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网商银行贷款的利息(支付宝网商贷坑死人了)

网商银行贷款的利息(支付宝网商贷坑死人了)

贷款知识 市界观察 原创

年利率4%,互联网银行抢食大额存单,下面是市界观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网商银行贷款的利息

作者 | 周梦婷

编辑 | 田晏林

在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等投资产品皆拉垮的2022年,只有大额存单笑到了最后。而且在2023年开年,即便利率仍不诱人,不少银行的大额存单又被抢光了。据报道,新年伊始,工行成都某支行推出的大额存单,一日释放1000万元额度,当日秒售罄。

与普通存款和理财产品相比,银行的大额存单既拥有存款的低风险和稳定性,又兼顾了理财的收益性,同时在到期之前还可转让、可提前支取,受到不少大众喜爱。

过去,大额存单凭借超过5%的高利息,吸引了无数储户的目光。但最近三年来,大额存单的利率一再下降,尤其是5年期利率降幅较大,全国性银行基本已经停发5年期大额存单,3年期额度也不多。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在2023年“开门红”的冲刺期,工商银行推出的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1%;农业银行的大额存单最长年限为三年,年化利率为3.1%,但起存金额达到50万元。

此外,招商银行3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不足3%;而光大银行推出的“玉兔迎新”大额存单,起存金额20万元,最长期限为两年,年利率为2.7%,最短期限为1个月,利率只有1.75%。

尽管这些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低得可怜,但担心2023年进一步降息降准,大额存单的收益下调,储户们也是急忙抢购。有人从早上七八点就盯着手机APP抢,还有人因没能抢到额度,说自己竟有种“钱花不出去的难受”。

看到投资者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屡屡碰壁,互联网银行大约是嗅到了机会,纷纷拿出自己的“诚意”,上线了不少超过3%年利率的大额存单。

一位平安银行私人银行的业务总监告诉市界:“与国有大行相比,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在揽储、吸储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比较弱,只有另辟蹊径,推出一些看似高利率的产品才行。”

然而,在高利率的诱惑下,投资者选择互联网银行的大额存单真的划算么?在各大银行持续压降大额存单成本之时,还在鏖战该市场的几大互联网银行,究竟是怎么想的?

互联网银行“花式”争夺客源

“我差不多等了八个月,才买到微众银行大额存单+B款。”刘娜告诉市界。

微众银行旗下的“大额存单+”产品分为A、B两款,两者皆以20万元起存,存期5年,其中A款期间收益率为4.2%,在App上显示已售完,且已于2021年2月24日起不再提供预约转入服务。

目前在售的只有B款,期间收益率为4%。可预约转入,预约期间收益率按7天通知存款1.85%计算,每月15日付息。而且,2023开年,微众银行还新增了一个3年期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35%。

和市面上多数维持在2%~3.5%之间的大额存单相比,微众银行“大额存单+”给出的利率遥遥领先。“要不是看到4%的年收益率,我才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刘娜说。

截至2023年1月9日,网商银行发行中的年利率3.15%的3年期存单显示“已售罄”;新网银行新发行的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则达到了3.85%,与此同时,百信银行同样推出了年利率2.1%~3.85%不等的大额存单产品。

而高利率还不是互联网银行吸引储户注意力的唯一方式。据刘娜介绍,在预约过程中,微众银行还设置了“送积分”活动,可以用来兑换京东卡、手机充值卡等。

此外,市界注意到,网商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虽显示“售罄”,但App上出现了大批量转让单待成交,且以两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居多。

与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整体信用资质较弱。2022年发生的河南村镇银行资金兑付的事件,更是给所有储户上了一课。对一些谨慎的投资者来说,但凡能在国有大行买到大额存单,利率低些也没关系,起码安全性更高。

