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购车 请擦亮双眼避开“雷区”,下面是新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7首付贷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对于越来越多的家庭来说,成为继住房以外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第二刚需。由于消费观念和金融政策的逐渐放开,很多消费者购车都选择信用卡分期付款,为此,部分汽车销售企业配套一种称为“零首付”的新型贷款购车模式博人眼球、招揽客户。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经调研发现,该庭汽车分期贷款案件呈多发态势。2018年至2020年分别受理该类案件189件、221件、264件,案件数量上升趋势明显。而这类案件中出现6起购车人“零首付”情形,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应予以重视。
所谓“零首付”购车,就是购车人不需要支付一分钱,首付款由汽车销售企业或者第三方担保公司垫付,按揭款由银行发放从而完成购车行为。看似天上掉馅饼,实际上是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而已,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得个“车财两空”下场。因此,如何避开汽车消费贷款领域中的“雷区”?“零首付”购车又有哪些套路?购车人如何有效维权?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维护购车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汽车消费领域的长久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男子入套“车财两空”
近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结了一起涉车贷信用卡纠纷案件。韩某轻信“零首付”购车承诺,取得车辆后因拖欠担保公司垫付的首付款导致车辆被扣,又因银行按揭贷款逾期摊上了官司。韩某还清银行贷款后,银行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
据悉,韩某因购车需要,与银行签订《信用卡汽车专项分期付款担保合同》,约定20%的首付款由韩某自行支付,剩余购车款通过购车专项分期付款业务以透支方式支付,并由担保公司就信用卡汽车专项分期付款业务向银行提供担保。因韩某未按期归还本息7万余元,银行将韩某和担保公司共同诉至法院。韩某到庭应诉,但担保公司拒绝应诉。
庭审中,韩某表示因自己手头经济并不宽裕,听信可以“零首付”购车,遂按照担保公司的要求提供身份信息等材料到银行办理汽车分期付款业务。担保公司先将全部购车款(包括20%的首付款和各类保险费、税费等)垫付给经销商,并约定由购车人承担高额的服务费用。而后银行按照合同约定将剩余80%的按揭贷款直接发放至担保公司账户,并由购车人按月偿还。韩某取得车辆后,因未能及时返还担保公司上述垫付款项,担保公司遂将车辆直接开走。韩某与担保公司协商还车事宜均避而不见。至此,韩某既没拿到车,还要吃官司,白白背上大量的银行欠款。
因韩某对拖欠银行贷款无异议,且利息标准较高,为了防止损失扩大,韩某四处筹款先行返还银行借款,银行随即申请撤回了对韩某的起诉。对于担保公司以韩某垫付款项未还而扣押车辆的行为,韩某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套路满满风险巨大
调查发现,这类“零首付”的新型贷款购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名义上“零首付”极具诱惑。看似天上掉馅饼,实际上是精心设置的陷阱。有的如本案中的担保公司往往以垫付了首付款及保险费、税费,或者以车子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导航信号不好等诸多理由,将车辆直接开走;有的以“零首付”为噱头,诱骗购车人上钩,然后骗他们用汽车按揭融资,同时扣押车辆;有的汽车经销商为了弥补“零首付”的损失,进行捆绑销售,将高价值的汽车保险和配件强行推荐给购车人。
——银行业务不规范责无旁贷。部分银行因扩展业务的需要,对“零首付”购车视而不见。往往在未审查购车人是否以自有资金支付首付款的情况下,直接将按揭贷款发放至担保公司而不是经销商账户,违反了专款专用的原则,纵容了“零首付”汽车分期贷款这一模式的产生。
“‘零首付’汽车分期贷款模式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购车人务必擦亮双眼避开‘雷区’。”经办法官介绍。首先,购车人有可能“车财两空”。购车人一旦无法返还担保公司按揭款项,就会如本案的韩某一样步入陷阱,既要返还银行按揭贷款,车子又被强行扣押,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银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大部分受害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逾期违约成为大概率事件。该模式加大银行业的坏账风险,使银行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
“另外,极易滋生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涉诉信访,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经办法官表示,如担保公司强行扣车难免与购车人产生言语、肢体冲突,甚至容易引发治安及刑事案件。而购车人“车财两空”的巨大损失,部分甚至危及生存,可能因此上访维权。
