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北京贷款哪家好(北京小额贷款公司哪个好)

北京贷款哪家好(北京小额贷款公司哪个好)

北京多家银行可做接力贷,房贷还到90岁?媒体调查:需符合这些特殊条件,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北京贷款哪家好

不久前,北京住建委发布消息,对中心城区老年家庭(60周岁及以上)购买三宗试点项目,并把户口迁至试点项目所在地的,给予政策支持,其中提到了“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

近日,中新经纬调查发现,北京市部分银行在其他非试点项目也可以做“接力贷”业务,即父母可以作为主借款人,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只要父母具备北京购房资格,父母和子女的收入总计不低于所还月供的2倍即可。

有银行人士对中新经纬透露,接力贷在北京市场一直都存在,并非近期才出现。业内人士认为,接力贷产品对当下楼市而言,意在降低购房的门槛,适度松绑。同时也需要进行规范,警惕其成为一种炒房的手段。

“接力贷”:父母主借,子女共借

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王女士最近在和中介聊天时意外得知,有银行可以做接力贷。“我和我老公现在买房就算二套了,首付太高了,但是中介说可以用老人名义买,用接力贷。我公公婆婆名下没有房产,这样首套房只需要3.5成首付,压力就小很多。”王女士说。

不过,中介告诉王女士,父母的年龄最好不要超过70岁,而王女士公公婆婆的年龄已经超过,她用接力贷买房的想法也只能作罢。

所谓“接力贷”,是指以父母购房资格买房,父母作为主借款人和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担还贷责任。

近日,中新经纬以客户身份咨询北京某地产中介,对方表示,可以做接力贷,前提条件是父母有北京购房资格。如果父母名下有房算二套房贷款,如果无房算首套房按首套贷款,退休的需要提供退休金证明,子女提供收入证明覆盖月供的2倍即可。

“只要您符合银行的资质,和项目没有关系,都可以做。我们和四大行都有合作。”另一位北京地产中介称。

中新经纬又以客户身份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进行咨询,均称可以做“接力贷”。目前来看,主流的借款人最大年龄是70周岁。

农行某客户经理介绍,针对其合作楼盘,若父母其中一方作为主借款人,年龄最大不得超过69岁,且必须有收入。若父母已退休,办理贷款时需提供退休证复印件和近一年的退休金流水。收入证明方面,需要父母和子女的收入总计不低于所还月供的2.1倍。

该客户经理称,目前北京市首套房利率为5%。以贷款150万为例,还款期限25年,需要每月还款8768.85元,父母和子女收入证明需达到每月近18500元。

建行北京某支行的客户经理表示,这种相当于老人买房、子女共借。需要看主借款人家庭的资质,如果名下无房无贷就可以认定为首套房贷款。另外,共同借款人名下不能有在途的两笔以上住房贷款记录。

关于贷款年限,上述客户经理称,90减去年龄大的父母一方年龄即为贷款年限,例如父母今年65岁,则贷款年限为25年。办理贷款需要父母提供退休银行工资流水。子女名下房贷计入家庭负债,收入证明也需覆盖家庭负债。

华夏银行一位客户经理也表示,该行可以办理接力贷。当被问及父母年龄超过70岁是否可以办理时,该客户经理表示:“可以,最多可以贷款年限是84减年龄。”比如父母年龄72岁,只可以贷款12年。

“接力贷必须得子女也就是直系亲属做担保”,上述客户经理表示,子女名下已有房贷算家庭负债,收入证明需覆盖家庭负债的2倍。比如子女现在每月房贷1万元,本次购房月供8000元,那么老人和子女的收入证明相加需要达到3.6万元以上。

另一位交通银行的客户经理同样称,“如果退休后有正常收入应该是可以的,但也需要看具体贷款金额。父母年龄在65岁之前肯定没问题,再大可能得看具体情况。”

“北京市场一直都存在接力贷,只是部分银行做不了。”一位股份制银行北京某支行人士对中新经纬透露。另一家城商行北京某支行个贷人士则表示,考虑到风险把控,该行并不做接力贷。中新经纬还拨打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部分支行电话,均表示没有接力贷产品。

北京三项目试点支持老年家庭购房

8月4日,北京住建委发布消息,对中心城区老年家庭(60周岁及以上)购买昌平区平西府、顺义区福环、顺义区薛大人庄三宗试点项目,并把户口迁至试点项目所在地的,给予一定的支持政策。