因此外界质疑,网商银行一边显示“售罄”,一边有批量大额存单等待转让,是为了打消客户顾虑,存在制造虚假繁荣和饥饿营销的嫌疑。

据悉,网商银行将转让中的大额存单划分为:高利率捡漏、短期限精选、更多存单三类。其中,高利率捡漏处于“售罄”状态;而其他处于“转让中”的大额存单,利率进一步下调。两年又320天以上的产品,年利率降到3.13%左右,剩余两年期限的产品,有些直接降到2.35%。

对于上述互联网银行的营销招数,银行从业者似乎习以为常。

在他们看来,有很多客户在没有找到合适项目的时候,就会拿手上的闲置资金去投资一些比较灵活且安全的产品,大额存单和可转让大额存款都是他们的选项。

“我们银行的一个企业客户,每逢节假日就会将一批闲置资金转入私户,投资一些比对公产品收益率更高的产品,7天时间,最多一个月,这笔资金就会再转到公户。”平安银行私行业务总监告诉市界。

针对网商银行大量转让大额存单的情况,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认为,不排除是部分投资者想要赚取中间差价。“转让价格和认购价格应该存在价差,而价差里也会包含收益率方面的因素,所以部分投资者购买后再转让。”

(图源/微众银行APP)

年利率4%,真的划算吗?

虽然互联网银行抢夺大额存单客户的招式颇多,但这其中,比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提供的收益率还高,才是它们直接吸引投资者的地方。

但近期,在某社交平台上,有投资者称,自己在排了半年微众银行的大额存单后,现在准备放弃。原因是在仔细算过账后,他们对互联网银行大额存单的真实收益率提出异议。

以微众银行为例,有投资者表示,自己打算预约存入20万元,但还需等8个月,“按照预约期间收益率按7天通知存款1.85%计算,每天还要付10元的利息,这不是割韭菜么?”

而且,按照4%的收益率和1.85%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估算,微众银行提供的这份大额存单,年收益率平均后为3.12%。对比中国建设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3.10%的年收益率,“冒险”选择互联网银行是否还值得?也在不少投资者心里打个问号。

不过,业内人士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如果游戏规则是确定的,且已经提前说明各种情况,但投资者依旧选择这个产品,那就绝对不能叫‘割韭菜’了,本身8个月的等待期限只是大致预估期限,谁都没办法确定。”

沈萌也表示,投资者有完全的选择自由,除非金融机构存在强制性或隐藏强制性的约束,否则如果认为部分机构的大额存单预约条件不理想,可以不买。

“归根结底,这只能算是银行的一个交易策略,利用储户的心理,以高收益率招揽储户,最终客户是否真的能拿到‘高收益’就要打个问号了。”前述平安银行业务总监说。

市界了解到,很多储户在购买互联网银行的大额存单时,往往第一眼看到的只是它的高收益,容易忽略购买的一些附加条件,比如等待期限、限量销售等。

因此像微众银行这样,虽然标注了4%的年收益率,但折合时间磨损成本,储户最终拿到的收益可能并不如想像得那么高。

面对互联网银行高收益的“诱惑”,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提醒投资者:“那些看似利率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需要保持审慎研判,避免过度追求利差而忽视风控,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还要更加注意资产配置的期限错配问题,避免因复利的连续性无法保持而因小失大。”

(图源/视觉中国)

争抢大额存单背后,挑战仍存

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不缺存储客户的银行眼中,大额存单成本较高,已经越来越像“鸡肋”产品。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市界,一般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银行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银行要控制大额存单的成本支出,现在是宁要小额低息,也不要大额高息了。”

招商银行曾在2021年报中坦言:“会继续加强对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高成本存款的量价管控,维持活期存款较高占比,保持存款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建行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经济师曹磊表示,目前大额存单属于银行不太愿意主推,但又迫于吸存压力不得不推的一个产品,因此银行希望通过网点柜面销售来吸引客户到银行网点办理的同时,可以获得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机会。

但大额存单毕竟是银行的“揽储利器”,互联网银行对它的渴望,已经超过了其本身可能带来的高成本压力。

在行业人士看来,相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行乃至城商行,互联网银行在客户基础及资产配置能力上存在天然的弱势,特别是在吸收存款等能力上不如传统银行。

