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买车的弊端(按揭车可以贷款的平台)

贷款买车的弊端(按揭车可以贷款的平台)

为什么银行不建议客户分期五年购车?员工:涉及四方利益,下面是金融圈小大佬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买车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家庭必需品,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81亿人,平均每四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拥有机动车,每三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会驾驶机动车。

有人做过一个假设,如果把全国所有的汽车都开上马路,那么马路就会变成大型停车场,大家都寸步难行。

既然这些年老百姓都有购车的想法和需求,银行也就瞅准时机,适当的推出了买车的专属贷款,以解决某些朋友资金周转不过来的问题。

购车贷款属于分期业务,期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五年,还款方式为每个月等额本息,材料很简单,手续也很便捷,最近几年车贷业务发展很快。

不过有一个情况很有意思,贷款本来是应该是期限越长,银行的利息收入就越高。

但是贷款买过车的朋友,却发现银行主推的贷款期限并非五年,而是以三年为主,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贷款买车业务牵扯了汽车经销商、汽车主机厂、银行和消费者四方利益,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银行给客户力推三年期的贷款。

第一,分期三年银行更赚钱。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一直以来是银行的主营业务,车贷作为分期业务的主要抓手,近年来给银行带来了很多利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银行参与了这场游戏,银行只能一方面积极拓展合作商,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利率。

五年期的分期,虽然表面上看手续费最高,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最赚钱的,因为时间越长,银行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最近银行的消保压力特别大,客户提前结清分期,都需要全额退还剩余手续费,不能多收一分钱利息,更不要说什么违约金了。

那么,客户在这五年之间,万一哪天想提前结清贷款,银行都只能认栽,而三年期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期限。

银行也做过数据统计,三年期的贷款,客户很少会提前结清的,这样实际上三年期银行是更赚钱的。

既然如此,与其大费周章地让客户接受五年期的贷款,还不如直接营销三年期,成功概率更大,两全其美。

第二,分期三年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目前银行汽车分期的利率每年是4%左右,三年就是12%,五年就是20%。

以贷款十万块钱为例:

分期一年利息合计4000元,每个月还款金额为8666元,分期三年利息合计12000元,每个月还3111元,分期五年利息合计20000元,每个月还2000元。

作为消费者,当然是希望利息越低越好,但是一年期还款压力太大,五年期又太贵了,三年则是刚刚好。

而且贷款审批都要求资产负债率符合标准,三年时间又是很多朋友换车的临界值,所以大家都会选择分期三年,这样最为划算。

第三,汽车经销商端和主机厂同样受益。

对于汽车经销商和主机厂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销量和现金流。

这些年汽车内卷严重,很多汽车品牌都得降价销售,利润被进一步摊薄。

既然卖车赚不到钱,那就只能想办法在其他方面赚钱,比如在汽车金融上下点功夫,分期购车就是一个绝佳的媒介。

大家可能都发现了,现在全款买车很难讲价,但是贷款买车不仅裸车价可以少很多,还附赠很多其他东西。

可是“只有买错,没有卖错”,经销商和主机厂之所以愿意这样做,肯定是有利润来源。

分期购车的朋友们,需要支付一笔金融服务费,而且保险需要在店里购买,除此之外,银行还会支付一部分佣金给车商。

所以,汽车经销商和主机厂也是极力帮助银行营销客户,针对性地推出各种贴息政策,引导客户办理三年期的贷款,实现“有钱大家一起赚”。

因此,银行不建议客户分期五年购车,除了是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以外,也是综合了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期待您的咨询和留言!)

