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一年的银行贷款利率(现在1年期贷款利率)

一年的银行贷款利率(现在1年期贷款利率)

贷款知识 第一财经 投稿

多家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新一轮降息潮开启?,下面是第一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一年的银行贷款利率

4月以来,河南、广东、湖北已有多家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引发新一轮降息潮的讨论。

根据广东南粤银行官网信息,自4月4日起,个人存款利率中,活期存款利率从0.385%下调至0.3%,整存整取利率亦下调2BP至15BP不等。这也是该行近5年来首次进行存款利率调整。

事实上,近期,广东多家银行密集官宣下调存款利率。广州银行4月1日起将3年期和5年期(5万元以上)的产品利率均下调5BP;广东澄海农商银行4月1日将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5BP至15BP不等。

与此同时,河南、湖北多地的中小银行密集开启存款利率下调模式。湖北武穴农商行、湖北黄梅农商行、河南淮滨农商行、舞阳农信社等多地城农商行发布了调整存款利率的公告,对多个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下调,大多下调幅度在2BP~20BP不等。

银行适当调整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是对去年9月存款利率下调潮的补降,并非全国性的新一轮存款降息,对市场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多地下调存款利率

中小银行进入存款利率密集下调期。

4月8日,河南省农信社公布了最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表,其中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至1.9%、2.4%、2.85%,其余期限挂牌利率保持不变。此后,河南淮滨农商行、舞阳农信社等多家银行纷纷响应号召,下调存款利率。此外,河南某农商行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部分未公告降息的银行实际上也在筹备中。

湖北省内的湖北武穴农商行、湖北黄梅农商行、湖北罗田农商行等也于近期发布了公告,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

拉长时间线来看,城农商行存款“降息”去年底就开始密集落地,且部分银行的调整幅度较大。去年12月,广东南澳农商行、乌鲁木齐银行、五大连池农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例如,乌鲁木齐银行2022年12月底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2年期、3年期、5年期分别下调3BP、45BP、47BP。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调整结构上看,今年以来,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中,5年期存款利率降幅相对较大。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是因为目前存款定期化倾向相对严重,中小银行对3年、5年等长时限定期存款的吸储热情不高。同时考虑贷款利率持续走低,银行不希望客户通过长期限存款锁定相对高额收益。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银行合理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减轻负债成本压力,拓展贷款利率下降空间。尤其此次下调存款利率的银行多为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中小银行,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若后续贷款利率也能随之进一步下行,将利好实体经济复苏。

为何集中下调?

事实上,2023年春节前夕,部分中小银行还曾阶段性上调存款利率以揽储,本轮下调后利率仅是恢复到原有水平。例如,舞阳农信社曾在2022年1月到3月期间推出存款利率上浮活动,10万元人民币存款,存一年可获得2250元利息,年利率达到2.25%。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实际上是回到春节前水平。

河南新蔡农商银行情况也类似,该行在1月2日上调部分期限存款利率,1年、2年和3年分别上调35BP、30BP、45BP,4月8日又下调了对应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基本与1月的上调幅度持平。

河南新蔡农商银行利率调整公告

(图片来源:河南新蔡农商银行官网)

与此同时,一些城商行也有意放缓“降息”节奏,经过多轮下调过程。例如,澄海农商银行,根据其官方公众号,2022年12月9日进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将活期存款利率从0.385%(2022年11月调整)变更为0.28%,定期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在一季度开门红冲刺阶段告一段落后,3月31日该行发布公告调整定期存款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利率从2.01%下降为1.95%;两年期存款利率从2.35%下调5BP至2.3%。5年期降幅最大,从2.92%下降14BP至2.78%。

除因为开门红冲刺等自身战略考虑外,也有机构认为,本轮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是中小银行去年银行存款降息潮后迟来的“补降”。

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孟祥娟在研报中指出,进入2023年,中小银行存款利率确实存在“补降”的可能性,但本质是去年9月存款利率下调的延续,而非新增政策。

去年以来,监管和银行体系自发调整一般存款利率大体经历两轮过程。第一次是2022年4月15日,利率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BP左右;第二次是2022年9月,国有大行、大部分股份行及部分城农商行自发调降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大致为活期存款5BP、定期10BP。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轮调整都是大行率先发起,中小银行跟进的速度则相对迟缓,甚至有些目前还未跟进。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历经去年两轮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后,面临的新问题是,对已参加自律机制但存款利率尚未调整的银行来说,将与国有大行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因此,近期中小银行依自律机制,下调存款利率上限(含存款挂牌利率,挂牌利率明显低于存款利率上限)为合意之举。

对债券市场影响有限

事实上,密集下调存款利率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银行负债端竞争加剧,驱动利率自律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从国有大行披露的2022年财报来看,2022年受存款定期化和创新存款占比增加影响,银行体系一般性存款付息率持续走高。王一峰指出,今年以来,银行体系资产端收益率受重定价和滚动重定价影响出现持续下行,反而负债端由于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显效,存款成本率出现再度上行苗头,银行体系净息差收窄压力巨大。

