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欠750元上黑名单 “平台倒闭不用还钱”该醒醒了!,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而富贷款不还
2018年近半年,P2P的爆雷潮不知道伤害了多少家庭,多少人血本无归。
分析认为,近期P2P爆雷潮,行业流动性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与逃废债现象有关。一些部分本来有能力还款的借款人出现恶意逾期,一些不懂法的借款人认为“平台出问题,钱就不用还了”,甚至有借款人潜入投资人群里,恶意煽动情绪,制造恐慌。
如今,P2P终于迎来一向大利好,国家终于出手整治这一现象,老赖们无眠。
互金整治办打击逃废债8月8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互金整治办)发布99号文件,即《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下称《通知》),严厉打击借款人的恶意逃废债行为。
通知指出近期部分P2P网贷机构风险频发。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等待P2P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从而逃脱还款义务,加剧了P2P网货行业风险。
具体而言,《通知》提出两点要求。首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深圳市互金整治办要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在这个名单中,各互金整治办要分析、统计7月1日至8月8日平台出现的恶意拖欠债务人名单,说明恶意拖欠债务人员的累计借款总额、逾期开始日期、平台能否联系到借款人以及催收是否有效。
上报内容包括逃废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借款公司、平台名称、累计借款总额、剩余欠款金额、拖欠开始日期,是否失联与催收情况等。
其次,《通知》表明,下一步全国互金整治办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对相关逃废债行为人形成制约。
该《通知》加盖了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代章,同时抄送人民银行征信局、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征信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百行征信。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逃废债信息有机会与最全面的征信系统交叉比对,这将对恶意逃废债人士带来打击,但具体效果还要看后续执行力度。
P2P“老赖”该慌了!据媒体报道,从多位网贷投资人处获悉,平台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不少借款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希望平台倒下后可以不用还款。某投资人更是表示,“很多平台其实都是给借款人弄倒的,平台倒了他们就可能不用还钱了”。
也就是说,在网贷频频“爆雷”,投资者信心下滑的大环境下,有部分借款人趁机不还款,甚至“幸灾乐祸”,以期平台倒下后自己可以不用履行还款义务。
《通知》一出,恶意逃废债的P2P平台借款人将纳入征信系统,直接受到惩罚!我们等待了许久的政策终于落地了!
从“还钱是不可能的,等平台倒了再说”到“是不是该把钱还上,有点怕了”,群聊中的P2P老赖们开始慌了,并纷纷商议准备还款:
一名P2P行业人士表示,因为过去严厉打恶意催收,有些偏向老赖了,很多平台正常催收不敢做,导致很多钱被恶意拖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轮P2P的流动性危机,对于合规性的平台而言,真正产生危机的是借款方的恶意违约。
该平台负责人透露,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本来有能力还款的借款人也悄悄走上逃废债之路。“面对逾期大爆发,很多平台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催收,调动一切力量到一线回款,但恶意逃债的问题还是很难解决。”
有律师表示,事实上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贷行为的法律实质就是借款合同,仍受到我国合同法的保护。但由于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P2P的借款人未纳入到国家征信体系中,一些借款人产生了侥幸心理,P2P雷潮、流动性危机助长了此种心理。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观察,在雷潮下,各种人性被暴露,例如平台电催只要打电话,借款人就报案举报;借款人假扮投资人,大量涌入投资人群,恶意诋毁平台,希望搞垮平台,不用还钱。
深圳互金协会公布首批9名P2P老赖名单
将上报并纳入征信
8月9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督促P2P平台借款人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的通告》,公布了9名会员单位借款人逾期相关信息。
根据国家整治办《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整治办函﹝2018﹞99号),P2P平台借款人的逃废债信息将被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已向会员单位收集了部分借款人逾期履行还款义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了核实,脱敏处理后公布如下:
根据我国《刑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借款人故意拖延、无理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将可能遭受如下限制:
