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被罚 银行风控短板待补齐,下面是中国经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用卡汽车分期贷款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 北京报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已成为银行罚单的重灾区,国有大行、城商行也纷纷“中招”,处罚事由包括违规办理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管理不到位、授信调查未尽职等。
随着汽车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将其作为零售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不过,风控能力仍是软肋。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信用卡购车分期业务的链条较长,任何一个环节把控不严,就容易风险暴露。此外,银行还面临抵押品难处置,信用风险化解难度大等现实问题。
过分依赖中间商 风险暗涌
近日,某国有行浙江省分行被处罚440万元,处罚事由包括“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严重不审慎”等十项违规行为。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关于上述处罚,该行已于去年发现风险敞口,并暂停了对合作的融资租赁公司放款。
从贷款形式看,银行汽车金融业务模式可分为购车贷款、信用卡分期两类,据亿欧汽车研究,2019 年两者在银行汽车金融中的比例约为 7∶3。从获客方式来看,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分为直客式、间客式。由于银行在购车场景中并不占优,多数银行采取与经销商、汽车金融渠道服务商等合作的间客式来开展业务。
冰鉴科技研究院研究员王诗强告诉记者:“银行开展汽车分期主要是要与汽车经销商保持深度合作,经销商不仅掌握着客户,还是风控第一道门槛。只要经销商尽职尽责,不欺诈交易骗贷,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风险就会大幅度下降。”
“银行信用卡中心一般通过大数据进行反欺诈并通过异常交易来判读用户的刷卡行为是真实消费还是盗刷信用卡。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审核对其具有较大挑战,只有通过审核合作经销商来降低这种非真实交易行为。”王诗强如是说。
然而,某城商行信用卡部人士坦言,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开展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时存在的诸多业务不规范的情况,如贷款金额确认不清、放款日期与实际不符进而影响贷款真实性等。
数据宝产品研究院院长李可顺举例到,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一般存在购车合同造假、一车多贷、分期实为套现、资金流入房产等严重问题。“另外,信用卡汽车分期由于在产品定位客群上属于高质量客户,对于客户资质的识别能力不强,授信分期额度过高,汽车价值超出客户还款能力,客户多头借贷无法识别等。”
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过程中,不乏一些中介公司“帮助”资质较差的客户包装身份,申请银行贷款,造成风险暴露。“不排除有些银行可能风控能力比较薄弱、或审查人员存在道德风险,就可能会存在引流方与客户串通造假,贷款后并未用于购车的情况。”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说。
上述城商行信用卡部人士表示,部分银行在汽车金融相关业务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未实质性执行“三亲见”规定、客户购车交易背景真实性核查流于形式等情况。
王诗强表示,信用卡中心线下风控人员较少,也很少实地核查相关业务真实性,这与房贷流程差距很大。“汽车分期也并不是其主要业务,其开展汽车分期不过是找一个名头给客户提供大额授信,由用户自己决定如何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人和经销商,而借款人的风险也会通过经销商传导至银行,比如汽车经销商了解银行的审核审批规则,为了提高汽车销量、获取更多利润,汽车经销商想方设法让自己推荐的客户获得银行授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想要获得真实的客户信息难度更大。
汽车分期遇征信白户增多 缺乏精准客户画像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银行业纷纷主动谋求零售转型,在“房住不炒”的监管导向下,个人住房贷款或面临增长天花板,而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优质资产,具有扎实的场景、较强的合规性、符合普惠金融方向,因此正成为近年来越多越多银行零售业务加速布局的领域之一。
然而,汽车分期业务不仅存在一些风险,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银行在对信用卡汽车分期抵押品处置时难度也较大,具体体现在汽车属于动产,追索难度大、成本高;且处置手续复杂、费用高,再加上车辆贬值速度快,通过处置抵押品并不能有效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因此,提升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的风控水平,迫在眉睫。
