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什么是银行贷款回款(按揭回款经验分享)

什么是银行贷款回款(按揭回款经验分享)

警惕!分期还清贷款后,莫名又出现了逾期记录,甚至还有人背上了新欠款!这到底是咋回事?,下面是快消八谈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银行贷款回款

为了“美美美”通过第三方平台向银行贷款整形,殊不知,在还清分期贷款数年后,征信竟然莫名其妙出现了“污点”,还背了一笔新贷款。近段时间以来,有多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布投诉称,通过即分期平台办理了医美分期贷款,放款方为广东南粤银行,在还清贷款数年后,却发现征信报告出现了逾期记录,更有甚者还背上了新的欠款。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从时间线来看,该现象大多发生在2018年,时隔许久为何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消费者征信“污点”究竟由谁来负责?

还清“美容贷”征信惊现逾期

#快消八谈##美容贷套路有多深#“不久之前我查询征信报告时发现,自己在广东南粤银行出现了一笔逾期记录,一晚上也没睡好觉,第二天去领结婚证也没有心情。”张敏(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张敏怎么也没有想到,多年前已经还清的一笔分期贷款竟让自己的征信出现了“污点”。2017年4月张敏通过医美医院在即分期平台上申请了一笔贷款,总共分12期还完,在2018年4月还清最后一笔尾款后,她便不再关注这笔贷款。殊不知,在不久前查询征信报告时才发现自己多了一笔逾期记录。根据张敏提供的结清证明,其当时的还款明细显示12期都为“已还”,账单详情也显示为“已结清”。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和张敏一样,多位申请过“医美贷”的消费者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从时间线来看,该现象发生的时间大多在2018年,除了在还清贷款后出现逾期记录外,也有消费者出现了新增欠款的情况。

“我在2017年通过与美容机构合作的即分期平台办理了按揭贷款,还款的时候没有任何逾期,在还清整形贷款两年多之后,却被广东南粤银行催债说至今仍有欠款未还。我在即分期应用程序上的还款记录显示,未还账单为0,结清账单也显示为已结清,银行为什么还说我逾期。”另一位消费者李月(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上述消费者均是通过医美医院在即科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即科金融”)旗下的即分期平台办理了医美分期贷款,放款资金方为广东南粤银行。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即科金融于2015年12月与广东南粤银行达成合作,合作模式就是助贷。

即科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我司通过场景和技术帮助广东南粤银行推荐客户,仅提供技术和服务。客户申请入口和还款入口都是通过我司APP。借款客户每月通过这个专门的还款入口,和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还款,还款款项直接支付给广东南粤银行,不会进入即科金融账户。”

消费者征信“污点”谁来负责?

在“美容贷”这笔分期借款中,究竟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消费者征信出现“污点”?一位消费者发布投诉帖称,曾致电广东南粤银行,对方回复说,即分期没有及时把钱给到该行,导致征信出现了逾期记录;而致电即分期客服电话,对方则表示,客户在即分期账单早已结清,是广东南粤银行内部出现了问题导致逾期。

上述即科金融相关负责人回应称,“2017年9月,广东南粤银行因其他平台出现问题,在无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合作。合作终止后,该行并不切换还款通道,也不付即分期服务费,继续使用即科金融的服务。我司和广东南粤银行合作,累计助贷数十亿,广东南粤银行已完全回款,但现在仍拖欠我司服务费。客户逾期和上报征信,是广东南粤银行上报征信中心,调整更正也仅能由其操作申请。”

有多位消费者在采访过程中也透露称,在出现逾期后,已先后向广东南粤银行沟通删除逾期记录事宜,并按照该行的要求提供资料截图以及银行流水,但时至今日,均未得到回复。“当时和广东南粤银行人员沟通,他们回应称,如果想让征信上的逾期记录消除,就要重新再还一次钱,会提供一个银行方面的对公账户。当时结清的金额为1.2万元,现在逾期的金额已经超过1.7万元。银行和即分期解除合作关系的事情我压根就不知道,没有人通知我。”李月称。

针对消费者投诉的相关问题以及事件处理最新进展,北京商报记者向广东南粤银行致电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即科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广东南粤银行一直未答复,我司告知客户可协助提供法律援助,安排专人与客户对接,协助客户准备起诉材料,后续调整进度也将及时更新反馈给客户。”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作为电子交易系统的开发、设计、维护者,有义务对各项软硬件设施及时更新升级,最大限度地防范资金交易安全漏洞,防止出现数据错误。从现有资料来看,因银行与助贷机构之间停止合作,导致客户无法使用原有还款入口进行还款,从而产生了逾期记录。可见,导致客户不能及时还款的原因在于银行单方面变更了还款途径或通道,而银行方面没有就上述数据接口对接问题及时作出系统更新,过错在银行方面。

王德怡进一步强调称,鉴于上述后果可能影响一批客户的征信,靠客户单方面找各个部门协调解决,成本太高。银行应当就该次事件成立调查组,查清事实,及时给出技术方案。银行方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为客户消除影响;若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依法赔偿。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内控治理体系