1、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虚假破产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等);
2、逃废债信息被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
3、需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借款利息和违约金等额外的费用;
4、被限制或禁止出境;
5、收入、银行存款、股票、车辆、机器设备、房屋、土地等财产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限制高消费,如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无论P2P平台是否正常运营或是暂停营业、清盘退出、经侦立案,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均受到法律保护,请P2P平台借款人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切勿出现故意拖延、无理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行为,避免因此而遭受各种限制或被追究刑事责任。本协会将收集P2P借款人故意拖延、无理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信息,及时报告并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特督促所有P2P平台借款人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多家P2P平台已经动手
宜人贷、拍拍贷、微贷网、团贷网、爱钱进、翼龙贷、和信贷、你我贷、信而富、信用宝、PPmoney等头部平台均通过官方渠道称,8月9日已上报了首批“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信而富突然打电话要还款
信而富官网截图。资料图
专家认为,因平台原因导致用户无法借款,只要借款人能够提供多次申请借款而平台不予借款的记录,就应该视为借款人完成了有效借款的次数,已履行合同,可以要求平台退还全部会员费
“缴费成为会员,不就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利吗?我开通了会员,前几次借款也没有出现逾期,为什么后续借款却屡屡遭拒?”6月初,广西桂林的陆少秋(化名)抱怨道。
陆少秋是网贷平台——信而富的会员用户。依据信而富的规定,只要用户一年之内成功借满8次,且无逾期等违约行为,到期后平台会全额返还会员费。但陆少秋却屡次借款失败,不禁担心平台是否在故意拖延时间、不让自己成功借满8次,以便到期后不返还会员费?
除陆少秋外,近日,有多位借款人也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了类似问题。一些借款人表示无奈,称“信而富App说是开通会员可借款,但总是不能放款,跟客服多次沟通也无果”。
用户:开通会员却借不到款
据官网资料显示,信而富App隶属于上海信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涉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截至2017年年末,全年撮合借款交易笔数2300万笔,累计借款人数达430万,并于2017年4月28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月7日,陆少秋注意到信而富推出了会员制度:只要在一年之内借款8次,不出现逾期等违约情况,到期后不仅能收回会员费,而且还能享受到比非会员更低的借款利率。心动之后,他随即花费398元开通了钻石会员。
起初,陆少秋通过信而富App可以很轻松地借到钱,“我每次都借1500元,一个月后需要还款1529.25元,年化利率只有23.73%,成本不高,也非常便捷,为了能尽快完成8次借款,每当我需要钱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信而富”。
然而,情况却在起变化。
4月13日,陆少秋按照以往的操作惯例,第4次通过信而富App申请1500元借款,也看到了页面显示正在放款中,谁料,很快收到平台发来的“借款未能成功”的短信。
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陆少秋一直尝试在信而富App上借款,却一直未能成功,截至6月7日,他已经连续9次借款失败,仅在5月,他就申请了7次。“会员到期时间是2019年2月7日,虽说还有时间,但尝试了两个月都借不到一次钱,我又没有逾期过,凭什么不放款?要是以后都像这样借不了钱,那我怎么在一年内完成8次有效借款?平台是不是故意这样,坑我的会员费?”陆少秋抛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与陆少秋有类似经历的用户不在少数。法治周末记者在21CN聚投诉、新浪微博上看到,有多位用户投诉:在信而富App上办理了会员却不能成功借款。
回应:实时调整风控政策所致
在陆少秋等人看来,如果难以借到款,即使抛开需要一直尝试申请而增加的时间成本不说,那398元的会员费实际上就成了这3次借款的额外“利息”,将其分摊到前3次借款上,每次除了支付29.25元的利息外,还要损失132.67元会员费,折合年化利率129.53%,借款成本反而更高了。
针对这些用户对信而富会员制提出的问题,6月4日,法治周末记者联系到信而富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解释,借款人能否成功借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完成借款的主要原因是在一系列针对网贷监管政策的影响下,平台会实时调整风控政策,以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在此基础上,虽然是同一个借款人,但在不同的时期,随着风控政策的变化,就存在无法通过信而富信用风险评估的可能性。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借款人能否获得借款,与是否为会员并无直接必然联系,关于部分借款人出现连续多次借款失败的情况,公司已了解和知悉,并正在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包括调整现有的风控政策等,目前,监管环境和市场已趋于稳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在下降,相信后续该情况会得到有效改善。
