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码信用卡资金流向管控,下面是中国商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资金不得用于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信用卡新规发布已近一年,近期陆续有银行发布公告,加强对信用卡消费和现金分期资金流向管控。业内人士认为,在强监管背景下,信用卡正回归其促消费的本质。
图为市民在使用信用卡。(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严控资金用途
近期,多家银行公布关于限定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严控信用卡在非消费类领域交易。
今年5月,广发银行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规范的公告》,对信用卡资金用途做了进一步规范说明。广发银行表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七项消费领域,包括房地产、投资理财、购买非消费型保险、生产经营、比特币等虚拟交易、偿还债务、购买彩票及赌博等。
此前,已有多家银行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建设银行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不得在境内房产税费类商户,境内物业、分时用房类商户,投资理财类商户,境内烟草经营等多类商户使用。光大银行也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加强资金用途管控,明确信用卡资金仅限本人日常消费使用,不得用于房地产、投资理财、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上海银行表示,信用卡透支资金仅用于日常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权益性投资、证券投资、理财、彩票、有现金价值的保险、房地产、套现、归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
海口农商银行于4月底发布公告称,管控信用卡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同时加强信用卡异常用卡行为的管理。海口农商行在公告中指出,自2023年5月1日起,该行将管控信用卡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其中规定不得在房地产税费类商户、融资租赁类商户进行交易,在保险类商户、税费类商户采取单笔5万元(含)的交易限额,在房产租赁类商户等房产类服务采取单笔2万元(含)的交易限额。
多家银行在公告中提出,如不符合消费领域,交易可能失败;而交易后的管控手段则更多,上述银行大多表示会视情况采用降额、停卡、终止分期等风险控制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套现资金流入楼市、股市等,不仅对金融市场会有影响,造成短期的市场“虚假繁荣”泡沫,而且对持卡人来说也存在风险,高杠杆下,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家庭财务状况及个人征信。
业务加速转变
当前,银行信用卡业务进入存量经营阶段已成为行业共识,各家银行正在从依靠增量发展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细分客群的精细化经营模式转变。
去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即信用卡新规)。信用卡新规指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
除此之外,信用卡新规还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授信风控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新规对发卡管理提出严格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不得新增发卡。
在新规背景施行的背景下,部分银行的信用卡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22年末,在已经上市的全国性银行之中,共有五家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1亿张以上。与2021年末数据相比,发卡量处于第一梯队的五家银行信用卡发行速度集体放缓,建设银行存量信用卡首次出现下滑。
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98亿张,同比下降0.28%,这也是近年来信用卡发卡量首次出现下降。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信用卡新规使得银行信用卡的发展更加规范,使其从“跑马圈地”式的规模扩张,过渡到更高质量的存量经营,进一步完善业务生态,提高运营效率。
今年6月6日发布的《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提出,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消费者对于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和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整体也面临着更多监管加强和风险控制的挑战,信用卡业务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行业发展逻辑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重塑的重要阶段。
回归消费金融本质
信用卡作为消费支付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近“6·18”,各家银行也纷纷开展信用卡消费优惠活动。
邮储银行推出为期21天的活动,包含“支付‘618’领满60减5元红包”“‘多刷有礼’享满618减25元大额红包”“淘宝、天猫满100减6元优惠”三项活动。
农业银行表示,助力“6·18”网购狂欢季,推出首绑优惠、消费积分、满减等优惠活动。
广州农商银行信用卡客户(不含VISA卡)在苏宁易购App或苏宁线下常规电器门店(不含商超店)消费,可通过苏宁支付绑定广州农商银行信用卡付款,享受最高立减318元的优惠。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骏表示,信用卡是商业银行提振消费信心、开展消费金融的重要载体。从2003年的“信用卡元年”算起,中国信用卡已经高速发展了近20年,中国信用卡产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腾飞,成为助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认为,随着银行信用卡业务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步入成熟期,接下来信用卡将进一步聚焦“精细化”发展,持续深入数字化转型,践行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市场培育合理信贷消费理念,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观点
多家银行加强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一方面是为维护健康、良好的信用卡市场秩序奠定根基;另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自身的内部风险防控,从而进一步提升信用卡服务质量。建议商业银行强化信用卡风险管理识别,从源头上加大对异常交易的监测和排查,同时也要关注对信用卡持卡用户的风险教育及风险提示工作,提升其金融素养,避免用户将信用卡资金用于不当途径。——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
银行装修贷款钱打到哪里
万万没想到,掏空了六个钱包买了房,对于购房者来说,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紧接其后,交房之后的装修,更是被称为“甜蜜的负担!”面对光秃秃刚交付的毛坯房,谁心里不想着把它装修得漂漂亮亮的,风光入住!
但很多人面临一个尴尬困境,装修的钱从哪来?硬装、家电、家具,动辄二三十万的支出,让本已“月月精光”的家庭,雪上加霜!借钱还是在等等,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
如果这时候恰好有人告诉你装修也能贷款,利息低,放款快,你会不会心动。那么办理装修贷款靠谱吗?八块钱网就来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装修贷?近几年银行的信贷产品越来越多,装修贷是银行主推的一种产品。装修贷是消费信贷的一种,也叫装修分期、家装分期,一般是以大额信用卡分期的形式发放的,月息实际上就是分期手续费。
申请装修贷款,需要有稳定的收入,社保、公积金等都可以证明你的收入。
另外,需要信用良好,所谓的信用良好,就是你没有贷款或信用卡逾期行为,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次数不高,怎么才算不高呢?半年内查询不能超过6次。
其次负债比不能过高,通常大于70%的负债,申请被拒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而且每月的还款额不能超过工资的50%。
装修贷可以以信用卡的方式发放,但不止信用卡一种。
装修贷款一般有三种放款方式:
第一种,钱款直接打到贷款人签约的装修公司公章上。
第二种,钱款转到第三方(非本人和直系亲属名下)的银行卡。
第三种,给贷款人一张信用卡,这张信用卡可以在银行规定类别的商家刷卡消费,购买装修所需的建材、家具、家电产品。
考虑到资金安全问题,现在使用第三种放款方式的银行比较多。
第一、第二种放款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业主将装修贷款挪作他用,但其中的风险系数比较高,而且业主比较被动,所以使用这种方式放款的银行也比较少。
费率低,通常月费率在0.25%左右,实际年化率在6%左右。
额度高,最高可贷100万元。
贷款期长,最长可以分96期(8年)还款。
放款快,如果是银行按揭客户,最快一个星期就能拿到贷款,非银行按揭客户,一般半个月也能拿到贷款。
装修贷利率低,如果能申请下来还是很划算的。但是,会不会引出另一个问题?本来是20万的装修预算,由于能贷款,预算直接飙升,相当于大额的超前消费了。任何时候贷款,都要考虑还款能力,越是没钱的时候贷款越要谨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资金不得用于(银行装修贷款钱打到哪里)":http://www.ljycsb.cn/dkzs/1218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