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几招!如何用“兵法”破解“养老诈骗”?如何识别养老圈套?,下面是新野政法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反向住房抵押贷款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理财项目”、销售“养老公寓”及“保健产品”的幌子,向老年群体宣传,以此吸引老年人投资。这些所谓的服务和投资,忽悠在先,陷阱在后,不仅没有起到养老的作用,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防范诈骗需要将防线筑在心里,不断提高警惕,在无法分辨真假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求助,告知子女、咨询社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消费,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但是诈骗花样繁多
无法辨别怎么办?
教大家将这些陷阱逐个击破!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利用老年人的养老期待,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诈骗行为的核心就在于对“养老服务”进行包装,以获取对象的信任,引诱其进行投资。让我们来看一看,你所接触的项目如果有以下几个特征,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一)
巧立名目
幸福晚年离不开养生保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心理,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免费体检、领取福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看似是调节血压、血脂的普通保健品,其实是打着售卖的名义吸引投资,惯用的套路就是先忽悠老年人小本投入获得分红之后再“一掷千金”。
国家层面的“以房养老”,也被称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自2014年启动,是指老人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月支付给老人钱款,在老人去世之后,保险公司对房屋进行清算,收回住房使用权,实质上是一种保险,意义就在于通过将房屋变现、支付养老金的方式提高老年人的晚年养老质量。但这种保险启动以来,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打着国家福利政策的旗号,将其鼓吹为高收益的投资理财,其实变质成了“套路贷”、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
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某某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二)
常见套路
许多推销员接待潜在的老年投资者,态度上“热情似火”、生活上“无微不至”,其实就是“糖衣炮弹”,先利用亲情和关怀破解老年人心理防线,之后借机推销保健品、理财投资。
有平时不怎么联系的故友,某天突然声称要一起挣钱,向你介绍各种理财项目,并展示自己的收益,这样的老相识要警惕,拉亲傍友投资的,最后可能变成“难兄难弟”。
投行专家、经济学教授、政府职员......不法分子也曾利用这些身份以假充真,将自己包装成值得信任、专业又高端的模样,投资人无法对其进行身份核实,对于不法分子而言,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又极易获得信任。
(三)
投资人常见入坑行为
近些年,高额返利的坑频频爆雷,远高于银行理财利率的返利率,成为说服投资人的黄金理由,此外,许多不法分子还推出了“消费挣积分、花钱又挣钱”的项目,引诱投资人在其商品平台充值,购买商品之后兑换等值积分,积分在平台中可作钱款使用。许多投资人有投资需求,但缺少投资的谨慎性,听到高额返利、积分兑换等投资“好处”之后,便只有投资的心,只剩充钱的冲动。
合同是交易双方的纸质凭证,代表的是对交易行为的确认,但在非法集资案件中,有时候会变成不法分子获取信任、规避责任的手段。投资人只看到合同是对于自己的保护,但看不到的是,项目本身就不是合法的,钱款转走就不是自己的了,合同并非能保证投资万无一失。
投资是一项专业活动,复杂的投资项目、返利过程让人眼花缭乱,许多投资人存在一种极其危险的习惯,就是听信一人之言且听之任之。不懂流程的情况下他们只追求高额返利,不懂操作的情况下全权委托给介绍人,甚至直至案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投资了多少钱,记不清是什么银行卡、什么渠道转的钱。
二、慧眼如炬,防线在心
知道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手段,只是防范诈骗的第一步,有再多不被骗的自信,放下警惕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如何守住钱夹子,守护家庭生活,“看选稳问”四字真言,不分先后,一起拨开迷雾看真相。
看一看
明察暗访,是真是假了然于心
相关产品和服务需要行政审批和许可,例如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并登记在营业执照的业务范围之中,同时注意营业执照与实际经营公司是否一致,以防造假和冒用执照。
看合同是否含有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违背常识的夸大词汇,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无风险又高收益”这等自相矛盾的宣传足以说明内有陷阱。
投资因具有专业、风险的特征,多存在于中青年群体,但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研发和推出的投资陷阱,吸引来也都是老年群体,如在了解项目宣传时发现投资人群普遍集中在老年群体,需增加警惕心理、谨慎为之。
选一选
火眼金睛,正规渠道安全放心
投资选正规,省心又放心。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在收益回报上较为保守,但在安全性上没得说,且会依据个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开发不同等级的理财产品,相当于在投资的同时为我们上了一道保险。
稳一稳
反客为主,不接话茬保护信息
不法分子在吸引投资时,喜欢采取套近乎的心理战,从老年人的养老担忧、家庭生活和精神需求入手,“娓娓道来”之后获取信任。因此面对公司的花式宣传、免费福利,在没考察清楚之前,要注意守住关口,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便接话被带入节奏,在关键时刻保持理智,果断抽身。
问一问
釜底抽薪,借力把关从长计议
除了上述几种养老诈骗方式之外,不法分子在诈骗名目和技巧上“与日俱新”,可谓是让人“防不胜防”,加之老年人在信息更新上速度慢、渠道窄,容易成为“目标对象”。受骗的过程是慢慢放下戒心的过程,如果子女、亲朋,或者社区能及时介入、给予指导 ,就能打断这个过程。这需要子女亲属在平时多多关心和观察老人的思想、生活,当然,老人也需要更加信任亲属子女,遇事多询多问,再三思虑,将钱袋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还是不懂?走为上计!
