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亿元!甘肃绿色项目信贷签“大单”,下面是每日甘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甘肃 扶贫 贷款
新甘肃客户端6月16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今天,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举行2022年甘肃省绿色项目信贷签约仪式暨绿色金融工作推进会。签约仪式上,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等12家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绿色项目贷款协议,现场签约金额达237亿元。
据统计,目前全省银企正在对接的绿色项目有170余个,融资需求达到1815亿元,通过此次政银企对接活动,绿色项目信贷签约额将达到585亿元,是我省历史上新能源产业及绿色项目信贷金额最高的一次集中性签约。
会议强调,绿色金融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全省金融系统要着力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见效,精准对接绿色产业项目,稳步扩大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注重数字技术应用和科技赋能,确保贷款投放总量和绿色信贷都保持合理的规模和增速;促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有效有序衔接。坚持先立后破,平衡好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关系,有效满足煤炭、化工、钢铁等高碳行业的资金需求,支持其平稳有序转型;高质量推进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兰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力求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产品服务以及支持高质量发展方面打造出一批有特色、叫得响、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
签约仪式后,与会单位就推进全省绿色金融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兰州新区管委会、兰州市政府分别围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兰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重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兴业银行兰州分行、甘肃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就推进绿色金融工作的思路措施和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分享,为全省绿色金融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扶贫贷款几年还清
“老伙计,我的店面已经扩大了,多亏了那笔帮扶贷款啊!”日前,河南省西华县西华营镇肖庄村村民肖五功给他的“老伙计”王红卫打电话时说。
“那就好,加油干,争取早日富起来!”
王红卫是西华营镇纪委的干部,前几年,为了乡亲脱贫,来到肖庄村包村,老肖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人结了对子。王红卫给老肖出主意、找路子,老肖心气也足,甩开膀子干。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他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在邻县的镇里开了一家食品店。在夫妻二人精心操持下,小店的生意越做越好。一年过后,老肖不仅还清了贷款,还余下一些存款。2019年10月,老肖家顺利实现脱贫。
去年9月初,县里镇上开展“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专项检查,王红卫又来到老肖家中走访。一番寒暄过后,老肖却说出了一件烦心事:“店里的生意不赖,我们想着趁势扩大经营规模,但手头上没那么多钱。”
“按照‘四个不摘’政策,你们家可以继续享受扶贫小额贷款。就像以前一样,你们贷款还款,国家贴补利息。”王红卫赶紧解释政策。
“可是,我们已经脱贫时间不短了,现在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不摘帽政策能管这么久?”老肖也了解政策,但是对细节处有点模糊,于是就没敢继续申请。王红卫掰开揉碎解释:政策不变,快去快去!
回到单位后,王红卫琢磨,老肖家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便向组织汇报了相关情况。在镇纪委的督促下,各行政村加大“四个不摘”政策宣传力度,排查统计小额贷款需求情况,主动帮助脱贫户办理相关手续。截至目前,全镇已有26户脱贫户实现了续贷。
拿到贷款后,老肖的店面已经由以前的20多平方米扩大到40多平方米,添置了机器,计划再买辆小车拉货送餐。“争取把小店的生意做得更好!”老肖高兴地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甘肃 扶贫 贷款(扶贫贷款几年还清)":http://www.ljycsb.cn/dkzs/1139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