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2015贷款总额(2019年我国贷款余额)

2015贷款总额(2019年我国贷款余额)

交行去年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管理层:今年贷款增长目标12%,国际化策略不受欧美银行业风险影响,下面是每日经济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5贷款总额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廖丹

3月30日,交行发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921.49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营业收入2729.78亿元,同比增长1.33%。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37%,距离13万亿元仅一步之遥。

记者注意到,2022年交行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同时在资产质量方面,2022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35%,逾期贷款率1.16%,均降至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

在同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交行管理层就信贷投放进度和计划、房地产贷款质量把控、利润增长预期、欧美银行业风险冲击等热点问题作出了详细回应。

交行2022年度经营业绩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交行官微

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人民币贷款目标增幅12%

数据显示,2022年交行集团客户贷款余额7.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2%;境内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8%,信贷增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贷款结构也持续优化。例如,中长期公司类贷款余额达3.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9%,在客户贷款中的占比提高至44.8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57.72%、129.82%。

这一良好态势也延续至今年初,交行副行长郝成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年初到2月底这两个月的情况来看,交行对公信贷投放实现了“量价齐升,结构优化”的开局,市场整体信贷需求较为旺盛,特别是基建、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截至2月末,交行基建类贷款、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在零售贷款方面,交行副行长周万阜提到,在房地产市场政策落实以及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交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得到了改善,贷款业务储备较去年四季度有明显回升。

同时,交行个人消费贷款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截至3月29日,个人消费贷款的增幅是去年同期的5.9倍,增量是去年同期的9.34倍。”周万阜说道。

另从银行卡消费情况看,周万阜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卡消费和分期也在逐步恢复,截至3月29日,交行信用卡分期比去年同期增加5.34%,消费额也有所增加。

关于今年的信贷投放计划,郝成表示,2023年交行将在去年的良好基础上持续推进信贷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在总量上保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减,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幅目标定在12%左右。

交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玉雯 摄

不良贷款率降至1.35%,为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

资产质量方面,2022年末,交行集团不良贷款率1.35%,逾期贷款率1.16%,均降至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占不良贷款余额比例57.95%,较上年末下降8.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0.68%,较上年末上升14.18个百分点。

在存量处置方面,2022年交行共处置不良贷款863.96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实质性清收同比增长16.86%。2020年初以来的存量高风险资产基本出清。

就市场关注的房地产贷款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交行首席风险官林骅表示,交行对涉房类业务贷款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风险分类管理,同时也重点关注此类贷款的一些特点。“比如我们会把贷款逾期或欠息时间60天以上的,都归入到不良;同业违约率比较高或者存在较大完工风险的,我们认为可能会造成贷款实质性风险的,都一律下迁到不良。此外,对于现金流持续紧张、本息偿还存在阶段性困难的集团或项目,虽然还没有逾期,但也会放到关注类贷款中,予以重点管理。”

基于如上的谨慎判定原则,叠加大环境影响,2022年末交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2.8%,同比上升1.55个百分点。林骅解释道,对于列入不良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分析判断下来,其风险缓释水平较高。整体来看,宏观环境风险在收敛,交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总体是可控的。

他进一步补充称,目前交行开发贷款的拨备率是高于全行贷款的平均拨备水平,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风险抵补能力。

2023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面临挑战

3月27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谈及此次降准的影响,交行业务总监涂宏表示,此次降准后,交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9.5%降至9.25%,增加可用头寸约184亿元,降准释放资金可用于压降同业负债,有助于降低负债成本,但对息差的影响有限,最理想的情况下,最多提升净息差0.1个基点。

而在银行业整体息差承压的背景下,业内也更加谨慎看待接下来的盈利增长动力。

“我们非常客观冷静地来看待净利润这一指标。”林骅表示,银行业的利润波动往往跟经济周期相比有一个滞后反应。2022年,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冲击的困难,同时又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三重压力不容小觑,对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预计在2023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体现。