多措并举严防陷阱
据了解,“零首付”购车的风险和隐患早已引发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并明令予以禁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7年11月9日下发的《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贷款人发放自用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80%;发放二手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50%”。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1月1日发布的新修订施行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再次规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因此,购车人在通过汽车贷款方式购车时,是不允许零首付购车的,而是需要支付至少20%的首付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广大购车者务必擦亮双眼,保持高度警惕和理性消费,切勿轻信‘零首付’购车,莫因一时贪图便宜,陷入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中。”经办法官提醒,购车人一旦陷入“零首付”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通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起诉等途径,运用法律武器挽回损失。除了购车人保持警惕、依法维权外,加强金融监管和强化打击力度必不可少。
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责无旁贷,必须加强对汽车分期消费领域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零首付”违规行为,建立汽车分期消费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金融机构加大汽车分期贷款审核力度,确保购车人自有资金支付首付款,切实做到汽车分期贷款专款专用,对“零首付”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
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加强对汽车消费贷款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有效的审查,发现犯罪线索及时中止审理或者执行,并将相关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应及时通报当前经济犯罪形势,特别是针对汽车消费贷款的诈骗手段和案例分析,增强防范的针对性;对涉嫌经济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及时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记者 黄辉 通讯员 陶然)
来源:法治日报
买房首付计算器2017年
上周降息文章里,我们提到,房贷利率大概率会跟着下调。今天一早,央妈就如期送来了这个「大礼包」:
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为3.65%;
5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为4.3%。
这对买房还贷的朋友来说,是个好消息,月供或许能少还一点了。先为你快速总结了这次下调后的3个要点——
1)LPR只适用于商业贷款,组合贷的话只有商业贷款部分参考LPR;
2)首套房购买的贷款利率≥4.1%(当月LPR-0.2%);
3)二套房/商用房(包括商住两用、写字楼、商铺等)≥4.9%(当月LPR+0.6%)。看过结论后,详细的科普,我们来详细聊聊——
01,什么是LPR?
LPR全称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你可以看做「银行的底线」,我们或公司想要申请贷款,银行都要参考这个利率来放贷。
具体来说,LPR又分为两个期限品种:
贷款期限≤5年,以1年期LPR为基准;
>5年的长期贷款,以5年期以上LPR为基准。比如企业找商业银行贷款,时间往往不会很长,参考1年期LPR;而我们买房,找银行贷款一般都是10年往上,所以一般会参考5年期以上LPR。
现在99%的人交房贷,就是在「5年期以上LPR」的基础上浮动:
如果我们展开LPR的英文,或许更好理解一些:Loan Prime Rate,原意是给「最优客户」开出的贷款利率。
也就是说,LPR可以看作是银行给「最信任」的人开出的「最低利率」。
就像面对不同朋友向我们借钱,我们会对他们进行评估,银行也一样。
举个例子——朋友A收入稳定,有房(可做抵押物),借5万你会觉得他完全能还得起;朋友B无房无工作,还喜欢赌博,向你借500元你可能都会犹豫。
类似的,LPR后面加的点,主要就是银行根据「贷款人的信用」来决定。
信用低,怕日后赖账,每次就多还点;信用高,评估出你有能力还完,那每次就给你低一点。我们和银行确认合同后,加点就是已经固定好的,变的就是这个5年期以上LPR了。
那么这次房贷到底能降多少呢?
理论上,100万的商业贷款,贷30年,等额本息,这次降完总计能少3.18万,还是挺可观的。
*如果你想自行计算,也可以参考这个房贷计算器(电脑复制网址打开):https://www.fangdaijisuanqi.net/
02,为什么要下调LPR?