有些诈骗技高水深,迷惑性强,连长期“上网”冲浪的年轻人也要思虑再三,这个时候拿不准的选择,可不能像考试的时候随便蒙一个。不要轻信“错过这村没这店”的饥饿式宣传,即便尝试一下挂个名,也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记住远离和拒绝陷阱才是养老最安全的保障。
最后,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老人及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不在免费活动中随便扫码留痕,同时提高反诈意识,遇到疑似诈骗的新情况,应通过正规渠道保护自己的权益。
养老诈骗圈套
都有什么
您真的了解清楚了吗?
我们给您总结好了
01
“养老服务”要当心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客户勾画美好的服务项目图景,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02
“养老项目”不能投
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老年人的钱一旦花出,便再难收回。
03
“养老产品”不要买
通过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形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让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
04
“以房养老”看仔细
有的骗子打着“以房养老”的幌子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老年人的钱款,假借国家政策旗号进行诈骗,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05
“养老帮扶”不轻信
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06
“养老服务”要提防
一些骗子会把身边缺少亲人照顾的老人选作目标,前期通过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等活动骗取老人信任,随后开始兜售商品、游说出资等,实施诈骗。
针对养老诈骗,房山公安分局养老诈骗专项办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与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统筹结合,严厉打击九类重点涉及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已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2起,抓获并刑拘嫌疑人2名。案件中,相关涉案人员在周边村庄内招揽老年人,冒充医务人员,以开展“免费义诊”为由,趁机高价向老年人兜售药品
针对养老诈骗
我们需要如何安全防范?
↓↓↓
房山警方特别提示您:
无论是陌生人、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人还是自称是政府机关、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无论是通过电话、短信、网页还是当面,只要提到“捐钱”“投资”“抵押房产”等出资购买行为的,一定要始终保持警惕,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上当受骗!
房产抵押贷款真实感受
房产“带押过户”政策是指在房屋交易中,卖家将自己的房屋进行质押,待买家将购房款支付给卖家后,再由银行将质押权转移给买家。这种政策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
1.降低购房风险:买方可以通过该政策,确保自己的购房款用途正常,并避免因为卖方违约等原因导致购房款亏损。
2.促进交易:由于买方能够放心地进行购房交易,该政策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流通。
3.参与门槛低:相对于其他方式的贷款,带押过户政策对于非首套购房者来说参与门槛低。
缺点:
1.银行不一定接受质押:由于银行的风控要求以及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存在银行不接受提供房产质押的情况。
2.费用高昂:该政策需要银行介入并提供服务,因此往往需要支付较高额度的利息和手续费用等。
3.不可逆转:一旦房屋质押行为发生,买卖双方就无法再次更改。
4.市场信任问题:带押过户政策需要买卖双方对彼此的诚信有一定的信任度,否则可能导致某一方或者双方存在诈骗行为。
总体来说,房产“带押过户”政策对于购房风险较大的人群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降低购房风险、促进交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房产抵押贷款真实感受)":http://www.ljycsb.cn/dkzs/11614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