林骅分析称,从收入端来看,2022年贷款市场的定价下行影响会在2023年集中体现,在负债成本相对刚性的情况下,息差、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将会面临挑战。同时,资本市场目前波动较大、不确定性较强,银行业还需要认真落实好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预计中收的增长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此外,随着资本市场和汇率波动,投资的估值和汇率的不确定也在加大。从支出端来看,贷款增长和风险情况也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和挑战,拨备持续压降的空间比较有限。

“所以从收入、支出两端来看,2023年银行业净利润的增长还是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林骅表示,这些变化今后会是一个常态,交行需要在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调整自身策略、措施流程、产品组合、营销方式和金融供给水平,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保证和提升效率。

欧美银行业风险不会影响交行国际化策略

就近期颇受市场关注的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交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也予以点评。

交行行长刘珺表示,硅谷银行聚焦于科创企业融资,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金融模式,却犯了一个特别基础的错误,其资产负债错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流动性管理,使得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挤兑现象发生在一个特别现代化的、特别领先的融资平台上。

在他看来,这一事件中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货币如水”和“货币如蜜”这两个现象是同时存在的。

“不能总以为货币就像水一样,均匀地分布在实体经济角角落落,有时候它会像蜜一样粘在某个资产门类上。”刘珺解释道,比如硅谷银行的负债相对如“水”,它是来自于科创企业的存款,但是其资产却像“蜜”一样粘在长期债券上。所以一旦发生挤兑,整个负债缺口立刻会显现出来,而整个资产变现能力又很差。

刘珺还提到,瑞信事件核心与“KYC(充分了解客户)”有关,瑞信两笔亏损最大的投资项目,其客户基础状况都很一般,只不过通过所谓“腾挪术”做出一个相对比较漂亮的财务报表,最终形成了很大的损失。

如何看待此次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对此,涂宏表示,硅谷银行、瑞信与中资银行交集很少,有一些业务往来但并不多,“比如交行,瑞信被归零的AT1债券产品,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涂宏说道,总体判断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较小。

从外汇敞口来看,交行当前主要通过市场风险限额来约束交易性的外汇敞口,通过汇率风险管理协调小组统管全行的非交易性外汇敞口,相关事件不会影响到交行的国际化策略。

据涂宏介绍,交行目前已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3家境外银行的分行、子行,形成了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横跨五大洲的境外经营网络。截至2022年末,交行海外分行总资产折合人民币1.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6.37%,海外分行总资产在全行总资产中的占比为9.72%,净利润占比5.55%,均位居中资银行前列。

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我国贷款余额

在中银中小企业融资融智南粤行(氢能产业集群)专场活动上,佛山中行与企业代表现场签约。

佛山中行走访中小企业,实地了解情况。

南粤大地春风正劲,制造业当家号角嘹亮。各地都在铆足干劲,紧抓制造业发展大计的当下,佛山不甘人后,提出了2023年工业总产值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的宏伟目标。

蓝图绘就,落子纷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气势磅礴的征程中,除了一线企业的真抓实干,金融活水的无声润泽同样至关重要,而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下称“佛山中行”)正是这其中不容忽视的一股。

“步调一致”

紧跟政策方向,精准滴灌制造业

细数近些年来的信贷资金流向,不难发现,佛山中行一直坚持与国家战略和佛山规划保持着“步调一致”,其始终紧跟国家、广东省制造业扶持发展方向,精准对接佛山市“十四五”规划关于打造“2+2+4”产业集群和“十大支柱产业”“十大新兴产业”的目标,聚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延展服务产业集群的综合金融需求,信贷资金着力向佛山大力提倡的传统产业转型、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倾斜。

正是在这样的方向指引下,佛山中行做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2019-2022年佛山中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自110亿增至超200亿,累计增幅88%,年均增速23%;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累计增幅超450%,年均增速近70%。制造业贷款占整体对公贷款比例持续在40%以上。

佛山中行与广东一模架科技有限公司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故事便是该行服务制造业发展的生动例子。

