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央行罕见加息75个基点,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4年同期贷款利率
当地时间9月8日,欧洲央行召开会议,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单次上调75个基点以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
自1999年欧元推出以来,欧洲央行一般只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故欧媒将此次加息称为近年来“史无前例”。
而欧央行从2014年起一直将利率维持在负区间,以刺激支出和打击低通胀。在今年7月的议息会议上,欧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分别上调至0.50%、0.75%和0.00%。这是欧元区11年来首次加息。此次则是第二次加息。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加息75个基点不是常态,欧洲央行正在迈向中性利率,与目标水平背离证明了提前发力加息是合理的。
她还表示,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全球需求疲软拖累了经济增长。能源价格依然是主要的通胀来源,欧元走软则加剧了通胀水平。
此前,欧洲央行曾预测今年不会加息,但眼下,能源价格飙升已让欧元区通胀率达到9.1%的历史高位,远高于央行2%的健康长期通胀目标,欧央行不得不改变步调。
欧洲央行还上调了通胀预期,预测2022年欧元区平均通胀率为8.1%,2023年为5.5%,2024年为2.3%。
提高利率是央行应对通胀上升的典型解药,更高的利率将使借贷、消费和投资成本更高,从而抑制整个市场对商品的需求。
欧洲央行高级官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上个月就加息问题表态,“决心”比“谨慎”更重要,后者可能会让通胀影响人们对价格和工资的预期。
根据欧盟条约,维持价格稳定是一项重要任务。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 Bank)驻伦敦办事处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表示,虽然欧洲央行的行动将“给各个家庭、工人和公司带来短期痛苦”,但必须这么做,否则,未来代价将会更昂贵。
但问题在于,目前欧元区的通胀并非来自需求端,而是来自经济的供给端:石油和天然气成本,欧央行对此无能为力。
由于俄罗斯限制了天然气供应,欧洲地区用于发电、供暖和工厂运营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0倍以上。
许多分析师表示,由于消费者支出能力受到挤压,企业难以转嫁更高的经济成本,未来几个月,欧元区经济衰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和2023年陷入衰退。
分析师还表示,鉴于美联储、英国央行以及其他央行的加息前景,欧元区债务成本上升,潜在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意大利大选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欧元的任何上涨都是不可持续的。
拉加德表示,欧央行将在下次议息会议上再次提高利率,至于提高多少则取决于数据。
欧洲央行的一系列举动表明,它愿意牺牲所谓的增长来应对这些压力。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2014年中国银行贷款利率表
欢迎来到玉见财富工作室
各位小伙伴,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我们国家的一年前期存款利率趋势呢?
你有没有听说什么「利率下行」?
在必然的利率下行趋势中,你打算用什么工具,保住自己的钱袋子?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关于利率的故事,要从1996年说起:
一、保险伊始,与银行拼利率
1996年前后,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9.18%,3年期、5年期以上都超过了10%。
1996年,中国大陆刚刚开始出现寿险营销工作,当时中国只有三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这三家公司,销售了一些今天听起来赫赫有名的产品,比如说国寿的99鸿福、平安的平安360、太保的老来福。
这些产品为了和银行竞争,预定利率都在6%~8%之间,很多都在8%以上,而且能够保证终身。
利率下行曲线图
但是在1996年的时候,客户并没有大面积的购买保单。
首先,当时人的钱确实不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普遍认为,我为什么要买保险呢?
买保险就意味着把一笔钱放一辈子,一辈子都只拿到6~8%的回报,而三年期的银行存款就可以拿到10%以上没有风险的确定收益。
我买保险,脑子怕是有毛病~
所以,当时只有两种人买保单:
第 1 种人,没那么聪明的人,业务员说了他就信了,听你的,买;
第 2 种人,很聪明的人,他知道利率是不可持续的,早晚要下行的,买保险就等于锁定利率。
二、利率下行,利差损毒丸
结果,1996年到1998年,连续三年的时间,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从9.18%降到了1.98%。
伴随着持续的存款利率下行,客户突然意识到,当时的保险产品是真的好。
但是,这对于保险公司无疑是极其糟糕的,1996年1997年,这三家保险公司所销售的保险产品,给他们带来的长期的利差损,让他们从97年开始就没有给股东分红,而是把每年的当年期的利润都补贴给96、97年的高利率保单。
什么是利差损?
这三家保险公司,从1996年到2006年,用了10年的时间,才把他们卖的并不多的保单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给弥补上。
到200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才完成在A股的上市,这是他们过去非常悲惨的经验。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在2009年11月保监会召开的会议上,平安集团掌舵人马明哲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平安的利差损大约有800亿。
大概你就能感受到,在当时,高利率保单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平安利差损相关的新闻
利率迅速下行以后,中国保监会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做,所以从2000年开始,中国保监会要求,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允许超过2.5%。
所以2000年到2004年期间,应该是我们国内保险性价比比较低的几年,哈哈哈,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在这个期间内买了保险呢 ?
三、3.5%、4.025%走上历史舞台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从2004年开始,行业进一步迎来了利率市场化,可以从2.5%上浮到3.5%,最高不允许超过3.5%。
利率进一步市场化以后,到了2014年4月份,当时的保监会进一步发文,可以把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3.5%再上浮1.14倍,最高不允许超过4.025%。
这也就是我们喜闻乐道的,预定利率4.025%的保险,现在几乎一家看不到了,只有极个别产品没有下架,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上车了呢?
一直到2019年的8月份,银保监会进一步意识到,在未来,利率下行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所以2019年8月份,中国银保监会进一步发文,废止了3.5%以上的上浮,4.025%取消掉了,又回到了3.5%上限。
四、保险姓保,回归初心
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高的保险预定利率就是3.5%。
时过境迁,我们又回到了和1996年相同的故事,我们现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3.5~3.6%,大额存单在3.7~3.8%左右。
我们的保险的预定利率是3.5%,大部分保险在扣除一些成本之后,只有3%左右。
那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想,我为什么要买保险呢 ?我为什么要锁定终身才3.5%的回报 ?我为什么不去买一年期、两年期的接近4%的大额存单呢 ?
各位,任何时候购买保险,你都不要把现在保险产品的利率水平,和当年期的银行理财相比,也不要和当年期的存款相比,因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存款的利率都是不确定的,是会下行的。
随着资产新规的落地,银行理财不但会利率下行,而且不保本,储蓄保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总结
对于保险的考量,你要把时间线拉的足够长。
作为一个客户,当我认为未来的利率是持续走低的,那我就希望,能够锁定现在我认为相对比较高的,能够「相对」抵御得了通货膨胀的3% 以上的回报。
所以,利率下行趋势下,保险配置的最核心的理由是【锁定长期利率】,在确定时间可以拿到确定的钱。
而这,仅仅是保险安全性、收益性的考虑,随着保险产品的不断健全,功能越来越贴合实际,在流动性上也做得非常好。
代表的产品类型就是增额终身寿,除了常规的退保取现金价值之外,还可以减保、保单贷款,简直完美。
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购买保险的你。
这里是玉见财富工作室,一个为你买保险操碎心的保险经纪人。
-END-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4年同期贷款利率(2014年中国银行贷款利率表)":http://www.ljycsb.cn/dkzs/1215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