北京住建委提出了三项措施:老年家庭名下无住房且无在途贷款的,购买试点项目普通住房执行首付比例35%、非普通住房执行首付比例40%,以及相应的贷款优惠利率;购买试点项目14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按首套房首付比例35%、二套房首付比例60%执行;其子女可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北京市这次试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接力贷”,它有严格的限定条件,老人名下要无房无在途贷款,并且购买的房子在郊区,子女才能共同还款。这和一般意义上的接力贷产品有所不同,范围是比较小的。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北京此次政策,对于老年人的购房采取了定向放松、针对具体项目试点。

“针对老年人购房方面的痛点,包括首付能力较弱,尤其是贷款难等问题,在首付比例下调、贷款资格审查的门槛降低等方面落实了宽松的政策。尤其是允许子女帮忙一起贷款的做法,使老年人购房方面的压力会更小。”严跃进表示。

业内:接力贷有待规范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2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同比少增284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同比少增2488亿元。

另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4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51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分别较上月增加2个、3个。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市场预期减弱是房价修复动力不足的原因。他指出,局部地区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有所回落,房价修复动力减弱。

目前,全国多地在因城施策地调整楼市政策。今年4月,广州传出有银行启动“接力贷”的消息,但银行方紧急叫停了该项目。时隔四个月,又有媒体报道称,广州楼市重启“接力贷”。不过,据第一财经17日报道,多家股份行、国有行均表示并没有该产品。

6月,广东珠海推行的公积金“接力贷”也引发市场关注,其中提到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也就是说,珠海市缴存职工可用公积金帮直系亲属付首付和还贷。事实上,湖南邵阳、广东潮州、四川资阳、江西赣州、安徽池州、云南楚雄、河北沧州和秦皇岛等地出台公积金新政,也明确直系亲属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以及偿还房贷。

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可以适当探索“接力贷”产品,一方面能解决老年人买房问题,老年人也需要改善居住条件,但银行对老年人贷款年龄的规定不同,老年人贷款就比较困难,接力贷产品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二是对于银行来说,由于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也承担相应责任,风险基本是可控的。

不过,董希淼也提到,接力贷需要进行规范,它可能成为一种炒房的手段。比如子女已经有两套房,以子女的名义无法再买,再以父母名义购买也会有炒房的风险,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哪些情况可以进行接力贷。

严跃进分析称,在实际操作中,接力贷也是一种比较创新的贷款工具,使购房者可以贷到更多的金额。当前各地信贷投放的压力比较大,接力贷总体上是在监管的边缘线试探,和银行希望对客户多贷款的心态有关。

他认为,此类贷款做法之所以有批评,一是因为可能存在贷款方面的不公平,即部分人可以多贷款。二是可能有些人借此类方式变相逃避限购,即子女帮父母办理接力贷,但实际上是子女自己在购房,只是借了父母的名义买房。

“后续各地要注意的是,这几个争议的内容要有预案,要有管控和预防风险的措施。在有措施的情况下再适当推进此类业务。”严跃进表示。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对中新经纬表示,接力贷产品对当下楼市而言,是在降低购房的门槛,适度松绑。但是这个产品本身是有一定争议和风险的,所以在个别城市曾一度明令禁止。

王玉臣进一步指出,对于银行而言,风险相对小一些了,因为通过增加借款人的方式降低了自己的风险,进行了风险分担。对于贷款人而言,之所以会采用这种方式往往意味着自己的资金能力是有问题的,如果没问题,恐怕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当超出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去贷款买房的时候,无疑会增加自己和子女或父母的经济压力。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采用了接力贷,为了一套房子,父母和子女恐怕都要多年连带还贷。

王玉臣建议购房人,买房时一定要充分评估自己的资金能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对自己的资金能力要做相对保守估计,避免将来出问题。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中新经纬/魏薇

北京小额贷款公司哪个好

在监管规范和竞争压力下,全国小贷公司数量进一步缩减。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6054家,较去年年末减少近400家,贷款余额也减少347亿元。相比2015年的峰值时期的8951家,目前小贷公司已经减少了约2900家。

数量下滑背后,是全国和各地提质减量的不断努力。在监管收紧和存量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不论是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还是传统小贷公司,都在上演注销潮和增资潮。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小贷公司的行业格局还会继续重塑。

7年锐减2900

从数据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小贷公司数量变化幅度相比上半年有所收窄,最新数据6054家相比上半年减少96家,但相比去年年末减少了399家,从业人员也进一步降至5.85万人左右。贷款余额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余额约为9076亿元,前三季度合计减少347亿元。