广东一模架科技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定位为模架生产制造中心。佛山中行在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马上成立专项授信小组,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授信审批,火速为企业提供1亿元授信支持,助力企业朝着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集成工艺最完整的制造企业发展,也为南海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再添砖瓦。如今,双方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携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也是佛山中行服务佛山市制造业发展大局的举措。其针对佛山市十大创新特色制造业园区规划、村级工业园改造等政策,重点加大对产业园区建设及入园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延展服务产业集群金融需求,实现“突破一点、带动一片”。据了解,2022年佛山中行新增制造业产业园区项目13个,批复金额超60亿元;当前跟进项目5个,授信金额近27亿元。预计建成后入园制造企业可达500家。

“发力精准”

瞄准新能源、数字化“风口”

制造业要发展,但也不能是完全的“摊大饼”,发力重点领域、建立重点优势必不可少。据了解,佛山中行正在将拓展支持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业务等作为本年度重点发展方向,用金融支持佛山氢能产业发展壮大。

政策就是方向标。截至2022年11月,佛山市出台了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21项政策文件,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引进培育近150家企业和项目,总投资额近350亿元,为产业发展和项目融资打开了广阔天地。

目前,佛山中行已为南海区氢能产业集群超过20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授信余额超1.5亿元,覆盖了氢能燃料电池及系统、石墨双极板及复合双极板、燃料电堆及发动系统、热能设备、金属结构制造、汽车零配件等多个行业,支持氢能源技术攻关,助力解决氢能产业关键技术难题。

广东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家与中行形成深度合作的企业。年初,在获悉我国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及空冷电堆的领头企业即将落户南海区丹灶镇的消息后,佛山中行迅速为企业定制“惠制造”专属授信方案,成功为其核定并发放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为企业落户南海解决了生产资金上的燃眉之急,助力其扩大生产经营。

新能源领域之外,数字化也是佛山中行的重点关注方向。为助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佛山中行推出“数字贷”专属融资服务方案,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2022年,佛山中行累计发放数字贷近70笔,金额合计超2亿元,用于制造业企业购置智能化改造设施设备、购置数字化提升系统软件等转型升级项目。

“2023年,我们将加大‘中银数字贷’产品运用,积极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佛山中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我革新”

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00亿

作为国有大行,佛山中行坚定支持佛山市“制造当家”战略,坚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当好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排头兵。

扎根佛山这座外贸大市,佛山中行发挥自身在多元化经营和跨区域服务上的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全力为城市外贸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针对跨境客户群体需求,佛山中行建立健全“一体化营销体系”“一户一策”等机制,持续优化跨境客户服务体验,并发挥中国银行全球化优势,通过海外直贷为外贸、外资企业引入低成本境外资金,同时大力推广“外贸贷”等融资产品,通过中国银行普惠金融系列贷款以金融“活水”支持涉外实体经济。截至2022年末,佛山中行累计为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融资超70亿元。

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如何提高普惠金融的受惠面?佛山中行主动出击,摸清小微企业的痛点难点,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尤其今年以来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问题,佛山中行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推动力度,助力企业将“知产”转化为“资产”,让小微企业感受到金融的温度和力量。如佛山某餐饮集团在行业中已打造出良好的餐饮服务品牌,目前已在省内外开设多家门店。对餐饮行业这类服务性行业企业而言,商标品牌就是其核心知识产权。针对企业扩大经营的资金需求,佛山中行主动担当,积极为企业核定并发放商标质押融资贷款1000万元,通过知识产权“轻资产”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补给。

近年来,佛山中行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便捷高效的小微企业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积极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着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据悉,2022年佛山中行普惠贷款增速超40%,今年前3月,该行紧跟政府步伐加速发力,普惠贷款较年初新增超22亿元,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据悉,全市8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由佛山中行所提供授信的已超过2500户,这意味着,每3家佛山高新技术企业里就有1家与中行息息相关。

面向未来,期待佛山中行守正创新,步履不停,在高质量发展的漫漫征途上持续为制造业发展蓄能助力。

文:孙振凌 丘楠

制版:董淑云 刘艳兰 刘蔡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5贷款总额(2019年我国贷款余额)":http://www.ljycsb.cn/dkzs/1181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