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手机号被别人贷款(手机号贷款怎么贷)

手机号被别人贷款(手机号贷款怎么贷)

冒用你信息贷款的一般就这两种人!注意以下四点可防范,下面是戏霸卡牛官方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手机号被别人贷款

近期互联网上的一条新闻又被反转了,四川居民程女士称自己在浦发银行“被贷款”1200万元,自己对这笔巨额贷款毫不知情,虽然这两笔贷款已经结清,但其出现在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当中,且有被冒名贷款的嫌疑,让事主程小琼有些不知所措。

先看下各方回应的时间线:

7月28日,浦发银行回应“被贷款”,称贷款材料齐全,已迅速开展调查。

7月29日四川顺发电熔冶炼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声明,称股东程小琼对两笔600万元贷款都是知情的,并与其儿子向媒体爆料称完全不知情的说法不符。

7月30日,浦发银行回应:经查,程女士于2011年向成都分行申请个人经营性贷款600万元,期限为1年,用于汶川某电熔冶炼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程女士为该公司的股东之一。2012年该笔贷款到期后,续贷1年。该两笔贷款的个人身份证、户口本,以及个人质押存单等贷款申请材料齐全。上述贷款在存续期间,均按时付息,到期结清,无逾期欠息情况。

司法鉴定机构7月30日出具的《鉴定意见书》结果显示,上述贷款的《借款申请书》《个人信贷业务谈话调查记录》等材料上的署名字迹与程女士2020年6月、7月分别提交成都分行的《申请》和《异议申请书》等材料原件上的署名字迹是同一人书写。

至此,整个事件已经完全反转了,原来是程女士自导自演的“被贷款”。但是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注意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这些年也不时有“被贷款”的事件发生,一般情况下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被熟人贷款

之前的校园贷盛行的时候,发生过年轻学生冒用全班同学身份信息申请贷款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遇到亲戚朋友想借用你的名义申请贷款,因为你在银行的资质更好,或者你的征信记录良好,或者你有车产房产可以抵押贷款。还有一种就是企业利用股东的名义,伪造签名、个人信息贷款来经营周转。

被陌生人贷款

毕业季找工作的时候,有不法分子冒充面试官强制要求大学生手拿身份证拍照并提供银行卡卡号,手机号,提供手机验证码,美其名曰“面试认证”之类的需要,但是这些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申请了贷款。

有一些银行工作人员非法获取客户信息,伪造签名来申请贷款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所以,为了防止“被贷款”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可以证明身份信息的原件,复印件,不要轻易交给他人使用。如果必须用,复印件也请标注好,只限什么情况下使用,防止再被复印盗用;2、用自己的信息帮别人办理电话卡等事务,尽量避免。电话欠费之类的信息之前也不是没有过,我先生就曾经给他的监理办理过电话卡,结果对方失联,所欠的电话费由我们全额补上才算完。3、不要轻易帮别人贷款,或者替人做担保。通常,能让你帮忙做这些事情的,都曾经是关系非常不错的朋友或者亲戚,但事实证明,最后出问题的,也往往会是这些人,原本是好心帮助人,最后就落得自己一身麻烦,造成经济损失不说,若是因此上了征信,就太得不偿失了。

4、定时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当查到的征信报告里有以下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如果你没有申请或者办理过某家银行的信用卡或贷款,而该银行查询了你的征信报告;

征信报告里有你没有申请过的信用卡或者贷款;

我们建议大家每半年查询一次个人征信报告,每人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的机会,可以自行前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查询。或者到当地人行、商业银行现场打印。

最后,再来做一个小调查,你有每年定期查询个人征信的习惯吗?

手机号贷款怎么贷

灵活借还、快速放款、息费透明……现在,不少APP都推出了借贷业务。但《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APP虽然宣称年化利率低,但可能会收取融担费等费用,导致总的借贷成本并不低。而且一旦逾期,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支付宝等。

“打车类APP、社交类APP、旅游类APP、短视频类APP都有借贷选项,再加上一些消费金融类APP,感觉这些APP都想让我借钱消费。”北京消费者张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一些APP通过送会员、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办理贷款。例如,在爱奇艺APP里点击“钱包”,张女士便看到“免费送1个月爱奇艺会员”的宣传,点进去之后发现跳转到小芽贷的页面,而要免费领取1个月会员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申请贷款,等“首笔取用”后,才能得到会员。

除了诱导办贷款之外,一些平台的借贷业务合规性也有待加强。3月13日,记者打开某平台APP“我的钱包”选项,看到“借钱”子选项在最靠前的位置,点击借钱后,便出现“随借随还、借钱不难”等宣传性标语。

记者注意到,目前该平台的借贷业务只提供导流助贷服务,共有4家合作平台。不过,该展示页面并未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且有按日计息的宣传。但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也可同时展示日利率,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一些APP从事借贷生意是流量变现的途径之一,而且这些APP收集了很多用户的个人信息,更有利于推广借贷业务。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讲,过度借贷可能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在逾期后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平台起诉,导致银行卡、支付宝被冻结。”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记者说。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还发现,不少消费者投诉借贷类APP存在暴力催收的情况,甚至还骚扰其家人、朋友。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一些APP借贷业务违规收取融担费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诈骗分子仿冒知名平台,推出大量“李鬼”APP骗消费者借贷,其间,收取高额验资费、解冻费、保证金等。(记者杨召奎)

来源:工人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手机号被别人贷款(手机号贷款怎么贷)":http://www.ljycsb.cn/dkzs/1149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