银行负债端压力之大从庞大的超额储蓄规模中或可窥见一二。2023年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2705亿元,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68.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而去年2月份的住户存款还减少了2923亿元。居民储蓄倾向也屡创新高。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居民储蓄热情高涨,2022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从投资角度来看,不少投资者认为本轮存款利率的下降会带动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下移,从而利多债券市场。

但不少机构认为这一影响相对有限。“在实践中,存款利率的下降较难在短期内充分传导至债券市场,其影响很容易被市场的自然波动以及基本面的变化所淹没。”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指出,现阶段存款利率的变化并不体现货币政策的取向,且存款利率也不是债券市场的估值锚,因此债券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存款利率。

“对于4月债市而言,部分农商行下调存款利率,引发降息预期短暂升温,可能是一个‘小插曲’,未必成为影响债市的主要逻辑。”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也持类似观点,他指出存在两种类型的存款利率下调。一是MLF或LPR利率下调,带动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二是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之后,中小银行跟进调整,时点和幅度由银行自主决定。对债市而言,第一类调整的影响相对更大。第二类调整主要是中小银行的后续跟进,对市场影响较小。

现在1年期贷款利率

继六大行之后,6月12日,11家股份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5BP至0.2%,2年期存款利率下调10BP,3年、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BP,自12日开始执行。贝壳财经记者咨询多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得知,目前,多数银行并未调整存款产品利率。但某股份行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该行存款产品利率将于6月13日进行调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份银行跟随大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主要是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为银行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推展空间。

股份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有银行今天下调存款产品利率

6月12日,除兴业银行外,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11家股份制银行12日纷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其中,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本次下调存款利率已经今年的第二轮调整。由于去年9月其他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时未同步跟进,上述3家银行在今年5月下调过存款挂牌利率。

不过,贝壳财经记者咨询多家股份制银行网点获悉,目前,大多数银行并未调整存款产品利率。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则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咨询时表示,目前该行的定期存款产品利率暂时没有调整。但也有某股份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存款产品利率将于6月13日进行调整。

“xx行存款还是3.35%,本周速度去存。”不少居民都在抓住机会购买存款产品,锁定高利率的存款产品。

“2天内拉到1000万元存款,达到了平时一个月的量。”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最近迎来了一波存款高峰期。

另有股份行某分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该行利率为3%的3年定期存款产品已经没有额度了。

就在几天前,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刚刚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2%。1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1.68%,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专家下调存款利率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利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为什么存款利率越来越低?

周茂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近期公布数据看,经济复苏节奏偏慢,预计后续银行有望采取措施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目前中长期限利率相对高,通过调降这些期限利率,有助于降低存款定期化,有效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改善和内需恢复。

华创证券银行团队在研报中指出,时隔不到1年存款利率再度下调,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稳定银行息差,且长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多,旨在存款定期化背景下降低银行长端负债压力。

今年上半年,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较2022年四季度的1.91%下降0.17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其中,国有大行净息差为1.69%,较2022年四季度的1.90%下降0.21个百分点;股份行净息差为1.83%,较2022年四季度下降0.16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随着存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水平提高,推动存款利率定价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动不一致所引发的扭曲和潜在的问题,对于提高金融市场整体的配置效率,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一定好处。

利率下调为何以长期存款为主后续LPR怎么走?

经过2022年9月一轮大幅调整之后,国有银行网点定存利率走势较为平稳。

“近期存款利率下调较为普遍,下调的期限以长期存款为主。”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银行1年及以内期限存款平均利率反而呈上升趋势。自2021年存款利率报价方式调整后,1年及以内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上调,2年及以上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下调,不管是从监管层还是从银行来看,都在引导客户资金从长期存款向中短期存款转移,从而降低揽储成本。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23年5月,银行定期存款1年及以内期限平均利率环比上涨,其中3个月、6个月、1年期涨幅分别为0.3BP、0.3BP、0.2BP;2年及以上期限平均利率环比下跌,其中2年、3年、5年期跌幅分别为0.4BP、1.8BP、9.1BP。

刘银平指出,2022年多数银行存款成本率上升,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存款成本率上升,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定期存款占比上升。所以,下调长期存款利率,引导资金向中短期存款转移,优化存款结构是银行的可行选择。

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后续还有下调空间吗?LPR怎么走?

曾刚表示,从长期来看,利率变动和实体经济的资金供求相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一些挑战,资金需求相对不足,所以利率水平整体还是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也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旧较大,在潜在增长率水平不低的情况下,资金需求有望回到相对正常的状态。随着资金需求的上升,存款利率也会有上升的可能性。

对于LPR的走势,周茂华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进度略不及预期,国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望边际加大,且近期银行再度调降存款利率,但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仍较大,后续要调降LPR利率,仍需要央行通过降准(定向降准),调降政策利率进行配合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雨晨

编辑 陈莉 校对 贾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年的银行贷款利率(现在1年期贷款利率)":http://www.ljycsb.cn/dkzs/1163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