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属于银行资产(银行贷款是资产还是负债)

贷款属于银行资产(银行贷款是资产还是负债)

贷款知识 春软人心 投稿

重新认识资本,下面是春软人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属于银行资产

微观感觉与宏观实际是截然相反的

知识结构里我们大众被教育的:资本是邪恶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肮脏的血,这是我对资本最初的认知。资本逐利去到哪里哪里就繁荣,撤走时留下一地鸡毛,曾经的日韩亚洲四小龙都被资本洗劫,到现在也没有恢复过来。

印象和感知:资本坏!坏极了!

我们先来了解全球化市场经济里的复式记账:

公众的存款=银行的负债

企业的存款=银行的负债

政府的存款=银行的负债

公众的贷款=银行的资产

企业的贷款=银行的资产

政府的贷款=银行的资产

银行的负债=银行的资产

银行的资产 - 银行的负债=0元

同理:(政府、企业、公众)存款之和 - (政府、企业、公众)贷款之和=0元

因此,复式记账技术一定会导致两级分化,一定会在城市化拐点之后,重创经济。其根源在于:城市化拐点前,投资工业化和城市化收益高于贷款利息,政府和企业主动背债投资,城市化拐点后,投资不赚钱,政府和企业会把上半场形成的债务转嫁到公众头上。这是负债人越来越多的根源。

这个过程大家都会感到难受和痛苦,没有人愿意负债,但是只要用这套复式记账的技术,利息的不断增长就会产生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

​实体世界,公众把存款存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放贷给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投资办厂提供就业给公众发工资,是这样一个循环。宏观上看,它是一个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如果产业资本还不起这个贷款,那是不是你公众的存款也就没有了,所以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我们在生活中和网上看到的都是在讲资本如何的邪恶祸害了谁谁谁,你微观的感觉恰恰跟宏观实际是相反的,我们每个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是共同体(我的存款似乎只跟银行发生了关系)。

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总讲资本跟我们的利益是对立的。银行的叫金融资本企业的叫产业资本,实际上这两项资本跟公众之间是一种互利关系(看不见)。

微观上的问题是什么?这个传统金融债务系统本身有问题,因为有利息在(好比降雨100点蒸发105点沙漠化是迟早的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之前,债务主要指向产业资本和政府,公众帮产业资本和政府去建工厂,修基础设施盖房子获得收入变成存款,此时彼此是一种互利关系。但工业化完成之后,产业资本就会把这个债务向公众头上转移。比如房企把房价卖的很高转到你头上,再比如收过路费和各种各样的费用,还有不断的各种涨价。拿医疗来说,为什么你看病越来越难呢?因为在这个机制里,当房价涨的时候,医生他也会面临买房难和其他的问题,所以他也必须增加他的收入,那怎么增加呢?那就是让病人多开药多做检查,本身医疗行业不应该这样做的,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医生所学知识按道理是治病救人,此时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谋生的手段了,这就形成一种互害。同理教育行业也是一样的,当一个产业转嫁债务,就会转嫁到所有阶层人民的头上,其他阶层也就跟着涨价,教师也要买房转嫁他的成本,所以也一定会出现教育难,各种难!再比如生活必需品也会随之涨价,怎么涨呢?拿酱油来说可以做升级加价不加量或减量,很多产品价格看似不变,但是量少了,还有一种比原来贵了量还比原来少了,这种更狠,不注意你都发现不了。还有啤酒行业的涨价从普通变精品,在包装上下功夫瓶子变铁罐,产品是包装越来越好看,质量越来越差,通过这种方式的涨价,大家都跟着涨价的时候,那直接就通胀产生了。​

这个发展阶段呈一个抛物线形的走势(如上图),抛物线顶点之前也就是上半场,他是互利的,下半场就变成了互害,其原因就是社会订单下滑没有那么多活干了。工业化基本完成城市化拐点出现效率已经很高,主要是机器干活,很多行业只需要20%的人就够了,但是呢,还有100%的人因上半场相关的债务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成本要还,这个结构出现互害就是必然,如果你不知道客观原因,你就会觉得资本他是故意的哄抬物价,但实际上不是故意的。不仅我们国家其他国家比我们先发展也是一样的问题,只要是实体,用复式记账这套体系必然是这个结果。

复式记账是构筑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信任的一个基础。互联网强大的生产力(智能化)出现,不需要用债务驱动发展。这个技术俨然已失效。可谁又敢质疑它的合理存在呢?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您是不是对资本和复式记账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知呢?

我的全新认知:资本勇于承担义务对市场是负责的。

①资本不是人,它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从出生就伴随着竞争和重复建设。在非互联网时代,这是大众的唯一选择。

②传统金融(债务制度)驱动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进入互联网时代必然淘汰的原因是它的效率太低。

银行贷款是资产还是负债

资料照片

美国第一公民银行27日宣布,已经与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签署协议,收购原属硅谷银行的存贷款和其他资产及负债。

根据第一公民银行提供的信息,该行以164.5亿美元的折价购得约1100亿美元硅谷银行资产,其中包括720亿美元贷款,同时承担936亿美元硅谷银行负债。

自27日起,原属硅谷银行的17个银行网点将以第一公民银行的名义开展业务。数据显示,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的第一公民银行成立于1898年,在美国有550个经营网点,2022年年底时的资产规模为1090亿美元。

第一公民银行在收购倒闭银行方面经验丰富。美国彭博新闻社先前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第一公民银行已收购20家倒闭银行。

受收购消息刺激,第一公民银行股份公司股价27日上涨53.74%,收于每股895.61美元。

硅谷银行3月10日被监管部门接管,并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进行清算管理,原因是硅谷银行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不足。这是2008年9月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被接管时,硅谷银行总资产和总存款规模分别约为1670亿美元和1190亿美元。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在27日的声明中表示,硅谷银行关闭估计将给其运营的存款保险基金带来200亿美元损失。根据协议,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得到价值5亿美元的硅谷银行股票权益。

硅谷银行的倒闭撼动了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信心,市场担忧这可能引发银行倒闭潮。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此次收购显示出硅谷银行的资产确实具有价值,但恢复金融信心并弄清楚其他银行最终可能受到的冲击将需要更多时间。一些投资者正在观望,美国国会是否会采取任何措施来扩大对银行客户存款的保护。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美财政部前官员亚伦·克莱因说,金融体系就像一艘船,硅谷银行的倒闭已经摇晃了船体,但船正在修正自己。“收购是好消息,但200亿美元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一些分析人士担忧,最终这笔损失将以某种形式由银行客户承担。

IG市场经纪公司分析师托尼·锡卡莫尔说,由另一家银行接盘硅谷银行是好事,“但更重要的事情是,所有其他(区域性)银行的存款都应得到担保”。

PNC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投资官阿曼达·阿加蒂表示,以投资者的眼光来看,美国银行业还将面临多的困境,前景尚不明确。

有分析人士指出,为抑制高通胀,美联储去年大幅提高利率水平。利率飙升导致银行业压力急剧加大,并在薄弱环节出现问题。硅谷银行的倒闭凸显出金融系统面临的压力,未来银行可能会被迫减少放贷,这将拖累经济增长。

记者 王婧 刘亚南 综合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属于银行资产(银行贷款是资产还是负债)":http://www.ljycsb.cn/dkzs/1203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