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小企业贷款)

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小企业贷款)

贷款知识 光明网 投稿

光明网评论员:谨防“培训贷”压榨就业困难学生,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阅读提示】求职不成反背债 培训贷骗局亟待整治

光明网评论员:“毕业近一年,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了贷款,每月还贷1200元,至今尚未结清。”据报道,又有大学生深陷“培训贷”陷阱。一些不法机构编造“包就业”“拿高薪”“找不到工作就退款”等幌子,诱导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借贷用于岗前培训,不少求职者落入这一陷阱。

以培训促就业,本无可厚非。但这些“培训贷”背后的不法机构,却绝不是为大学生就业助力,而是将大学生视作“待宰羔羊”。这些机构往往将自身包装成为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专业技术企业,在通过宣传造势骗取大学生信任之后,再告知大学生能力和经验不足,需要接受岗前培训,承诺培训后包推荐工作。一些大学生受此蛊惑,与机构签署《实训协议》,并通过分期借款平台贷款支付培训费用,最终掉入陷阱。

“培训贷”的骗局屡见不鲜,而且常常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就在去年,有媒体披露,四川成都培训机构“轻备教育”以可以提供兼职为由,吸引在校学生报名学习插画、原画课程,并申请网络贷款偿还学费。当学生发现课程质量不及预期,想申请退学退费时,机构老师却以各种理由拖延,导致学生面临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被起诉,甚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培训贷”成了“套路贷”,并且如牛皮癣一般屡禁不绝,此种现象值得深思。实际上,早在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显然,将目标定位于大学生的“培训贷”,其业务在性质上已经违法。不过,这些不法机构往往盯住那些刚刚毕业又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利用他们急于求职的心理,精心设计贷款培训的“圈套”,受骗者在发现受骗时,往往已离开校园而投诉无门。

麻绳专挑细处断。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是就业市场最脆弱的群体,对以他们为目标的“培训贷”骗局绝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强化打击力度与舆论监督,依法惩治违法行为。屡禁不绝的“培训贷”骗局,恰恰说明目前在这个领域的消费金融治理还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上培训机构和网贷公司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其机构合法性、业务合规性,对存在问题的应当从严从快打击,提高不法机构的违法成本,增强监管威慑力,切实净化网络招聘的市场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枪决通知”短信,不能笑笑就完了

来源: 光明网

小企业贷款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侯雪静、郁琼源)记者12日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了解到,截至4月底,农发行线上小微企业贷款累放1016.83亿元,线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5.82亿元,惠及小微企业6万余户。

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9年实施小微企业服务优化提升工程以来,农发行不断探索金融科技支持线上小微企业信贷,初步构建数字信贷业务新业态。

下一步,农发行将持续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服务优化提升工程,丰富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工具箱,以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小企业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140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