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手机被贷款怎么办(手机号被盗贷款怎么办)

手机被贷款怎么办(手机号被盗贷款怎么办)

贷款知识 央广网 互联网

莫名“被贷款”消费者该怎么办?,下面是央广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手机被贷款怎么办

央广网北京12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市突泉县的消费者何先生经朋友的介绍,得知可可家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个活动,消费者花费1万2千元购买一台车载电视,可以获得等额的加油费,不过,消费者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分24期,每月还款498元,“可可家里”每月给消费者500元的加油费。

这样算下来,不仅加了油,还免费拿了个车载电视。面对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何先生留了一个心眼儿,是馅饼还是陷阱呢?公司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吗?“可可家里”工作人员向他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吸引更多用户,为日后他们其他业务做铺垫。何先生仔细一想觉得有道理,于是打消了顾虑。

不幸的是,何先生还是踩进了陷阱。才还款到第5期,就再没收到加油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叫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催款电话,何先生一下就懵了。他质问“晋商消费金融”有什么证据证明他申请贷款了,“晋商消费金融”说何先生录了一个视频。何先生说,签订合同之初,“可可家里”确实让他录了一个视频,内容是同意分期购买“可可家里”的车载电视。但他没有说过要贷款。况且,合同条款里并没有贷款相关的条款,何先生根本不知道合同里还藏了一个贷款方,更没有“晋商消费金融”方面的人员出面沟通贷款事项,何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背上了贷款。

据记者了解,莫名“被贷款”的不止何先生,此事涉及全国上千名消费者。有不少消费者都反映油钱没有收到,反而收到了晋商消费金融的催款短信。事发后,消费者想联系“可可家里”问个究竟,然而,“可可家里”早已人去楼空,消费者连个说法也没得到。记者多次设法致电“可可家里”,最终无果。

事情发生后,何先生就没有再为车载电视交过钱,没想到竟因此上了个人征信的黑名单。一边是莫名其妙背上贷款,一边是如果不还款,征信就要受影响,消费者焦头烂额。

公开资料显示,可可家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总部位于北京。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经营范围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等业务。

据媒体报道,2016年11月,可可家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山西太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为用户提供金融产品服务。

针对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一事,“晋商消费金融”方面回应,消费者和“可可家里”签订的合同与他们无关,消费者和“晋商消费金融”签订的是个人消费贷款。当消费者问到贷款合同在哪里时,“晋商消费金融”则让消费者咨询“可可家里”。

此前,多位消费者曾向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可可家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退还消费者钱款。但至今,“可可家里”依然没有执行法院判决。何先生说,他的诉求就是返还钱款、清除贷款并恢复征信。

对此,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的裘叶律师认为,消费者拿到生效判决书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可可家里”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有相应的措施来制约“可可家里”,例如,查封冻结财产等。但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想要“可可家里”返还钱款比较困难。裘叶律师建议,消费者为了保证自己的征信不受影响,可以先按期还款,但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贷款公司出具相应的贷款合同。如果对方无法提供,则可以考虑向有相关部门反映,要求对方出具相应的合同。如果消费者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材料之后,可以考虑通过法律的途径要求单方解除合同。

手机号被盗贷款怎么办

在数量庞大的用户面前,手机号属于稀缺资源。“二次放号”能循环使用码号资源,是有效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但它也给用户带来了一些麻烦。

你的手机号是不是常接到陌生来电?是不是用刚买的手机号在注册App时,显示该号码已被占用?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么你可能遭遇了运营商的“二次放号”。你的手机号可能是个二手货。

所谓“二次放号”,是老用户停用或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

截至9月底,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16亿户。在数量庞大的用户面前,手机号属于稀缺资源。“二次放号”能循环使用码号资源,是有效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这在国际上也是一直通行做法。

新手机号却“旧账”难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以中国移动为例,老用户欠费停机或弃用手机号120天后,号码即自动注销,通信运营商会把这个号码闲置6个月,再重新投入自身销售体系之中,让消费者在市面上再次选购。”

记者咨询中国移动官方客服获悉,“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就是号码闲置期间的自动提示语。此外,分辨新号和回收号较为困难,只有让通信运营商查询该号有没有交费或办理业务的历史记录,才能进行区分。

小惠(化名)是运营商“二次放号”上亿亲历者中的一员。几年前她从南方小城来到北京读研,开学时见通信运营商进高校做活动,于是实名制购入一张含校园套餐的手机卡。“买手机卡后不久,有数位外地陌生人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某某,我才明白这应该是别人用过的号码。我的处理方式就是拉黑,一听不对马上挂电话。”她说。

