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银行业绩失速连续一年半垫底城商行 个贷规模罕见缩减98亿利息中收两端承压,下面是长江商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西安贷款公司有哪些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曾经以“小而精”著称的西安银行(600928.SH),已经被同行甩在身后。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54亿元,同比减少8.48%;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为12.27亿元,同比减少13.45%,业绩增速在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最末位水平。
而在上市银行业绩普遍向好的2021年,西安银行全年净利润增速1.73%,也仅高于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并在上市城商行中处于垫底位置。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与此前大力推进零售转型、个贷规模大幅提升的步调不同,今年以来,西安银行的个贷发放罕见收缩。2015年至2021年末,西安银行的个人贷款规模由103.87亿元增长至693.92亿元。
截至今年6月末,西安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595.8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8亿元,降幅达到14.13%,使得全行贷款和资产总额增速仅为2.91%、2.12%。
由于利润率更高的个贷规模减少,上半年,西安银行利息净收入27.97亿元,同比减少9.83%。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5.57亿元,同比减少3.25%。不仅如此,同期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8亿元,同比减少23.77%。
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双降的上市城商行
刚刚过去不久的中报披露季中,西安银行的业绩表现难以让市场满意。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54亿元,同比减少8.48%;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减少13.45%。
事实上,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稳步复苏,上市银行年内业绩普遍回温。作为商业银行板块的绩优生,今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37家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仅民生银行和西安银行两家银行同时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特别是西安银行上半年净利润降幅高于民生银行,在A股上市城商行乃至整个上市银行板块中业绩增速垫底。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西安银行此前被视为A股市场上“小而精”的上市银行代表,IPO之前西安银行曾保持业绩稳步增长趋势。
2016年至2018年,西安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由45.18亿元、20.11亿元增长至59.76亿元、23.62亿元。2019年3月,西安银行顺利登陆沪市主板,并在当年业绩增速达到新高。2019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8.45亿元、净利润26.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5%、13.27%。
疫情暴发后,西安银行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和2021年,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38亿元、72.03亿元,同比增长4.27%、0.91%;净利润27.56亿元、28.04亿元,同比增长3.05%、1.73%。
其中,2020年全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整体业绩增速放缓,西安银行当期净利润增速在上市银行板块处于中间位置。但疫情后西安银行与同行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2021年,A股上市银行中,西安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就只高于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并在城商行中处于最末位。
2022年以来,西安银行业绩已然失速。今年前两个季度,该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43亿元、17.11亿元,同比变动-18.52%、2.96%;净利润6.08亿元、6.19亿元,同比减少14.17%、12.73%。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不论是传统的吸存放贷,还是当前各家银行纷纷发力的中间业务,西安银行均存在不小的展业压力。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7.97亿元,同比减少9.83%。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5.57亿元,同比减少3.25%,而吸收存款利息支出30.37亿元,同比增长8.2%。这就使得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负债端成本依旧高企的情况下,上半年西安银行的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1.62%和1.74%,同比分别减少21BP和26BP。
与此同时,上半年,西安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0.70%,主要支撑点来自于投资收益。报告期内,该行投资收益为3.44亿元,同比增长91.87%。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8亿元,同比减少23.77%。其中,投行、代理、贸易融资及担保等业务的收入降幅分别为76.65%、7.96%、27.94%。
零售转型遇阻个人消费贷款减少97亿
与此前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同,今年以来西安银行扩表速度明显放缓。
上市后,2019年至2021年末,西安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2782.83亿元、3063.92亿元、3458.64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4.29%、10.1%、12.88%,均保持在10%以上。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过往年份中,西安银行着重于零售业务强化,仅从贷款这一方面来看,2015年至2020年末,四年时间内西安银行个贷余额由103.87亿元增长至675.65亿元,增幅达到5.5倍;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12.11%提升至39.29%,增幅也超过两倍。2021年末,西安银行的个人贷款规模693.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但增速显著降低。
今年6月末,西安银行资产总额3532.08亿元,较上年末仅增长2.12%,贷款和垫款本金1870.9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其中零售端贷款罕见出现负增长,6月末,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1017.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8%,个人贷款和垫款595.8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8亿元,降幅达到14.13%。利润率更高的个贷规模压缩,这成为西安银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截至今年6月末,西安银行的个人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规模266.98亿元,半年间减少96.85亿元,降幅26.6%。同期,该行房产按揭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及信用卡规模并无较大变动。
而从信贷资产质量上来看,2019年至2022年6月末,西安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18%、1.18%、1.32%、1.22%,呈先升后降趋势。
不过,依靠自身利润留存,IPO之后再无股权融资的西安银行,上半年资本充足率有所提升,在当前中小银行密集融资补血的背景下实属不易。截至今年6月末,西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9%、12.11%、12.11%,较上年末分别增长0.78、0.02、0.02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银行存在重要股东大比例质押的情况。截至今年6月末,西安银行第二大股东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第七大股东曲江文化产业风投、第九大股东长安信托以及第十大股东金花投资集团分别持有该行14.27%、2.26%、1.74%、1.69%股份,质押率分别为100%、44.72%、99.7%、81.4%。
视觉中国图
西安小贷公司
通过金融服务公司办理企业贷款,半年多过去了,贷款没有办下来,金融公司却关门了,田先生很是气愤。
从事家装行业的田先生在西安经营着一家小微企业,去年7月30日,正需要资金周转的他与西安好满益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满益公司)签订了《居间服务协议》,约定由该公司为田先生办理企业银行贷款100万,“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我经常会接到一些金融公司的电话,当时也没有多考虑,以为很快贷款就能办理下来。”田先生说,签订完合同后,他现场向好满益公司支付了2万元专项费用,对方也承诺贷款数天半个月就能办下来,“也没想着能办下来100万的贷款,能贷下来三四十万也就够我周转用了。”
然而,直到2021年10月,田先生始终没有收到银行贷款,每次联系好满益公司业务人员,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10月国庆假期后,我再去他们公司时发现大门已经关了,经多方联系寻找,去年11月11日,对方公司才与我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先退还我2000元费用,剩下的专项费用在三个月内一次性退还。”田先生说,在此之后,他就彻底无法联系到好满益公司的任何员工,公司大门紧锁,办公电脑也都搬走了。
2月7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与田先生一同来到位于西安市科技五路的好满益公司办公地址,只见大门紧锁,玻璃门上张贴着一份通知,上方注明“因我公司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暂时不能正常营业,故不能履行与你们签订的服务协议,但我公司后台正常运营,后续事项请与以下后台经理联系”。随后,田先生现场拨打了通知中所留的四条联系方式,只有一位张姓经理接通了电话,对方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正常上班,等上班了会为客户解决问题,而上班时间预计在2月15日以后,没有说明具体情况。
“公司早都搬走了,总有人来找他们要钱……”一位路过的其他公司办公的员工见状说。
通过天眼查APP查询,西安好满益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2021年3月25日,于同年9月3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辖区市场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者从该办公大厦物业处了解到,该公司于去年10月国庆假期后搬离,至今还有两个月物业费未向物业缴清。
田先生说,他尝试过报警,但因为属于经济纠纷,还是得通过法律诉讼的程序,他也想提醒大家要谨慎对待这样的机构和公司。
华商报记者 于震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金融公司贷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西安贷款公司有哪些(西安小贷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192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