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签字不是本人(贷款非本人签字是否有效)

贷款签字不是本人(贷款非本人签字是否有效)

摹仿他人签名签订借款合同,下面是明鉴文书司法鉴定所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签字不是本人

2017年,原告侯某诉称,原告与被告黄某之间并不相识,经褚某介绍,原告向黄某出借款项。2016年3月19日,原告与黄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黄某向原告借款人民币100万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借款期限自2016年3月20日起至2016年9月19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1.5%,同时约定,若被告违约,原告有权要求黄某每天按照应还未还款项的5‰支付违约金,自被告发生违约行为之日起,原告有权随时主张本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提前届满,要求黄某立即归还借款本金、利息及相关费用,包括原告为实现债权而支出的费用,如诉讼费、差旅费、律师费。当日,原告与黄某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抵押物为黄某名下的位于上海市东泉路XXX弄XXX号XXX室房产,并办理上述房屋抵押权登记手续,债权数额为100万元,债务履行期限自2016年3月20日起至2016年9月19日止。合同签订后,鉴于之前黄某已同意将此款借给褚钢使用,而原告与褚某是生意上的朋友,原告只相信褚某,故原告分别于2016年3月21日、3月30日、4月19日、5月27日将60万元、20万元、10万元、10万元通过银行转帐方式交付给褚某(卡号XXXXXXXXXXXXXXXX)。黄某于2017年4月就原被告之间上述借款事实进行了书面确认。合同履行过程中,实际利率是按月利率1.7%的标准计算,原告从褚某处收到按上述标准计算的利息,褚某称利息由黄某支付。现要求1、黄某归还借款本金100万元,并支付上述借款的利息和违约金(其中本金60万元自2016年11月21日起、本金20万元自2016年11月30日起、本金10万元自2016年11月19日起、本金10万元自2016年11月27日起,均至实际支付之日止、按月利率2%的标准计算);2、若黄某不履行上述付款义务,原告对黄某名下上海市东泉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行使抵押权;3、黄某承担本案诉讼费。

被告黄某辩称,原告与本被告之间并不相识,2015年经人介绍认识褚某。本被告告诉褚某想要炒股但没钱,褚某称可帮本被告解决,之后,本被告与褚某签订借款合同,合同中约定的出借方是原告,本被告虽将上海市东泉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作为借款的担保办理了抵押手续,但从未收取原告交付的借款,也未向原告支付过任何利息,本被告曾向褚某要过借款,但褚某一直拖延,原告诉称中提到的本被告于2017年4月就双方之间借款事实进行书面确认中的签名并非本被告所签,故原告支付给褚某的款项不能视为本被告实际收取了原告出借的款项,不同意原告诉请。

为查明案情,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涉案的两张2017年4月的《借款确认书》进行笔迹鉴定。

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首先对送检材料进行数量清点、状态确认,经委托方同意后,通知黄某本人至鉴定机构制作实验样本,并进一步将检材之间、检材与样本之间进行比对,最终做出了两张检材《借款确认书》上需检的“黄某”签名不是黄某本人所写的鉴定意见。

经检验,检材上需检的“黄某”签名用黑色墨水笔书写,书写速度中等,运笔欠自然,笔迹特征能得到反映,具备检验条件。

提供比对的样本既有自然样本也有实验样本。样本上的黄某签名书写速度有快慢变化,运笔自然,笔迹特征既有变化也存在较好的内在关联,具备比对条件。

将检材上需检的“黄某”签名与黄某书写的样本签名进行比较检验发现,两者外形上有一定相似,但在相同单字的运笔动作、笔力分布、搭配比例等笔迹特征上存在诸多差异。检验同时发现,检材上需检的“黄某”签名与司鉴中心[2017]技鉴字第XXXX号鉴定意见书中检材上需检的“黄某”签名能够基本重合。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经综合评断认为:检材上需检“黄某”签名与黄某样本签名的笔迹特征差异点价值高,特征总和反映了不同人的书写习惯。而两者在外形上有相似,分析系摹仿书写所致。

检材《借款确认书》上需检的“黄某”签名不是黄某本人所写。

来源: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贷款非本人签字是否有效

作者:陶然

金融审判事关老百姓的“钱袋子”,维护和保障金融安全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层层风控背景下,金融案件中伪造签名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据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统计,近几年因冒充借款人或保证人的签名、捺印,导致借款人或保证人对金融借款案件生效民事判决申请再审的案件逐年增加,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金融秩序和司法秩序,加大了信贷法律风险及隐患,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护。

金融案件伪造签名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金融监管缺位。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银行监管不力、管理混乱。有的信贷员盲目追求业绩,签订合同时不严格执行面签制度,或对参与面签的主体身份不作审查,甚至监守自盗,与借款人恶意串通,代借款人填写合同相关内容。二是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借款人在合同中共同借款人处替自己配偶进行签名、捺印,并认为夫妻之间互相签名理所当然,自己有权代理其配偶签字、捺印。有的银行信贷员监守自盗,盲目追求业绩与借款人恶意串通的情形,反映了银行在放贷过程中的管理乱象。三是法律制裁不足。违法成本过低。上述案件一般均不会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虽然按照法律规定,伪造他人签名、捺印的行为可构成骗取贷款罪。但由于刑事救济途径效率较低,且银行自身存在监管不力的责任,故银行多半会选择息事宁人,仅通过再审程序追回借款。

金融案件伪造签名社会影响巨大、法律后果严重,需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予以规制,形成治理合力,既要斩断违法犯罪分子伸向金融机构的黑手,更要扎紧金融机构自身的制度篱笆,端正服务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将不必要的风险排除在制度篱笆之外。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法院在金融机构设置的巡回审判点开展公开巡回审判、法治讲堂、典型案例宣讲等活动,或者通过庭审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和司法公开力度,告知金融案件中伪造他人签名、捺印的风险及法律责任,引导民众恪守契约精神,树立诚信意识。

其次,落实内部监督管理。银监部门要加强对此类现象的规制,规范金融机构内部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签订合同应当在银行营业场所进行,对合同签订严格实行面签制度,并做好视频影像采集留痕工作;强化廉政教育,落实对金融从业人员风险防范、合规操作、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对违规操作人员予以有力惩戒,充分发挥风险警示作用。

再次,建立治理联动机制。建立金融风险会商机制,由地方金融主管部门牵头,司法机关、金融机构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者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查处漏洞、防范风险的司法建议,共享信息、共商对策,提高金融机构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使伪造签名的行为消失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最后,强化打击力度。对金融借款过程中冒充借款人或保证人的签名、捺印或者银行信贷员监守自盗、与借款人恶意串通等行为,妨碍了正常金融秩序的,切实奉行有错必纠、惩防并举的原则,不包庇、不护短,该追责的追责,该司法处罚的给予司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法院)

来源: 法治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签字不是本人(贷款非本人签字是否有效)":http://www.ljycsb.cn/dkzs/1178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