她还向记者吐槽,这个手机号已经被原号主绑定了各种App,包括微信、京东等主流应用,所以她花费了挺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多次验证,才将自己的微信、京东账户重新绑定在新办理的这个二手号码上。

遭遇二次号如何处理

相信和小惠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不知情下买了二手手机号码,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一般向打电话的人说明自己并非原号主就行。如果骚扰电话很多,可以向运营商投诉,要求换号。”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研究员李海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承:“完全杜绝老用户亲朋好友打来的电话,技术上还无法实现。因为运营商不知道谁是谁的朋友,包括新老用户是不是有共同的朋友。”

小惠透露,自己使用这个号码的半年内频繁接到找原号主的电话,坚持用了几年,通过挂电话、拉黑以及向对方说明等方式,现在情况好多了。但是据她所知,有些人会因为不胜其烦而主动放弃骚扰电话或催款电话过多的号码,前往营业厅重新购入一个新号。

如果杜绝不了骚扰电话,那运营商能不能把原号主绑定的数据信息都清空再放号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App所属公司跟通信运营商不是一个公司,怎么清呢?”前述业内人士说。电信专家项立刚也表示,理论上除了手机原号主,其他人如通信运营商、App所属公司以及新号主都没有权限对App账户进行解绑。

不只是运营商,个人也可能进行“二次放号”。项立刚解释道,手机号码尚未实名制时,有些人图便宜从小贩手中买入手机卡,结果发现手机卡早已绑定陌生人的身份证,但他们对此也不够重视。一旦手机被盗,容易陷入无法证明自己是卡号持有者的尴尬境地,连挂失手机卡都是问题。遇到这类个人“二次放号”,项立刚强烈建议,尽早前往线下营业厅,尽可能争取将号码与自己的身份证绑定或者换号,否则后患无穷。

“二次放号”只为弥补资源缺口

既然“二次放号”给新用户带来了这么多问题,那么以不断放出新号替代“二次放号”可行吗?

“受制于人口基数巨大和号码资源有限,不断释放新号的现实性不强。”前述业内人士解释说,手机号码共11位数,按照号码编号规则,前3位指代不同运营商。“手机号码后8位算起来才1亿个号码,很多人用2—3个号码,平均下来,中国12—15亿个号才能基本满足使用需求。所以不对弃号进行回收利用太不现实,因为号码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无限扩大,而回收利用后就相对没那么紧缺了。”

那么增加手机号码位数是不是能解决号码资源紧张的问题呢?

在项立刚看来,如果将手机号由11位数字升级到12位,数量上或许能够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往电话号码也是从4位数逐步升为6位、7位到8位数的。不过,升级号码数的成本显然超出效益。“如此一来,运营商的整个管理系统都要升级,成本是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相应整个社会系统如银行系统都要升级,成本扩张至千亿元。”

为二次号解困之路还长

面对“二次放号”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者作为享受通信服务的主体,享有知情权,在其办理号码入网协议时,运营商应明确告知号码是否为二次号。另一方面,如何针对二次号完善服务体系,比如全面清除老用户的信息、痕迹,与相关第三方联动解绑各种捆绑账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针对原号主绑定App然后弃用号码的问题,李海解释道,最初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用户号码绑定第三方服务的问题,目前也没有有效机制来管理二者之间的捆绑关系。这种机制的建立显然超出技术范畴,而属于社会治理范围了。

项立刚说:“理论上,消费者应在注销号码之后再弃用号码,注销要去通信运营商的线下营业厅,还要解绑手机号码所注册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但是消费者通常采取的做法是直接扔掉手机卡;甚至有些人用手机号注册小额贷款后恶意弃号,这种情况实际上应该受到惩罚。但运营商没有办法对这类情况进行监管。”他建议,最为可行的办法还是通信运营商联合政府、行业协会、互联网公司或者其他公益组织,建立一个号码查询系统,实现数据互联融通,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查询号码是否还绑定其他应用,再决定是否购买或选择号码。

当前,行业主管部门和通信企业已着手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协调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间的信息互通和账号管理。比如,工信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建立了码号服务平台,中国移动推出了“二次号查询服务”系统,以及部分商业机构建立了二次号付费解绑平台等。

李海认为,“二次放号”仍旧是当下应对号码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要彻底解决二次号的问题,必须修改现行技术标准,改变号码的使用规则,“改变号码使用规则是有技术基础的。”他说,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基本上都是基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架构,IMS标准允许类似邮箱地址的标识代替用户号码,这样就不存在号码的数量限制问题。不过实施这种方法还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共同努力。“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会被逐步解决。就如同现在我们可能只有朋友的微信号,而没有手机号码一样。”李海对此充满信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手机被贷款怎么办(手机号被盗贷款怎么办)":http://www.ljycsb.cn/dkzs/1135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