某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风控负责人则坦言,银行在汽车金融领域的不足在于缺乏用户画像。
冰鉴科技研究院指出,随着一二线城市居民因为限牌、停车难、停车贵等原因导致购车意愿不断下降,购车群体开始不断向三线及以下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渗透,再加上配合汽车厂商的促销,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标准不断下调,遇到的征信白户越来越多。根据调研数据,目前市面上汽车金融业务征信白户占比20%~30%。随着征信白户越来越多,银行的风控能力则受到考验,这就需要银行增加外部数据的使用,提高精准画像的水平。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可以通过寻求工商、税务、保险、教育、公安等多个系统的配合,采集更多的侧面信息来印证客户的综合违约风险,还可以与第三方数据公司联合开发风险控制模型,为分期业务提供更加综合和前置的风险警示。
李可顺建议,信用卡分期业务,需要加强对客户资质的识别,对场景真实性的判断,对资金流的监控等。例如开展汽车金融过程,分期客户的信用卡资金应该直接就去在该行托管的汽车分销商的银行账户实现对资金流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客户分期后的还款行为、用车行为的异常监控。
“汽车金融包括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信用卡分期、融资租赁分期、以租代购等模式,都是银行根据自身能力可以选择的切入点。”但李可顺坦言,汽车金融市场很大,如何搭建金融风控体系、场景监控体系、产品设计体系、贷后资产处理体系都是银行需要完善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诗强介绍到,信用卡中心更关注客户本身的资质,对于还款能力强、信用良好的客户,一般鼓励其大额消费,经常给予大额授信,并不会关注客户到底是否是真买车还是信用卡套现,因此,其主要问题是汽车分期真实用途审核不严格。
分期购车
不少网友都反映,在4S店全款买车居然遭到了销售的“嫌弃”。甚至有些朋友全款买车,不仅不能享受贷款买车的各种福利,而且提车也要比贷款买车的慢。但比起全款购车,一些经销商的贷款优惠更吸引人,销售们也是不遗余力的推荐贷款买车。
其实,经销商仅在卖车上面没有多少利润,而经销商的盈利也是在其他方面弥补回来,那么都有哪些渠道可以赚到额外的利润呢?为了摸清楚贷款购车中的一些“猫腻”,我们去往北京地区的经销商处了解到这些情况。
贷款手续费
在今天的调查中,几个经销商的销售人员无一例外地向我们推荐了分期贷款买车的方式。对于银行贷款与车企金融贷款的区分,一家经销商的销售这样表示:”肯定是厂家的金融合适啊,银行您得自己跑来跑去多麻烦,厂家的金融我们就能做,而且还能给您补贴点”。
而对于手续费制订的问题,不同品牌的收费情况也不尽相同,宝马的贷款手续费是按照汽车报价的1.5%收取,而像标致和福特则收取的是厂家“标准”的3000元的手续费。
据另一位销售人员私下表示,除了办理贷款销售人员可获得一定的提成这一直接因素外,由于其贷款金融公司多为汽车企业自营,推荐消费者办理分期也是因为每个月有销售人员都有固定的任务量。虽然分期贷款可以缓解消费者的购车压力,但也会产生部分手续费。不过,经销商会提供免费的保养以及配饰,来与手续费相抵。
贷款需“加装饰”
位于北京东城区的宝马4S店,当销售人员得知我们想要买车的“意愿”后表示,“现在贷款政策好,两年贷款可享受超低利率。不过贷款买车的话,得在店里加装饰,您到别的4S店也都这样做,大家价格都一样。”
对于我们比较关心的宝马3系Li M套件版车型,销售给出了将近10万的优惠幅度,指导售价430900元,优惠后约为331700元。但后期必须在店内加装14800的装饰,包括原厂贴膜、脚垫、灭火器等一大堆东西,其实这些东西在汽配城或者在网上买的话只有三四千的价格,但在经销商处能卖到上万元。
保险提成
位于北京北四环的福特4S店,对于分期购买福瑞斯这款车说到“福瑞斯全系优惠2万5左右,优惠很大,现在订车的话还可以享受2-3年零利息,最低首付30%,建议您分期购买,全款买车的话车价上的优惠就没有这么大了。”
在表示对2017款幸福版 1.5L 自动时尚型有购买“意向”后,销售进一步说到:“现在这款车卖的最好,分期买的话后期必须要在店里上个全险,新车刚买来,这几个保险能上就多上几个,又没多少钱。”
在销售开出的报价单上可以看到,优惠后9万多的车价,保险费竟多达了5000元,确实有些偏高。其实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和4S店都有回扣协议,成交一份返款多少钱,新车主往往会在保险方面被销售忽悠。
优惠情况参差不齐
在走访的多家经销商后我们还发现发现,很多厂家给出的像“2-3年分期零利息,购置税减半,置换补贴等”优惠政策在经销商处执行的并不一致。
在调查迈腾优惠情况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同位于北五环且相距不远的两家大众4S店,其中的一家销售表示“现车优惠2.5万,但只能享受一年免息的贷款政策”;而另一家店的销售人员表示“店内购车可享受2-3年的免息政策,同样优惠2.5万”。
另外,一些经销商表示如果选择厂家优惠便不能在享受店内的现金优惠,只能平价提车。而有些经销商则称厂家与店内优惠可以同时享受。由此可见,消费者在购车时还是要货比三家才能拿到最大的实惠。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勿抄袭或改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用卡汽车分期贷款(分期购车)":http://www.ljycsb.cn/dkzs/11949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