决策。
图|万达集团新闻报道
可以说,王思聪一直以来都是万达集团最不动声色地一颗明棋。
只可惜,国民热度的烘托下,恐怕也早已让这位养尊处优的富二代丢掉了危机意识,早早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一次又一次的负面新闻让他的热度逐渐下降,直至打人事件、被爆失信后,这位不可一世的大IP开始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万达的这颗棋子也就此胎死腹中。
随之而来的是,万达名下公司两个领导人2次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两次被执行的标的高达10.8亿余元,可万达却无力支付。
甚至于,王健林在内部会上承认万达遇到了阶段性的困难,并启动了万达集团境内债重组。
毫无疑问,对赌协议后隐藏的400亿天价赔款,成为了悬挂在他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终于让他乱了阵脚。
图|万达集团新闻报道
他不得不将大把的时间用于洽谈合作,出差空隙都用来同银行高层对接,试图尽可能多地筹集到大规模资金。
王健林想用这些信息向外界灌输万达依旧稳定发展的现状,却早早让人看破了他的外强中干。
直至本月10日,多家媒体透露信息,“万达集团正在与各大银行商谈无还本续贷方案。”
试图以延续贷款期限的方式,为万达多博得一份生机。
这个信息一发,万达集团的债券全面下跌,其中年初发行两支美元债券更是创下了发行以来的纪录低点。
对本就不富裕的万达而言,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最后六个多月的时间,王健林又是否能力挽狂澜,再创奇迹?
是资本吞噬下万达这块肥肉,还是万达又一次起死回生?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万达贷最多几笔借款
现金贷起源于国外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在国外通常指30天以内的个人短期纯信用贷款),随后在我国加剧异化。一段时间以来,现金贷以远超法定上限(年利率36%)的借贷利率呈井喷之势。
根据提供现金贷产品的主体不同,“现金贷”可以具体分为持牌系、垂直系、电商系以及网贷系四类。而持牌系又可以分为银行系和消金公司系两种,比如招商银行(港股03968)闪电贷以及中银消金的信用贷款、苏宁消金的任性借等。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系“现金贷”利率低、额度高,但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有较高要求,而且一般采取“邀约制”。一旦借款逾期不还,就会在个人征信记录中留下污点,借款人以后申请购房按揭贷款时都会受到影响。随着不规范平台的“现金贷”引发的风险和纠纷不断增多,对现金贷的监管也在加强。
银行低调开展现金贷
平安i贷的日费率在0.05%-0.1%之间,按照实际借款天数计息,每日费用=剩余未还本金*日费率。例如:如果日费率为0.05%,借款10000元,第一期,每天费用5元=(10000*0.05%);当偿还500元本金后,每天费用=4.75元(9500*0.05%),以此类推。额度跟支付宝“借呗”一样,填写信息之后会生成额度。平安普惠APP上有此业务。
招商银行的招联好期贷,在支付宝有端口可以借钱,且额度根据芝麻信用分和央企征信体系来评断的,利率跟芝麻信用分挂钩,在0.05%左右。信用分越高,日利率越低。
浦发银行的现金贷、华夏银行的易达金等,绝大部分银行都开展了现金贷的业务。银行的现金贷产品,优势是利率低,收费相对合理,但是对借款人审核严格,流程长,不一定谁都能借得到。除此之外,一旦逾期,会在征信记录里留下污点,影响今后的贷款申请。
除了来自银行的现金贷之外,还有很多知名企业陆陆续续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先人一步的蚂蚁金服的“借呗”,还有微信的“微粒贷”,还有网易小贷、360借条,万达贷等。
监管趋严
现金贷业务正面临“强监管”。
今年4月10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备案登记、资金存管等配套制度,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稳妥推进分类处置工作,督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整改,适时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今年8月,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办整治办向24家互金企业宣讲了国家互联网金融整治规定,除了再次重申互金企业必须实现“双降”承诺外,黄浦区还在全国首次对现金贷利率封顶,要求不得超过36%。不得收取砍头息,服务费不能在本金中扣除。此外,整治办还重申P2P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否则不予备案。上海浦东新区金融局也在同一时间下发了类似文件,要求互金平台切实履行“双降”承诺,否则不予备案。
有消息称,随着“趣店事件”的持续发酵,对于“现金贷”的监管政策或将于近期颁布。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万达有多少贷款(万达贷最多几笔借款)":http://www.ljycsb.cn/dkzs/1240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