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问答来了!住房贷款利息篇,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附加贷款什么意思
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每月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那么,6项专项附加扣除到底怎么扣呢?我们将陆续为您进行分类解答,今天为您介绍的是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1.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什么?
答: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2.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3.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
答: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方式是怎样的?
答: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
5.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时间范围?
答:纳税人的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40个月,240个月后不能享受附加扣除。对于2019年之后还处在还款期,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扣除。
6.夫妻双方婚前都有住房贷款,婚后怎么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答: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
7.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中所称的首套住房贷款是如何定义的?
答: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办法中所称的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同时办法中还规定,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可咨询所贷款的银行。
8.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时享受吗?
答:不可以。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9.子女教育费、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扣除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1月1日后取得工资可以扣吗?
答:专项附加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9年1月1日后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符合条件的可以依法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10.夫妻婚前购买的首套住房,婚后由丈夫还贷,首套住房利息是否只能由丈夫扣除?妻子是否可以扣除?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什么是附加贷
第三章1. 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款项。(1)取得短期借款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偿还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2. 短期借款利息处理(1)计提利息(期末计提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支付利息(当用银行存款归还也就是实际支付利息费用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直接支付利息(有些数额不大的借款可以不按期计提应付利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3.转销应付票据(1)应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据,由于商业汇票已经失效,企业应将应付票据按账面余额转作为应付账款,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2)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据,则由承兑银行代为支付并作为对付款企业的贷款处理,企业应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转为短期借款,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4.应付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1)支票支付,通过银行存款核算;
(2)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付,通过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3)商业汇票支付,通过应付票据核算;
注:应付票据转销(无法到期支付的商业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商业承兑汇票)
短期借款(银行承兑汇票)
5. 应付账款(1)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应付的货款+增值税进项税额+对方代垫费用
(2)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条款的,应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应付账款总额入账。折扣期限内付款而获得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3)企业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转销应付账款,企业转销无法支付的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6.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预收的款项,如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7. 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不设“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预收账款”科目在贷方。8. 货币性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账务处理(1)计提货币性职工薪酬时;
借: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垫付的各种款项)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个人所得税)
9.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注意】如果是以外购货物作为非货币性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转出进销项额。
(1)分摊工资;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公允价值+销项税额)
(2)确认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公允价值+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市场价格)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0.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折旧的金额)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11.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1)分摊工资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支付房租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12. 企业缴纳的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不需要预计应缴纳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13. 医疗保险归属于社会保险费,职工技能培训费归属于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这两项和住房公积金均属于短期薪酬包括的内容,属于职工薪酬。14.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3)租赁住房等资产供员工无偿使用,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4)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15. 企业购进农产品借:在途物资/原材料等(买家×91%/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9%/1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注:用于生产税率为9%的产品,按照9%的扣除率抵扣,如用于生产13%的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抵扣。
16. 进项税额转出事后改变用途(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等),或发生非正常损失,原已进入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认证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里说的“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
应付职工薪酬(用于集体福利)
固定资产(简易计税项目等)
无形资产(免征项目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7. 视同销售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事项(1)将自产、委托加工收回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2)将自产、委托加工收回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对外捐赠。
(3)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对外捐赠。
另外: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则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注:自产、委托加工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自产、委托加工、外购用于投资、分配、捐赠视同销售。
18. 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1)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9.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增值税一律不抵扣)(1)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2)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20. 初次购入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一般纳税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贷:管理费用
21. 应交消费税的账务处理(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
用于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用于职工福利;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2. 应交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时;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处置损益(或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无形资产
23. 应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税
—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附加贷款什么意思(什么是附加贷)":http://www.ljycsb.cn/dkzs/1218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