“所以为满足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考核指标,互联网银行会愿意支付更多代价吸收存款。”沈萌说。

作为衡量银行经营结构是否良好的指标之一,存贷比(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较高,一直是互联网银行的“通病”。过高的存贷比,往往说明商业银行贷款投入过大,用于其他经营方面的资金太小,影响流动性安全。

比如2021年,微众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是2632.06亿元,吸收存款3028.74亿元,存贷比为87%;同期的网商银行存贷比为89%,新网银行的存贷比更是高达137%。

据陈佳观察,目前部分民营机构的大额存单确有超额供给提供市场,这种紧缺与保供同时并存的奇特现象,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它反映的是我们当前整个银行理财市场各主体资产配置能力和营销实力方面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在吸储、揽储这个核心业务领域,广大民营机构与国有大行之间存在质的区别。”陈佳说。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初,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此项规定是限制和规范商业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拉存款业务的风险。”沈萌说。

而且2022年12月,亿联银行发布《关于亿联银行与陆金所停止合作的公告》称,自2022年12月29日起,亿联银行与陆金所平台终止合作关系,并停止通过陆金所平台办理相关存款的查询、支取、提现等业务,相关服务后续将由亿联银行继续提供。

这意味着互联网银行和中小银行未来开展存款和理财业务的挑战更大了。“互联网银行本身线下网点覆盖就是其短板,如果再缺少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将会对自己业务的扩张产生更多限制。”沈萌说。

(文中刘娜为化名)

支付宝网商贷坑死人了

面对头条的问题,网贷真的有那么恐怖吗,我愿意作为反面教材,剖开网贷的华丽外表,看看其龌龊本质,奉劝入坑的努力上岸;想碰的,三思而行;乐此不彼的,悬崖勒马。

一 贷款

关于网贷的问题截图

我钱不够,想做事情,比如想买房,想提前享受就想着去贷款,借钱。经济学告诉我们,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给他取个名字,姑且叫利息。网贷还有很多新的名字,除了利息,还有手续费,会员费,担保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网贷不敢收的费用。有的人需要钱,有的人要放贷,有的就利用这个信息不对称开始中间撮合,最好的撮合办法就是—网贷。

在网贷之前,贷款的历史源远流长。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就在自己的属地开始放贷,用贷款利息来养活他的诸多门客。

网贷 头条正版图片

《管子·治国》中说:“上徵暴急无时,则民倍贷以给上之徵矣。” 尹知章 注:“倍贷,谓贷一还二也。” 谓贷一还二也。

唐朝的时候,借款利率就很高了,““举取银钱贰拾文,月别生利银钱贰文”,一个月达到10%。年利率就高达120%了。

明清时候就有了很多当铺,典当行,票号,钱庄等等。利率就和现在差不多了,比如清朝,正规贷款机构的年率在36%,和现在一样,还有粮食贷,就是富人把多余的粮食借给穷人。

民国时期贷款利率就多在16%左右了。一般也要抵押,否则就是第三人担保。

(备注:以上贷款历史的内容参考资料《从古到今的贷款小历史,看完我心动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041147120959309&wfr=spider&for=pc)

由此可见贷款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跑不掉。最难的是负债累累的负债人,在欠债的生活中挣扎。

二 、 网贷

这个世界上最轻松的事情其实是无债一身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掀起来一场科技革命。便捷生活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抓住机会的大厂,如ZFB,WX,成功的获取了数亿人的基本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为何不放贷呢?所以,现在社会,宇宙的尽头是铁岭,大厂的尽头的是放贷。

要说起网贷的老师祖,莫非就是ZFB和WX了。经过1分钱喝饮料的抢人大战后,开始引导人进行手机线上支付,然后推出花呗,还不过瘾,再推借呗。还嫌弃赚钱慢,再推网商贷,把银行拉进来。WX也推出微粒贷,和其他机构搞合作,比如推出京东的白条分分卡,总之你在我这里贷款就完事了。动动手指,拿去消费,拿去享受。然后聪明的他们开始把这些债权打包抵押也要,卖也好,去换取更多的资金注入,再放贷。如此一来用这个杠杆去撬更大的放贷市场。当它估值到惊人的3000亿市值的时候,幸好上市没有成功,不然又有多少哀鸿遍野。