首先,是降息的传导机制。
之所以说LPR是「市场报价」利率,意思是央妈不再一言堂——
而是由18家银行在MLF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去掉最高的和最低的,平均下来形成的一个利率,能更好反映市场平均水平。
你可以简单理解,MLF是银行的借钱成本,类似于「进货价」;而LPR则是他们的贷款收益,类似于「售价」。
为了让更多人来光顾,成本降低了,售价也会跟着降低。所以上周一MLF下降后,这周LPR也跟着下降了其次,反映了国家「稳房地产」的信心。
LPR下降,反过来也说明,目前市场的平均贷款水平并不高。
问题还是在于贷款大头——房地产。
今年上半年,房企顶着债务压力消极拿地,还爆出了上百个烂尾楼的「断贷潮」,房贷这块压力很大。
落到我们消费者这边,大家的买房热情也不太高,就连此前火爆的杭州,新房、二手房也成交低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在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中,高层对5.5%的目标松了口,但是对房地产却加大了重视度:「保交楼」是核心,「稳定房地产市场」被放在了「房住不炒」前。上周,央妈还联合其他部门,出台了支持「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的措施。
所以这次房贷利率下降,毫无疑问是想吸引更多人来「贷款」,稳一稳房地产。
自然,我也看到不少网友吐槽说:「我缺的哪里是贷款利息,而是买房本金」。
其实关于攒首付,我们也写过不少文章,脚踏实地做好规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完全可以实现有房目标的——
在我看来,与其散发情绪,抱怨时代,不如多思考「当下的变化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怎么做是更好的选择」——
03,为什么我的房贷没降?
值得留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的房贷都会「立刻跟着下降」。
我们接着来分情况看。
首先,已经买房还贷的朋友——
不论你已经还贷几年,主要是看你和银行约定的「重定价日」是什么时候。
虽然LPR是每月更新,但我们的实际房贷利率,并不会每月都跟着变动。
央妈规定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定好就会延续一整个周期。
一般银行会默认两种选择:
1)每年1月1日;
2)贷款放款日对应的每年对月对日。
LPR一般在「每月的20日」早上9点15分发布,节假日顺延,比如这次就顺延到今天(22日)才更新。
如果你的重定价日在发布日前(8月22日),今天的LPR下降,就和你今年的房贷利率没有关系了;如果是在今天及之后,才是跟着本月最新的LPR走。
再举个例子——
如果「重定价日」是每年1月1日,定价周期是1年,那么就是「上一年12月20日的LPR」决定了你这一整年的贷款利率;
如果期间LPR不变,明年1月1日开始才会按今天的来减少,到时候记得查账单哦~
其次,对于正准备买房的朋友来说——
几乎都能享受到今天的LPR下调福利。
并且今年5月,央行还降低了首套房利率的下限,在LPR的基础上还能再减0.2%。
也就是说,现在你的房贷利率计算是:
首套房贷利率计算
不过也对首套房下了定义,必须是「普通自住房」。就拿上海来举例子,符合「普通自住房」的房子就有限制:面积要小于140平,单价也不能太高(内环<450万;内外环之间<310万,外环以外<230万)。另外,我还留意到,不少网友在意这个低利率能维持多久。
两方面来给你定定心:
一来,我们从过往的数据来看,LPR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并且根据当下的环境,大概率还有下降空间。
图片来源:中国货币网,「5Y」即5年以上LPR
二来,其实我们在和银行签合同的时候,还能跟银行商量5年、10年的重定价周期。每次重新定价时,定价基准会调整,定好后是会延续一整个周期的。
以上这些,是根据基本规定推演的情况。
至于浮动比例,各地方政府有不同,依然可以根据当地楼市政策,有10%~30%的浮动空间。这就要根据大家想要买房的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最后,还想提醒你几句房贷置换的事。
这几天身边有朋友接连收到广告,说能把房贷「置换成低到3.7%的利率」。
想提醒你的是,给你打电话的不是银行,而是贷款中介。他们通常会收取贷款金额的0.5%左右作为中介费,而后续的所有风险则由自己承担。
比如我一位朋友,最近就因为资金用途不符合规定,被要求在1个月内还清上百万的贷款。
总之,不管是任何形式的贷款,至少要提前问明白申请门槛、真实成本和还款方式,搞清楚潜在的风险,谨慎做决定。
好啦,关于房贷利率先和你聊到这里。最后也为你做了张总结图,欢迎转发、收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7首付贷款(买房首付计算器2017年)":http://www.ljycsb.cn/dkzs/1214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