针对陆少秋等人提出的有关返还会员费的疑问,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据会员服务协议的约定,符合会员费全额退还条件的用户,在会员到期之后会员费将全额返还,对于这些非用户原因造成的借款不成功且没有任何逾期行为的用户,信而富将对该部分用户采取会员时间延期等措施,充分保障用户权益。
那么,像陆少秋这样借不了款的情况,究竟原因何在?是否就属于信而富工作人员所说的“非用户原因”?这位工作人员称,由于涉及具体用户,他们会积极了解情况,目前不方便透露。
专家:因平台原因未达成交易应返还会员费
网贷天眼高级分析师高才业认为,在网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推出会员服务是一种有创新性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于借款人的初步分级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减少逾期或坏账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对于借款人而言,无逾期可返还会员费的规定,也会增强借款人的按时还款意识,减少逾期的可能性。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也分析,网贷公司本意应该是通过会员制吸引用户关注并增加用户粘性,相比会员费,平台的盈利点主要还是贷款利息,一旦出现长时间不能借款的情况,将严重打击借款人对平台的信心。
杨兆全认为,如果网贷平台因资金不足等自身原因,导致会员不能从网贷平台成功借款,那么,平台也不能够要求用户实现一年内达成有效借款8次的交易,也就是说,因平台原因导致用户无法借款,只要借款人能够提供多次申请借款而平台不予借款的记录,就应该视为借款人完成了有效借款的次数,已履行合同,可以要求平台退还全部会员费。
杨兆全建议,如果会员制能够让借款人享有较低的借款利率、更高的贷款额度等服务,那么对于那些经常借贷的借款人会比较适用,但是对于不经常借贷的借款人,办理会员的费用,实际上相当于借款利息之外的借款成本支出,因此,借款人要结合自身需求,谨慎对待。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也认为,借款人与信而富之间的纠纷,关键在于平台未提供借款的理由是否充分,在会员期限到期时,如果不是借款人信用等个人原因,而是平台撮合资金有限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有效借款次数不足8次,平台应当返还借款人的会员费。
展望:合理的会员制或成网贷风控方法论
高才业介绍,网贷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依据合同法中关于居间人的规定,平台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依据《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竞争激烈,网贷平台为了争取用户,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陆续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会员制服务。
比如,金钱包科技旗下的九秒贷平台推出的会员制,用户一旦购买会员后,即可享有优先放款、优先审核、优先提额等权利,借款未成功时,平台会退还会员费;一旦在借款期限内,用户因自身原因发生严重逾期,平台有权提前截止借款期限,已支付的会员费用不予退还。
不过,也有平台的会员服务,并不必然会提高下款率、提升贷款额度或者降低利率,只是在用户体验方面会做的更为优化。
比如,北京掌众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闪电贷,其作为一家为用户匹配借款信息的第三方平台,也推出了129元/半年的黄金会员和59元/半年的白银会员服务。闪电贷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现在有70多个借款渠道,用户如果不交会员费,看到的借款渠道是随机排列的,但是成为会员后,平台会优化排列顺序,将大型借款机构排在前列,用户能够及早看到相对较好的借款渠道,但是具体额度以及审核不会受影响。
在高才业看来,网贷行业推出会员制是一种创新:对于平台而言,可以扩大平台的收入来源,同时,可以对借款人作初步分级管理,提高风控能力,降低逾期率和坏账率;对借款人而言,也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同时有助于增强还款意识。而这些都可能会为整个网贷行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帮助现金贷平台走出“高利率高坏账”的恶性循环。
杨兆全表示,尽管网贷行业目前处于强监管时代,但诸多禁令中暂时还没有禁止网贷平台采用会员制,因此,对部分网贷平台和借款人而言,会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可能会在网贷行业被广泛效仿;不过,会员服务应由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购买,而非强制购买,否则借款人购买的会员服务有可能被认定为变相的砍头息,算作借款人的总借款成本,一旦超出最高院的相关规定,也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记者 刘嘉
稿件编审:张凯华 编辑:新媒体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而富贷款不还(信而富突然打电话要还款)":http://www.ljycsb.cn/dkzs/1191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