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又出陷阱!警方打掉75人“小额贷”涉黑涉恶团伙,下面是深圳网警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QQ有小额贷款
随着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量也日益剧增。日前,一个涉及“小额贷”的75人黑恶团伙被武汉公安机关依法移送起诉。经警方查明,团伙一年间作案95起,涉案金额140多万元。
经警方查证,2016年底以来,张某、魏某等人指派手下“业务员”通过电话、QQ、微信、网站发布“小额贷”广告,允诺“2分息”诱骗受害人。一旦有受害人上门借贷,他们先要求受害人签订借款协议,再借口“入户考察费”“香烟茶水费”“劳务中介费”等名目,采取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暴力恐吓手段,强行扣除20%-40%贷款费用,受害人实际拿到手的借款往往不足协议金额的一半。对未按时还款的受害人,则采取泼油漆、打电话骚扰受害人亲属等方式威逼,并再次累加高额“劳务费”“违约费”。
QQ贷款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征信记录是一个人的信用“名片”
征信记录良好与否
直接关系到贷款、孩子升学···
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因为征信如此重要
诈骗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
为了有一份良好的征信记录
已有不少人掉入“虚假征信”的骗局
让我们来看看
这类骗术有哪些套路
又有哪些防骗招数
典 型 案 例
莱阳女子小丽(化名)曾在京东开通过白条支付。9月8日,小丽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客服人员的电话,告知因其京东白条长期不使用需要注销,如果不注销会影响征信。之后,对方让小丽加入“钉钉会议”,还发来一张表格,称这是她无法注销的网贷,需要先在这些网贷平台上申请网贷额度(贷款出来)后,再由他们的后台注销。
小丽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申请额度,并将申请到的贷款转到对方指定账户。小丽操作完后对方仍以各种理由让其转账,才意识到被骗,共被骗走24.99万元。
常见诈骗“三部曲”
01
·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多以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贷款平台客服”等身份实施诈骗,有时还会向受害人出示伪造的证件、营业执照,或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身份、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其放下戒备心理。
比如:发送假冒的带有中国银行字样的公文图或授权证书图;
比如:冒充大平台客服并准确说出受害人信息骗取信任。
02
·编造理由
利用受害人担心征信被记录污点的心理,编造各种理由使受害人陷入恐慌。
比如:对个人贷款、子女入学、工作晋升等信用行为存在影响或被处罚。
各种套路:1.如果你在校期间,曾注册网贷平台账户或有贷款记录的,会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户,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 2.如果在校期间没有注册贷款的,会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户有贷款记录,甚至称还有贷款未还清,需要配合注销,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等。
03
·完成诈骗
当受害人产生慌乱情绪后,诈骗分子会提出有办法处理,并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让受害人在正规网贷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账至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最常规的套路:要求私下加QQ指引操作,指引你从各大网贷平台借款转账到指定银行账号,从而完成诈骗。
升级套路:要求下载腾讯会议并操作“屏幕共享”、窃取个人支付信息等。
防范虚假征信类诈骗“三大招”
01
·个人征信统一管理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删除修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向信息主体告知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因此所有声称可以“帮助消除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的”,都是诈骗!
02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不要将个人身份账号、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等私密信息告诉陌生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03
·保持个人良好征信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要让自己的征信记录留下污点,当有资金贷款需求时,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使用正规借贷产品,并且及时还款。
通讯员 田雨 孙群
责任编辑 李蕾
审校 高涵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QQ有小额贷款(QQ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218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