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年我国小贷公司已减少1285家 专家:应差异化发展,下面是红星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额贷款行业 2014
过去4年我国小贷公司减少1285家。 在今天(12月6日)举行的小额贷款公司践行普惠金融暨省级行业名片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建议,小贷公司应瞄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与传统金融机构错位经营,才能最终实现成功。
此次会议由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指导,四川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联合成都市温江区财政局共同举办。会上还首次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省级行业名片”。
论坛现场
转型调整:
小贷公司过去4年减少了千余家
据杜晓山介绍, 从2014年至2018年,全国小贷公司遇到巨大的挑战。数据显示,相较于2015年9月末8965家的历史峰值,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小贷公司数量在4年内已减少了1285家,平均每年减少300多家。
同时,严监管的集中清理整顿下,2018年,山西、河南等多地监管部门均取消了数十家小贷公司的业务经营资格。
“从整个行业来看,近两三年来,小贷公司整体已经由盛转衰。”杜晓山说,在近几年发展中,全国小贷公司出现了歧视、融资难、风险高、税负重、监管错位等问题,生存状况严峻。“小贷行业的发展总体上喜忧参半,行业分化趋势明显。”这在杜晓山看来,由于前些年小贷公司扩张势头迅猛,致使行业基数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机构数量递减也是行业优胜劣汰、转型调整的必经阶段。
专家支招:
要与传统金融机构错位经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
“目前出现的小贷公司机构数量‘缩水’,除了存在经营管理不善、风险加速暴露等因素之外,客观上也受到了经济下行、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冲击。”杜晓山分析认为。
那么,目前的小贷公司又该怎样发展呢?
“很多小贷公司的发展模式是‘类银行发展模式’,这在实践中证明是失败的。” 杜晓山建议:小贷公司在注重自身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瞄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与传统金融机构错位经营。“金融市场层次众多、需求各异,小贷公司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科学设计产品和服务方式,才能在特有的、熟悉的细分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另外,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潘席龙、海尔云贷总经理汪传国、美兴小贷总经理何良刚、助邦总经理焦阳、兴文科贷总经理贺渊认为,小贷行业的寒冬已经来临,大家应该抱团发展,包括与银行抱团、与各小额贷款公司抱团等。
而对于未来发展,杜晓山分析认为,随着行业清理整顿和规范化要求的加强,小贷公司的机构数量会进一步收缩,但经营素质会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小贷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水平、风控能力、融资规模将逐步得到改善。中国应该会产生大规模、可持续、在国际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小额信贷行业标杆性企业。
四川情况:
小贷公司为小微企业累计提供资金超4500亿元
四川省地方和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少鹿在会上透露,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践行者,小额贷款公司自试点以来,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活跃金融市场,缓解“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薄弱环节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透露,截至今年10月末,四川省小贷公司259家,注册资本460亿元,贷款余额498.9亿元,贷款户数38万户。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小贷公司为“三农”累计提供信贷投放超过1600亿元,为小微企业累计提供信贷资金超过4500亿元,为个体工商户创业发展累计提供信贷资金超过1000亿元,四川省小贷公司纳税总额超过100亿元,带动四川省社会就业约1100万人。
红星新闻记者 李晨 袁野 摄影报道
编辑 包程立
小额贷款不还会怎么样
记者 | 苗艺伟
全国小额贷款机构数量和贷款余额双双下滑。
近日,央行发布2022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958家,同比减少665家;贷款余额9086亿元,同比减少337亿元。
地方型小贷公司加速出清
具体来看,我国中东部地区是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较多的地方,但数量仅略微降低;而部分省份则对小额贷款行业大刀阔斧清理:新疆一年减少了98家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同比下降44%;贵州省减少31家,同比下降33%;辽宁减少56家,同比下降15%;安徽减少47家,同比下降14%。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的逐步减少也与各地监管趋严有关。
首先,一些长期“失联”、“空壳”、不具备正常经营能力的小贷公司被率先直接清退注销;另有一些地方监管机构则根据《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逐步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评级,评级较低的公司也逐步被监管部门引导退出行业。最后,还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主动放弃了小额贷款资格,完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使用“小额贷款”、“小贷”、“贷”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监管机构对小额贷款牌照仍然开放申请设立,其中不乏知名公司申请小贷牌照,获得基础的贷款资质。
2022年12月,南方航空、信飞科技通过收购平安旗下小贷公司,“曲线”入手一张小贷牌照—— 钱进小贷,运营方信飞科技表示,布局小贷牌照是信飞科技合规经营进程的重要一环,牌照的获批可帮助公司更好更快地推动业务的发展,也可帮助公司更好地支持服务航旅用户人群,以及小微人群、进城奋斗的新市民群体等。
2023年1月,来自香港的金融科技平台——我来数科也在广西获批成立小贷公司。我来数科表示,这是综合考虑内地政策导向、潜在市场需求、公司业务发展规划的结果。在相关条件成熟之后,结合当地的市场情况可能会尝试自营产品。
网络小贷牌照“截流”
除了地方型的小额贷款公司之外,自2020年11月,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后,拥有全国放贷资格的“网络小贷”牌照也处于长期暂停批复状态,大部分公司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小贷牌照,如字节跳动、新氧、欢太金融、仁迈科技等。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距离《暂行办法》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两年,但正式规定依然迟迟未能出台,新设网络小贷公司也处于全面叫停的局面,可以说,如今“网络小贷”的存在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尴尬局面。
此后,随着大型平台金融公司合规整改等要求,银保监会逐渐开放申请设立消费金融牌照,蚂蚁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等公司的逐渐成立,大型平台公司也逐步把原有小贷公司中的消费类贷款业务,转移至新设的消费金融公司中,让大型平台公司的持牌经营合规程度再上新台阶,因此,在这些平台公司中,网络小贷和地方型小贷公司的重要性也逐步下降,旗下拥有多家小贷公司的平台出于合规性考虑均注销了多张小贷牌照。
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内,陆金所接连注销了位于深圳和湖南的小额贷款子公司,还将重庆小额贷款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变更为线下小额贷款。
2022年8月,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上海携趣信服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不再包括发放贷款及相关咨询活动。自此,携程集团旗下仅留一张网络小贷牌照,即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022年8月,度小满旗下上海满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被注销,仅剩一张网络小贷牌照,即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023年1月,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退出后,目前,京东旗下也仅剩一家网络小贷牌照,即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023年1月,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退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不再从事小额贷款相关业务。自此,小米全面剥离小贷业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额贷款行业 2014(小额贷款不还会怎么样)":http://www.ljycsb.cn/dkzs/1232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