小贷公司的数量缩减趋势已经持续多年。回顾2015年峰值时期,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一度达到8951家,彼时对应的贷款规模约为9594亿元,从业人员数量为11.4万余人。这也意味着,7年时间全国小贷公司数量锐减2897家,从业人员减少5.55万人,几乎腰斩。

从定义和监管范畴层面来说,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企业,自2005年试点起步,2008年监管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定义,此后一直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监管,是普惠金融背景下服务小微和“三农”的重要补充。

但从2017年起,因互联网贷款风险蔓延,监管开始对包括小贷行业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整治。对于小贷公司数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此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因为定位与准入门槛等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小贷公司经历了一个发展、扩张较快的阶段,但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来自银行端和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下沉的争夺、互联网小贷模式的挤压更加明显,加上小贷公司获客成本、贷款利率和资本金来源都不具备优势,只能服务本地的小贷公司难免陷入经营困境。

从区域分布来看,因为部分历史特殊性原因,重庆一直是我国小贷业务的重要发展“领地”,尽管规模也有所回落,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地小额贷款余额继续以2375.86亿元遥遥领先,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小贷金额超过千亿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以此计算,重庆小贷余额在全国占比为26.18%。

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变化中,新疆、安徽、辽宁是小贷公司减少数量最多的地区,三者分别较去年年末减少98家、47家、45家,最新数据为121家、279家、332家,对应贷款余额为78.56亿元、355.11亿元、237.5亿元。

监管+经营双重压力

按照经营渠道和方式不同,小贷公司一般被通俗划分为传统小贷公司和互联网小贷公司。在监管不断收紧和激烈竞争下,二者面临着不同的压力。

对于传统小贷公司,一个重要表现是,近年来各地取消经营业务资格或试点资格的频率明显提升。就在10月24日,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在2021年全市开展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级工作中,发现6家小额贷款公司存在“失联”的严重违规行为,因此依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大连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拟取消6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业务资格。

此前8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陆续发布多份公告,宣布取消8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不再列入行业监管范围。此外,今年以来已经有安徽、江苏、内蒙古、河南等多个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接连披露取消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名单。

在这些取消试点的名单中,也不乏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小贷公司。就在今年6月,北京金融监管局同意取消京东旗下京汇小贷试点资格的消息引起业内关注,彼时京东科技方面回应记者称,公司正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

此前2020年11月,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就规定,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贷公司数量不得超过2家,控股数量不得超过1家。

记者注意到,京东科技的这一整合计划最近有了新的进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章程备案在10月24日发生变更,名称目前也变更为重庆京东同盈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也从“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以自有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变更为“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票据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叠加京东科技此前注销的上海一家小贷公司,至此京东科技旗下仅剩一家小贷公司牌照。除京东外,度小满、携程等互联网平台也有类似整合动作。

今年10月上旬,银保监会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一则关于“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的回复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这一说法并非首次出现,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这也表明在《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之前,监管对小贷公司从事网络小贷业务仍然维持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这有助于减少小贷公司监管套利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络小贷持续“备粮”

事实上,自《暂行办法》开始征求意见后,网贷业务普遍进入整改期,尤其在几个关键条款的要求下,互联网小贷公司在加速整合的同时,掀起了一波增资潮。

按照新规,小贷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前提是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则必须不低于50亿元,且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对外融资方面,文件要求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贷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发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在此背景下,网络小贷公司为了给进一步“开疆拓土”提供基础,开始多渠道进行增资。目前,已经增资至50亿元以上的小贷机构主要来自蚂蚁、腾讯、美团、京东、度小满、苏宁、360数科、字节跳动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其中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早在2019年就已达到120亿元。

在融资方面,在发债和银行借款等门槛限制下,网络小贷公司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是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尤其头部互联网平台旗下的小贷公司“备粮”动作不断。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美团、京东、度小满等旗下小贷公司成功发行多笔ABS,三者合计规模接近400亿元,此外腾讯、携程、360等平台旗下小贷公司也有ABS在申请或反馈当中,传统小贷公司也有发行记录不断更新。

在业内看来,小贷公司作为服务小微和三农的重要补充力量,接下来规范发展的趋势必然会进一步加强。二十大报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板块明确,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日前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上进一步表态,要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原则,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持续完善修订现行金融监管规定,针对新兴的金融科技活动及时制定出台专门审慎监管规则。

董希淼认为,在监管趋严背景下,网络小贷从业机构须进一步强化合规经营,控制好业务风险和融资杠杆率,将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更好地服务长尾市场和长尾客户,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京贷款哪家好(北京小额贷款公司哪个好)":http://www.ljycsb.cn/dkzs/1172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