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小金库:京东金融里的“国民钱包”,下面是商业与格局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可以贷款的钱包
随着民众生活消费习惯的日渐新潮,存款已经不仅仅只被放在了银行,很大一部分民众会把资产的大头存在银行,而那些随用随花、小额投资的活期资产则存在了手机里的APP钱包中。这一习惯伊始,是2013年6月支付宝内余额宝的推出。仅在2014年,作为淘宝强劲对手的京东,也上线了对标余额宝的类似产品——京东小金库。
作为行业内上市较早余额理财类产品,京东小金库背靠着国民顶级流量的线上购物平台,有快捷交易、方便取用且可享收益的特点。近年来,依托于京东金融APP,京东小金库的“金融”标签日渐浓厚,在很多人眼中,背靠京东国民级生态的京东小金库,与余额宝、零钱通合并成为“三大国民钱包”。
京东金融里的重要“枢纽”
如今,京东小金库已经成为京东金融用户流动资金管理的首选之一。从核心功能来看,京东小金库交易便捷,可以直接在京东商城上付款购买商品,其他平台只要是能支持京东支付的线上与线下的各类消费场景,包括生活缴费、话费充值等,都可以选取京东小金库直付。
在理财收益方面,京东小金库自身收益较高,在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集体收益跳水的大环境下,京东小金库最高七日年化仍可达3.0060%。余额理财之外,如果有更高收益的投资需求,在京东金融体系内的基金、保险、期货等投资,均可以使用小金库直接购买,还能享受一定的购买优惠。投资资金存入取出也十分便利,京东小金库支持较大大额的资金出入,提现额度高,最高可提10万元。
信贷场景中,京东小金库可以为京东白条、京东金条等产品还款,打通京东体系内的信用还款平台,还可设置京东小金库实现“自动还款”,免去还款逾期的后顾之忧。京东小金库也可以用于还银行信用卡,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通过小金库还卡还是还金条、白条,每月都有各类“随机减”的优惠活动,方便更省钱。
京东小金库作为京东账户体系的承载体,打通了京东内部以及京东对外的各种支出场景,是京东在支付环节的整合,在业务与平台之间,拥有着十分关键的“枢纽”意义。在此之外,京东小金库只要开通了数字小金卡,就可直接打通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实现更多场景下的消费,发个红包也是举手之劳,这也让小金库更具备了灵活便利的使用体验,因此深受国民喜爱。
国民级生态的“小金库”
近期,基于庞大的受众认知及使用频率,京东小金库与依托于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被誉为“三大国民钱包”。京东小金库与其他两个产品背靠的生态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国民级属性,在各自领域都是无可争议的头部级生态。
从2013年至今,随着人们的消费、生活、投资习惯逐步养成,三大国民钱包也在不断使用中,延伸出细化的需求属性。余额宝偏重生活,零钱通偏重社交,京东小金库则是“金融”属性最浓厚。线下消费场景之中,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居多,在线下基本呈现二分天下的局面,而微信天然的社交属性,也让零钱通的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亲友转账支付。相比之下,消费场景较少、没有社交场景的京东金融,则为金融交易创造出相对简单封闭的环境,这恰好满足的许多用户的投资使用偏好。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规划需求,他们会更倾向于相对封闭且专业的金融钱包,京东小金库又能打通京东生态,正是他们的不二之选。
基于较为封闭的生态,京东小金库很容易与京东平台各类优惠活动打通,每逢京东购物节,使用小金库还能获得更多优惠券,活动力度极大。加之横向平台之间的打通,如小金库还白条、小金库设置自动还款等操作,都能每次获得一笔随机数额的返现优惠,优惠力度之大,也是不少用户偏爱京东小金库的一大原因。
目前,对使用手机钱包更符合的是年轻人、Z世代的消费习惯,他们长期混迹互联网,愿意接收新事物,愿意将零用钱放在背靠国民级生态的“国民钱包”里。未来,基于年轻一代财商的迅速觉醒,“国民钱包”京东小金库还将继续发挥鲜明的金融优势,把更专业的金融服务提供给广大国民。
借钱
来源:新快报
一男子利用培训老师的身份骗取家长信任,以资金周转、家人生病等理由,“借走”家长731万元后,玩起了“失踪”。近期,广州天河警方侦破一宗诈骗案,以借钱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姜某被抓获归案。
好心借款,家长陷入“连环套”
4月19日,事主李先生到天河区公安分局棠下派出所报案,称自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孩子的培训老师姜某以虚构事实的方式向其借款731万元人民币。现已无法联系姜某,怀疑被骗。
据了解,2020年初,李先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培训老师姜某,特意以高薪聘请他给孩子进行兴趣项目培训。在姜某的辅导下,李先生孩子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因此,李先生对姜某心生感激。
“我遇到了麻烦,希望你考虑帮助我的同时替我保密。”2020年5月,姜某约李先生在餐馆见面,称自己现在经济紧张,连房租都交不出来。知道李先生家庭条件好,不得已才向他开口借钱。
考虑到孩子非常喜欢这位老师,而且自己对姜某也充满信任,李先生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用微信转账5000元给姜某。
然而,到了约定时间,姜某并未还钱。“资金实在是周转不过来,你能再借我点吗?等有钱了一定还你。”姜某向李先生坦白说,待熬过这段困难时期,借的钱一并还他。姜某的“坦诚”,让李先生动了恻隐之心。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姜某以借钱打官司、母亲中风住院、前妻出交通事故死亡、自己患有重病要住院治疗等等理由,频繁向李先生借钱。
假借真骗,要还款时他“人间蒸发”
姜某告诉李先生,其家中有件祖传文物,专家估价超1000万元,自己准备拿去拍卖。姜某把文物的照片发给了李先生,并称卖出文物后,马上就还钱。
为进一步取得李先生的信任,姜某每次都会主动签订借款协议,承诺归还本金并支付高利息。经李先生核实,姜某共计借款731万元。
今年初,李先生因资金周转需要用钱,便询问姜某何时可以还款。一开始,姜某还是以各种理由搪塞。不久后,姜某告诉李先生愿意将老家的房子抵押给他。
李先生通过查询,发现该房屋几年前已经出售。李先生后经过核实才得知,姜某的前妻并没有因为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姜某本人也没患过重病。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李先生加紧向姜某催促还款。
姜某还是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最后干脆拒接电话,玩起了“消失”。找不到姜某后,李先生向公安机关报案。
大手大脚,借款已基本挥霍完
棠下派出所接警后,会同分局刑警大队成立专案组,开展了一系列侦查工作。
办案民警积极走访调查,了解姜某“借款”的去向,在确定其涉嫌诈骗后,及时固定转账记录等重要证据。4月23日,正在某茶餐厅悠闲吃早餐的姜某被抓获归案。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姜某供认,其以有困难需要帮助为借口,编造谎言,使得李先生信以为真,借款给他用于挥霍。被抓获时,姜某诈骗所得的731万元,已被其用于吃喝玩乐、交朋友、日常生活开销等,已基本挥霍完,账户内仅剩下2万元。
“我向来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据姜某供述,他给李先生的孩子培训,知道李先生家境好,出手大方,便想到找他借钱花。其借钱的理由,大多都是胡乱编出来的。
目前,犯罪嫌疑人姜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守好钱袋子,警惕“借款型”诈骗。对于熟人的借款要求,应谨慎核实了解借款的真实意图,不要轻易基于“情谊”“信任”就借出大额钱款,更不要轻信对方给予高额回报的虚假承诺。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娄敏 张毅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可以贷款的钱包(借钱)":http://www.ljycsb.cn/dkzs/1140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