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作用)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作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今日发布,下面是延安市金融业协会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

5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一、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

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占比41.9%;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8.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比17.3%。

2023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8.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5%。其中,财产险公司总资产2.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1%;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0%;再保险公司总资产7023亿元,较年初增长4.5%;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71亿元,较年初增长3.4%。

二、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服务持续加强

2023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64.5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2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8%。

2023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万亿元,同比增长9.2%;赔款与给付支出4932亿元,同比增长9.3%;新增保单件数158亿件,同比增长34.6%。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1(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3.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4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2%,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89.4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85.3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4.2万亿元2。

四、商业银行利润增速下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2%。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1%。

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57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24%,较上季末下降0.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32%,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4.8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0%。

五、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3为149.46%,较上季末上升2.06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62.97%,较上季末上升0.12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95%,较上季末下降0.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7.57%,较上季末下降1.18个百分点。

六、保险业偿付能力情况

2022年第四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4%。49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A类,105家保险公司被评为B类,16家保险公司被评为C类,11家保险公司被评为D类。

1.自2019年起,邮储银行纳入“商业银行”汇总口径。

2.按照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正常贷款中,关注类贷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3.流动性覆盖率为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商业银行汇总数据。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作用


1, 股东分析:

一季报股东变化: 2023年一季报披露证金和社保都相对稳定。沪股通增持了约600万股,中国人寿普通保险产品在第一季度减仓0.9亿股,其他大股东基本无变化。2,持股股东数从年报的37.18万户降低到35.11万户,小幅减少了2.07万户。股东整体持股保持稳定,持股集中度轻微上升。

2,营收分析:

建行2023年一季报的营收2070.76亿,同比去年上升0.96%。其中,净利息收入1530.82亿,同比下降4.1%。手续费收入430.17亿,同比上升2.62%。其它非息收入109.77亿,同比大幅增长209.04%。净利润887.43亿,同比增长0.26%。更多的数据参考表1:

表1

建行的一季报营收数据和我之前写的《建行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测》相比,营收增速评估的是比较准的,细节中净利息收入比我预测的少,其他非息收入比我预测的多,减值损失比我预测的多。

建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速略低于我的预期,这说明净息差的表现要弱一些。建行2023年一季度净息差1.83%,净利差1.64%,环比都下降了8bps。这个环比降幅和之前披露一季报的招行表现类似。利用净息差还原法,我们可以计算出建行一季报的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再和过去几个季度进行比较,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建行2023年一季度的净息差环比下降8bps,主要的原因是负债成本环比上升。一季度负债成本1.95%环比上升了5bps。个人理解这一块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条:

具有行业共性和刚性,比如:存款定期化拉高了存款成本。受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比如:一季度银行间市场利率继续上行,同业负债成本提升。受海外加息影响。最近一年美联储带领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外币存款的成本在到期转存后动辄上涨上百个基点。虽然,我国银行外币存款占比不高,但是架不住利率涨太多了。各家银行都披露了类似的信息,比如:招行披露存款成本的抬升中,外币存款是主要贡献者。

除了负债成本上行外,资产收益率也有所下降。这和建行一季度中长期贷款重定价比例较高有关。根据之前的推算,建行一季度中长期贷款重定价比例高于其它几家大行,也高于多数股份制银行。这可能和建行贷款中按揭占比较高有关。一季度重定价占比高的银行,未来2个季度重定价压力就会比较低。

虽然,建行一季度净息差环比有一定下降,但是净息差绝对值还是领先于其它几家大行。这也造就了建行相对更强的盈利能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建行第一季单季净利润887.43亿,离工行的901.64已经近在咫尺。说不定未来2年我们就有望看到建行净利润实现反超。

对于其他非息收入这一块, 主要得益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去年一季度这块收益是-59.27亿,今年的收益为23.52亿,两者之间的变动为82.79亿。这一收入推动了建行其他非息收入的同比暴涨。关于这块收入变动的原因,建行在2022年年报中曾经披露过和债转股的股权公允价值变化相关。

3,资产分析:

从2023年一季报看,建行总资产36.94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其中,贷款总额21.78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4.24%。零售贷款的增速低于对公贷款增速。更多的数据请参考表3:

表3

在资产分析中,我们看到建行的资产增速已经达到了15.4%,这种增速对于一家36万亿体量的巨型银行真的让人很惊诧。无论是资本金还是揽储能力都决定了这种扩张无法持续。个人认为这种资产扩张的动作在下半年会大幅放缓。为了应对下半年的流动性边际收紧,建行需要在资产配置上进行更多精细化调整,进一步压降低收益资产的占比,提高高收益资产的占比,控制同业负债的占比和结构,避免总体负债成本跟随流动性边际趋紧而进一步提升。

4,不良分析:

根据2023年一季报,建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096.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8.02亿元。不良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241.68%,较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拨贷比为3.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根据上面的数据推算建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为7483.07亿,年初的7040.88亿增加了442.19亿。一季报信用减值损失515.77亿,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这个表现还是比较另类的,因为一季度多数银行都下调了信用减值损失以维持净利润的增速。

根据2022年年报贷款减值损失占信用减值损失的比例,我们可以推测2023年一季度,建行的贷款损失减值约为466.38亿。另外,根据2022年收回已核销贷款的数据推算今年一季度收回已核销贷款约40亿。由此我们可以推算一季度建行核销贷款≈466.38+40-442.19=64.19亿,新生成不良余额的下限为168.02+64.19=232.21亿。这一数据和去年的不良生成数据相比保持了基本稳定。

5,资本充足率分析:

按照建行的一季报披露,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19%比年初的13.69%下降了50bps,和去年一季报的13.67%相比,下降了48个基点。很显然15.4%的总资产增速对于建行来讲太高了,未来资产同比增速下滑无法避免。

6,点评

2023年一季报,建行受到贷款降息重定价和全行业负债成本刚性上升的影响,净息差环比下滑8bps,同比下滑32bps,即便进行了以量补价,还是无法完全对冲净息差收窄的影响,净利息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非息收入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带动整体营收维持了正增长。

建行的贷款资产质量维持了稳定,也没有通过压低信用减值的手段提升净利润。这使得建行的净利润含金量更足一些。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暗示目前过高的资产扩张速度难以为继。今年下半年四大行将会结束资产超常规扩张的状态。希望建行在资产负债摆布上早做准备,压低低收益资产的占比,降低对主动性同业负债的依赖,帮助净息差尽早企稳。

对于建行的一季报,综合评分给予70分比年报降低1分,主要是因为净息差下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作用)":http://www.ljycsb.cn/dkzs/1162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