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企业贷款不良率(贷款不良率应该控制是多少)

企业贷款不良率(贷款不良率应该控制是多少)

贷款知识 第一财经 投稿

零售业务不良率小幅上升,平安银行悄然加码企业贷款,下面是第一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企业贷款不良率

净利差、净息差达到2016年之后的最好水平,资产质量持续好转,净利润增速超过15%——平安银行8月7日晚间披露的半年报似乎在宣示,银行的好日子又来了。

根据半年报,2019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净利差、净息差继续提升,分别为2.54%、2.62%,实现净利润154.03亿元,同比增长15.2%,均已达到最近几年最高点。资金面宽松利好效应传导,该行上半年的同业负债成本还大幅下降了44%以上。

持续推进的零售转型,更是贡献了七成利润。2019年上半年,该行零售业务业收入385.96亿元,净利润108.10亿元,在全部净利润中占比达到70.2%。但与此同时,其零售贷款的不良率也出现了小幅上升。

在此背景下,该行的的资产配置已经悄然变化。最近几年来,该行持续压缩对公业务,但截至2019年6月底,该行企业贷款余额为8569亿元,比上年底的8435亿元增加约134亿元,并且超过了2017年底8551亿元的规模,而部分零售贷款的规模则出现了一定下降。

息差大幅上扬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平安银行总资产达到3.59万亿元,同比增长5%;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4万亿元、2.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4.2%,实现营业收入678.29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 154.03亿元,同比增长15.2%。

这是时隔三年之后,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再次回到15%以上。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该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6%、2.61%、7%,2019年一季度则为12.9%。由此来看,该行2019年二季度净利润增速相比一季度进一步提升。

利润增速普遍较高,也是上市银行的共同表现。除了郑州银行、江阴银行之外,A股已经披露业绩快报、半年报的上市银行中,201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全部都在10%以上,个别甚至达到20%以上。

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中,利润增长最快的是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两家城商行。2019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8.43 亿、36.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3%、20.21%;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张家港行同期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5.07%、17.99%、15.05%。

体量、基数更大的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增速也全部在10%以上。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88%、14.32%,而招商银行同比增长13.08%。

平安银行利润增长复苏,与息差扩大密不可分。2018年上半年、2018年全年、2019年一季度,该行净息差分别为2.26%、2.35%、2.53%,净利差则为2.06%、2.26%、2.44%。在此基础上,2019年上半年其净利差、净息差继续提升,分别为2.54%、2.62%,同比分别提高48个基点、36个基点。

息差、利差水平的提升,促使利息收入大幅上扬。2019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利息净收入为436.4亿元,同比增加16.6% ,贷款利息收入为657.7亿元,同比亦增长16.6%;代表同业负债的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支出59.3亿元,更是同比减少48亿元以上,降幅达44.6%。

平安银行称,上半年,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市场利率全线走低,引导该行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同时,该行提升了高收益零售贷款投放力度。

江阴银行2019年半年报也显示,上半年,该行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2.1%、2.36%,虽然低于2018年,但已高于2017年。

另一方面,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增长仍然强劲。根据披露,上半年,该行个人贷款余额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底增加近700亿元,占比58.8%,比上年底上升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占比41.2%,比上年底下降1个百分点。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收入385.96亿元,同比增长31.7%,占比56.9%;零售业务净利润108.10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全部净利润中占比达到70.2%。

企业贷款悄然增加

虽然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利润仍在快速上升,但不良率却有所上升,对资产质量带来了一些新的压力。

根据半年报披露,截至2019年6月底,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09%。零售几大主力业务中,信用卡不良率为1.37%,比上年底上升0.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新一贷”、汽车金融不良率为1.13%、0.62%,分别比上年底上升0.13、0.08个百分点。

同总体不良率情况相比,上述不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9年6月底,该行不良率1.68%,比上年底下降0.07个百分点,同期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51%,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但零售贷款不良率的表现,与总体情况、企业贷款出现了相反的走势。

在此背景下,该行的的资产配置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截至2019年6月底,平安银行的零售主力业务中,“新一贷”、汽车金融贷款余额分别为1533.61亿元、1658.02亿元,分别比上年底下降0.2%、3.6%,只有信用卡、放贷增长了8%、3.1%,但增速同比却分别下降了19、9.2个百分点。