按揭车可以贷款的平台

当95后社区电商、曾经的“炒鞋王”得物,盯上了小贷牌照,这件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也就在众多年轻人欢庆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得物悄悄的买了一个小贷牌照。

港股上市公司瀚华金控(03903)公告显示,其作价8亿元将旗下互联网小贷公司四川瀚华小贷公司出售给睹煜(上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睹煜(上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法定代表人张志鹏,注册资本12亿元,公司专注于为电商平台、入驻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服装鞋帽、箱包)查验鉴别、仓储、物流运输通道等的供应链服务。张志鹏对外则是得物APP鉴别业务负责人。

股东De JiaWu(HONGKONG)Limited持有全部股权。

De JiaWu 的负责人为杨冰,杨冰则正是得物的创始人。

得物是谁?如果你是一个95后,如果你是一个球鞋爱好者,那肯定是熟得不能再熟悉了。

得物APP,前身是毒APP,2015年由虎扑内部孵化,大量来自虎扑的球鞋鉴定师转向毒APP并提供有偿鉴定。

2017年,毒APP正式独立,并上线球鞋交易功能,由球鞋文化和交流社区逐渐向球鞋交易社交平台转型。

毒APP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收取手续费,以及提供鉴定服务收取鉴定费。形成“先鉴定,后发货”的交易模式,毒APP会从中向卖家收取成交价1%-5%不等的服务费。

毒APP从小众球鞋市场走入大众视野,离不开前几年的炒鞋热。2018年有句流行话:中年人炒股,年轻人炒鞋。

当时,Air Jordan和国际潮牌OFF—WHITE联合推出的一款名为OFF—WHITEAir Jordan 1的球鞋。官方售价1499元/双,二级市场的价格就被炒到12000元。

毒APP作为国内潮鞋最大的讨论和交易平台,也随之迅速膨胀,估值暴涨。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毒APP共获得3轮融资,2018年,获得高榕资本、红杉中国、普思资本的pre-A轮融资;2019年,获得DST Global的融资,投后估值超10亿美元。

除了估值暴涨,毒APP和炒鞋热也引发了监管注意。

2019年10月,央行上海分行发文《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指出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点名批评毒APP的炒鞋文化。央行提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绝非夸大其词。

监管的点名也让毒APP十分紧张。

2020年1月1日,毒APP更名为得物APP,官方解释寓意为“得到美好事物”。但需要注意的是,APP的英文名字“Poizon”并没有改变,还是有让人上瘾、中毒的意思。

2020年末,得物还把触角伸向了金融领域,推出得物分期产品“佳物分期”。当时得物回应,公司目前未持有金融牌照,暂时没有做自营金融的打算,佳物分期是公司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个人消费分期服务。

而现在的得物,在钱包功能里面已经融入了分期购、借钱两项金融服务产品,由旗下上海佳物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签约服务方,提供场景金融平台服务、智能撮合服务、信息交互服务等,由第三方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给予用户授信。分期购额度为最高5万元,借钱额度最高为20万元。

得物借钱页面称有10万人通过得物借钱。

其罗列的合作单位包括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富民银行、360数科等。

得物的GMV也是逐年攀升。

2018年毒APP的GMV在20亿元上下;2019年,攀升至60-70亿元;2020年,改名得物后其GMV达500亿元;2021年,得物GMV为800亿元。

得物引发的产品纠纷也越来越多。

天眼查显示,得物的主要关联公司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有100个开庭公告,法律诉讼56起,立案信息17起,买卖合同纠纷和网络购物合同纠纷占比过半。

2022年年初,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9家电商直播平台的服装配饰、鞋、箱包等商品进行抽检,得物的产品不合格率也是最高的,达到50%。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得物app拥有超1亿注册用户,已经成长为国内第八大电商平台。交易商品也不仅局限于球鞋,而是扩展到服装、配饰、手表、美妆、手办等潮流消费品类,SLOGAN也变成了新一代潮流网购社区。

得物2023品牌大会上,其披露了平台上95后占比达70%,全国2.6亿年轻人中,得物App用户渗透率超70%且渗透率仍在高速增长。

坐拥1亿注册用户,800亿GMV的得物,也不甘心还只是金融导流平台,开始谋划下场自己做贷款,要给95后们亲自发贷款了。

尽管此前得物分期已经有诸多投诉,但是利润的吸引力还是更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买车的弊端(按揭车可以贷款的平台)":http://www.ljycsb.cn/dkzs/1226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