网贷 头条正版图片

看着这些前辈端着放贷的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后起之秀们当然要跟着,一窝蜂的,LZ也要放贷,一时间如雨后春笋。京东、美团、小赢卡贷,卖二手的转转、滴滴金融、海尔金融、榕树借款、洋钱罐、你我贷、马上金融、携程金融……。真是砍完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这些贷款机构。

舒服吧,动动手,钱到手,吃喝玩乐跟我走!

三、 入坑

“向前一步是悬崖”,闭上眼往前走。没有忍住,因为拆墙补墙也好,因为要买个新手机也好,因为要享受也好,因为被诈骗也好。开始去点网贷。为何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

(1)息费奇高。通过借钱来还清债务,这是行不通的。网贷作为中间商,从来就没想着把骨头给你吐出来。监管我?OK。那我明面写利率18~35.99%。还没完,要想借到钱,首先办个会员,交会员费,然后办个保险担保,交担保费,这给保险意思就是,假如有一天你逾期还不上,这个担保机构来还,然后你还是要还给这个担保机构,那这些保险买了等于买个锤子。左右都是保放贷的呗。等等,让缺德的我再想几个费用,如手续费,审核加速费等等。存款利率才3%左右啊,高一点的4-5%就是Henan村镇银行给你的,你敢去存。你的收入是万万跟不上这些息费的,所以注定越来愈多。当金融机构看到你的负债增加,查询次数增加,就开始抽贷,不再贷给你,你的APP只能还。他们开始去寻找新鲜的,优质的韭菜去了。

笔者曾于2021年7月开始通过网贷拆东补西,不到半年时间,就累积了10多万的网贷,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当初要有今日逾期的勇气,何至于此。

(2)手段其劣。与一开始勾引你贷款截然不同。一开始勾引你贷款,手机上花花绿绿的APP界面,贷出好未来之类的欺骗性广告语,柔美的女人声音,一遍一遍的电话给你让你贷款,让你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福。这句话是最大的谎言。比“男人很可靠,不好色”都不靠谱。

获取你的手机信息。首先就是通讯录。不知不觉签署了很多合同,签了很多同意协议,其中就有备份你的手机通讯录,而你当时万万不知道的,还记得填紧急联系人的时候,就开始访问复制上传通讯录了。拿着通讯录、通话记录就是为了在你逾期的时候,开始疯狂催收,爆通讯录,一时间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了,声名狼藉,名誉必将扫地。

催收的G仔子们,侮辱,谩骂、恐吓、嘲讽,一个接一个的电话那是不遗余力,这是他们的工作,不然会饿死。

(3)走上诉讼

有些网贷机构,消磨耐心之后,就要把韭菜们送上法庭,进行民事诉讼。一般情况下,有可能他们会赢,然后,这些一无所有,只有一身债务的负债人会被强制执行,列为失信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终将品尝超前消费的苦果。

四、一声叹息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多少家庭因为网贷支离破碎,多少人因为网贷心力交瘁。没有逾期的惶惶不可安,逾期的备受折磨。

朋友们啊,明天的钱不香。这网贷就是鲜美的罂粟花,他会让人上瘾,也会让人万劫不复。一定要忍住。逾期的也不好怕,要坚持,好好活下去。恒大欠2万亿,不是好好的?谁能奈何他?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说,永州之野产异蛇,白质而黑章,但奇毒无比。而这网贷,比这蛇更毒,比猛虎更猛,比苛政还要可恶。

胡乱一通,不知所言,诸君慎重。

期待上岸 云淡风轻 还是少年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商银行贷款的利息(支付宝网商贷坑死人了)":http://www.ljycsb.cn/dkzs/1195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