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就给您能放款 银行人告诉您这是诈骗,下面是小微事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交流群微信
近日,客户金先生急匆匆来到民生银行银川某支行,告知工作人员自己通过微信聊天便获批了数万元的贷款额度,线上签署合同后资金即可到账。
客户经理张夏得知情况,仔细审阅了客户所说的客服信息、聊天记录和贷款申请流程,敏锐的发现对方提供的服务信息、合同资料均为伪造,聊天内容也存在刻意的诱导。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对方通过聊天博得客户信任,获知客户资金需求,进而逐步诱导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自己着急用钱,经别人介绍便加到一微信群,客服人员很是热情,又展示了资质信息,介绍只需身份证和银行卡影像就能申请贷款。看着群里其他人都在签合同,还晒出资金到账的截图,我也想着试一试!”
张夏将这起电诈案件的经过做了完整梳理,形成风险防范提示卡,向来往的客户和身边的同事做金融知识宣传,与大家一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资金安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防不胜防,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花样百出。民生银行银川分行提示您: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如有资金需求,请在官方渠道办理或咨询银行工作人员。收到的短信要核实是否真实,需要打开的网站链接要核实是否为官方渠道,对方索要个人信息要谨慎再三、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贷款群
疫情期间,以“复工复产”为名的诈骗套路常出常新。近日,乌鲁木齐市反诈中心就拦截了一批电信诈骗案件,希望广大群众引以为戒。
“公司领导”发来转款指令
李女士是乌鲁木齐市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9月1日17时许,她的QQ邮箱收到了一封“公司领导”给她发的邮件。
邮件中,该“领导”提出公司准备复工复产,他设立了一个QQ群方便公司人员居家办公,让李女士通过QQ号进入。
李女士按照“领导”的指示进群后,发现公司的总经理、副总、财务总监、公司法人代表的头像都在群里,便没有怀疑。
紧接着,李女士在群里看到,公司的“总经理”在群里发出指示“给某某公司转14.5万元货款”,公司的“财务总监”立马回应“马总,收到!”
“我以为是领导就在群里沟通,因为都是居家。”李女士说,看到大家沟通得如此顺畅,她也没有电话联系,直接就将货款转账至群里提供的账号中。
转账后,李女士通过电话跟领导知会一声,结果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立即拨打了110报警。
接警后,乌鲁木齐市反诈中心迅速启动“即发性警情涉案资金查控机制”,会同入驻银行对涉案资金进行追查,2小时内追踪到资金下落,冻结涉案资金账户,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4.5万元。
贷款要求交“手续费”
9月2日,米东区公安分局新工地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推送预警,家住米东区的祁先生可能遭受了贷款类诈骗。
当日,祁先生接到了一通来自广州的电话,电话中,对方称现在贷款非常划算,不需要抵押房产等。因为自身有经营需求,在对方的劝说下,祁先生下载了对方推荐的“贷款平台APP”,并在平台上与对方签订了电子合同。
在操作过程中,对方又打来电话告诉祁先生,他的银行卡号显示异常,需要交20000元手续费才能继续进行操作。祁先生因一时交不出那么多钱,僵持几分钟后将电话挂断。
与此同时,新工地派出所民警联系到祁先生。通过核查,该贷款电话为诈骗电话。民警又仔细核查了祁先生签订的电子合同,其中祁先生的卡号信息填写错误,因此银行卡信息并未被盗取,未造成实际损失。
“正值复工复产时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复工、居家隔离等情景,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乌鲁木齐市反诈中心民警米翔说,宣称低价出售防疫物资、利用开学冒充老师诓骗钱财、宣称可以“无抵押”放贷、“刷单”兼职等诈骗套路都有可能发生,请广大市民多多警惕!
转自/掌上乌鲁木齐
来源: 天山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交流群微信(贷款群)":http://www.ljycsb.cn/dkzs/1205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