医美领域曾作为银行消费贷的一大创新场景,精准触碰到了部分人群的“容貌”焦虑。不过,对银行来说,创新场景固然重要,但保护消费者权益更是重中之重。

零壹智库分析师李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于自身流量有限的考量,中小银行会采取与消费场景平台合作的方式,开展消费贷业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合作平台的资质、合规性与贷款期限费率公示等方面,商业银行会存在一定漏洞,这也是2021年初监管部门收紧助贷业务的主因之一。

李薇进一步指出,今后,银行与外部流量平台合作时,若发现平台方存在着大量发布微整形、贷款广告的情形,应及时停止合作,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且要求平台方在明显位置告知用户,贷款逾期将上征信记录,提升消费者的征信保护意识,银行也需要定期宣传征信知识,加强消费者教育。

而在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银行在创新消费贷的过程中,需要在业务发展和风控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比如,健全管理制度并且完善内部治理,加强整体的风险处置能力,特别是对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线上业务,一定要完善线上系统、提升抗风险能力。北京商报记者宋亦桐

按揭回款经验分享

中新网2月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借钱的人准备好了钱想还款,却还得排队等消息,怎么回事?

伴随着多地频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进入低利率区间,不少贷款买房人开始考虑提前还款。“提前还房贷”为何能屡掀高潮?又是否真的合适?

排队到4月,提前还房贷热度高

“我在去年年底预约了提前还贷,当时最快只能选一个月之后的。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审批还没通过,我打电话问银行,说是去年10月的申请还没处理完呢,我估计要排到4月。”

“我在2022年10月提前还过一次房贷,当时一年有三次申请机会,只要月初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好了。现在不仅要给银行经理留下信息预约,而且也是起码等到3月。”

“我在2022年3月申请过一次提前还贷,当时申请后的第二天就扣款了。感觉从下半年开始越来越难申请,现在都说要等到4月、6月甚至8月份,这几个月就又有不少利息了。”

正如上述几位买房人向中新财经记者介绍的一样,最近不少想要提前还房贷的买房人都陷入了“线上预约不到,线下让等消息”的死胡同里,焦急不已。

事实上,2023年初的这波“提前还贷潮”并非新事,从2022年起热度便逐渐走高。

“2022年之前没有过这么多人提前还贷,2021年下半年银行的贷款额度甚至还不够用呢。”一位商业银行贷款部门人士对记者说,这两年“房住不炒”的属性愈发明显,房子增值慢了、少了,提前还贷成为了一种减少利息的理财办法。

据其介绍,特别是在2022年之前的高利率时期申请了房贷,现在手头不紧张,短期内或可见的中长期没有大额资金需求的客户,基本都在操作提前还贷。

近期房贷利率的调整也是重要触发因素。自年初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已迈入“3时代”。

“一方面由于此前贷款的利息较高,购房者希望通过提前还贷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2022年投资理财收益波动较大且远不及预期,房贷和投资理财之间收益倒挂,让一些购房者产生了提前还贷的愿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提前还贷,利弊几何?

提前还贷热度不减,但这一行为是否划算也一直受到争议。

95后女生小夏在2021年底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我选择了高首付,所以只贷了40多万元。不过当时还在放贷难的时候,银行有额度就赶紧申请了,利率加点80个基点达到5.45%,属于比较高的。”

正是因为支付了比较高的首付,小夏目前手里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提前还贷。“最近都说提前还贷很实惠,我爸妈就想再省一省、借点钱把房贷提前还上。但我很不喜欢手里没钱、没有抵御风险能力的感觉,所以目前还没有决定。”

虽说“无贷一身轻”可以说是大多数买房人的终极梦想,但正如小夏所顾虑的,业内人士同样提醒,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的热潮,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对个人来说,判断是否需要提前偿还个人贷款,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则考虑将资金更多用于投资;反之则可以考虑部分或全部偿还贷款。当然,还需要为日常生活支出与未来养老、医疗等留足资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中原地产也指出,不适合提前还款的情况包括房贷利率低、等额本息还款已到还款中期、等额本金还款期已过1/3等

但对于银行来说,大量的提前还贷则会造成不小的业务压力。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个人按揭贷款是银行核心优质资产,大量提前还房贷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营收和利润,因此不少银行选择提高还款门槛。

“但银行也应该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主动改善服务,而不是对提前还款设置障碍。毕竟相对于短时利润,长期的信用更有价值。如果购房者提前还贷存在违规恶意阻拦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银保监会进行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蓬博说。

矛盾如何解决?

但相对于买房人和银行的“纠葛”,不少分析指出,“提前还贷潮”最终的矛盾还是在存量房贷客户还款压力上。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当前存量房贷的压力仍然较大,希望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既能降低月供压力,还能释放内需和消费。

董希淼也提出,当前部分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过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考虑到2023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房地产市场回暖,下一阶段提前还贷热潮或将趋于平缓。当然,稳定居民信心和预期、减缓提前还贷还有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董希淼认为,可加快引导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继续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什么是银行贷款回款(按揭回款经验分享)":http://www.ljycsb.cn/dkzs/1201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