尽管对公业务占比仍在下降,但企业贷款的规模却在悄然增加。截至6月底,该行企业贷款余额为8569亿元,比上年底的8435亿元增加约134亿元,并且超过了2017年底的8551亿元。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9年6月底,平安银行逾期贷款余额487.63亿元,比上年底减少7.17亿元;占比2.34%,比上年底下降0.14个百分点。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327.97亿元,比上年底减少11.87亿元,占比1.58%,比上年底下降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虽然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压力仍然存在。2019年上半年,该行收回不良资产137.52 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贷款本金128.15亿元,已核销金额75.65亿元,未核销52.5亿元。

半年报数据还显示,2019年上半年,该行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72.04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发放贷款信用减值损失为235.97亿元,同比增加25.53 亿元,增长12.1%。

贷款不良率应该控制是多少

#2月财经新势力#

【野叔观察】

2023年2月15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2022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去年末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余额175.64万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占比96.12%。这一占比与上年末相比提高0.16个百分点,反映出信贷资产质量有所提高。那么,2022年末各类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指标有何变化呢?

(附图一)

不良贷款量率变化

2022年末,六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29829亿元,全年净增1359亿元,增量是2017年以来的最小值;年末不良率1.63%,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是2019年以来的最小值(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

同期,关注类贷款余额41082亿元,全年净增3003亿元,比2020年和2021年均有多增;年末关注率2.25%,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从仍然较高的关注率看,目前商业银行整体信贷质量也不能盲目乐观。

(附图二)

不良贷款结构分布

第一,从机构结构看。从年度增幅看,四类主要商业银行中(不含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下同)增幅最大的是城商银行,202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4776亿元,同比增长8.47%;唯一同比下降的是农商银行,年末不良贷款余额754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09亿元。

从不良率绝对值看,四类商业银行中最低的是国有大行1.31%,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相对最高的是农商银行,年末不良率3.22%,不过上年末下降了0.41%百分点,下降程度是最大的(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

而从业务结构看,2022年信用卡不良率相对整体水平而言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同期收入增长放缓、消费需求相对不强。

(附图三)

第二,从区域结构看。目前大部分区域的监管部门已经公开披露了2022年度当地银行业(口径大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指标。其中,相对最低的两个省份分别是江苏的银行业不良率0.70%,浙江的银行业不良率0.63%(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相对应的是,同期江苏农信系统不良率只有1.24%,浙江农信系统的则预计仍然保持在0.90%以下(2022年6月末数值为0.83%)。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映经济。从银行业信贷质量较高,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浙江和江苏的经济发展质量同样如此,因此区域性中小法人银行更易于进入高质量发展。

(附图四)

不良贷款核销情况

2022年度,金融机构(统计口径大于商业银行)全年累计核销不良贷款10269亿元,虽然比上年减少30亿元、同比下降0.3%,但是仍然处于超万亿元的“巨额级别”(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对利润实现带来一定影响。结合核销与不良贷款净增量看,2022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处于整体可控的相对平稳时期。

去年各季度核销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2045亿元、2731亿元、3158亿元和2335亿元;相对来说第三季度数额最大,其中农商银行可能有较大贡献度。因为2022年前三季度,农商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只有764亿元,比上半年累计金额还减少602亿元;而到年末累计净利润达到2081亿元(同比增长-2.30%),即第四季度净增加1317亿元。

2022年度农商银行整体净利润在2020年之后再度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的一方面是小型银行受利差收窄影响明显而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另一方面是为保持信贷质量稳定而付出了核销与计提拨备的巨大代价。

(附图五)

贷款拨备指标变化

2022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61402亿元,比上年末净增5343亿元;从增量看,拨备计提力度可能不及2018年、2019年和2021年,毕竟诸多银行机构的营收增长相对乏力。2022年末拨备覆盖率205.85%,比上年末提高8.94个百分点(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

从机构看,四类主要商业银行中相对最高的是国有大行245.04%;相对最低的是农商银行,年末拨备覆盖率143.23%,不过比上年末提高13.75个百分点。从区域看,浙江中小法人机构的拨备覆盖率高达432.08%,抗风险能力明显较强。

(附图六)

野叔的结语

商业银行贷款工作的核心原则,不过就是“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不违规”;其中,收不收得回将直接关系到贷款质量,即信用风险可控制、可覆盖。所以金融野叔建议,在进行贷款营销和投放的时候,就需要审慎考虑贷款真实用途和“第一还款来源”等要素,尤其是在目前单月贷款净增达到4.9万亿元的时期(2022年1月份),要特别注意防止今天的“高投放”成为未来的“高不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企业贷款不良率(贷款不良率应该控制是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155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