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购优信二手车(优信二手车按揭可靠吗)

贷款购优信二手车(优信二手车按揭可靠吗)

贷款知识 南国早报 投稿

买二手车却背上远超约定数额的贷款,200多人抱团维权,法律人士提醒→丨关注“二手车网贷”②,下面是南国早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购优信二手车

贷款金额变多,买车变租车,颜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广西乃至全国各地,很多购买二手车的人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遭遇了“套路贷”,并建了一个有200多人的微信群抱团维权。3月25日,优信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南国早报答复称,优信没有增加贷款,不存在任何隐瞒行为及所谓的“套路贷”行为。对于在办理分期付款买二手车时如何防范金融陷阱,法律界人士给出了建议。

在这个“全国优×受害者群1”微信群里,多名群友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签订”了一堆合同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进入该群采访,根据群员的讲述,发现他们买车的经历大同小异:

许多群员在买二手车时被游说办理网贷,“优信二手车”工作人员承诺“低首付、低利率”。接着,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他们在其手持电子设备上签名,并手持一张仅有签名的白纸拍照,有的人还在工作人员授意下念了一句“本人知悉贷款方式和贷款数额”之类的话,还被拍下视频。他们和工作人员约定办理网贷的数额,留下银行卡信息,但并不清楚具体是向哪家银行贷款。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只得到了一份纸质的《购车协议》,再没有看到其他合同、协议。

《委托购车协议》。受访者供图

四川成都的郭佳以为自己只贷了20万元,但实际放款为27.8万元;江苏常州的孙国霞以为自己贷了16.8万元,但实际放款为23.3万元……

还贷一段时间后,一些人想提前还款,这才发现实际贷款金额比自己要贷款的金额多出几万元。在与优信交涉过程中,他们才从“优信二手车”App找到了一系列从未见过的电子合同,包括自己和“优信二手车”的《委托购车协议》,使用“优信二手车”提供的融资租赁产品购车;和融资租赁公司等签订的《融资租赁协议》《融资租赁销售合同》《融资租赁套系合同》《车辆抵押合同》;和互联网银行签订的《借贷合同》,贷款数额远超口头约定,少的超两万三万元,多的超八万十万元,且互联网银行把贷款作为融资租赁款,全部转给了融资租赁公司……

群员们发现,在这些合同的逻辑下,他们向银行贷款买下车后,又将车卖给了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再回租给他们,车辆产权属于优信,他们从购车人变成了租车人。对于合同上的电子签名,他们认为,“优信二手车”利用了他们在其电子设备上的签名,复制粘贴至其他合同。

根据这份合同的逻辑,他们买了车,又把车卖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再租回来。受访者供图

这些融资租赁公司都与“优信二手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记者从“天眼查”查询到,深圳市优信鹏达二手车经纪优先公司的股东就是凯枫融资租赁(杭州)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100%;优秦(陕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港务大道99号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A座702,而优信(陕西)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与前者惊人相似,只是“702”变成了“701”。

“优×”系列公司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城市,维权成本高

发现买车变租车,且网贷的金额远超约定数额,很多人选择了停止还贷。此后,就是车子被强行拖走,地上留下的一纸《收车告知函》自称受托于“优信二手车”,他们还被催促继续还贷……

群员们一致认为自己遭遇了“套路贷”,但维权之路困难重重:找当初帮忙办理网贷的“优信二手车”业务员,业务员让找总部;找到总部,总部又让找融资租赁公司……想打官司,但这些合同涉及的“优×”系列公司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城市,他们甚至不知道要起诉哪家公司,有人说:“有一种满腔怒火想打架,却找不到对手的感觉。”

不少人发现买车变租车后停止还贷,车子被强行拖走,地上只留下了一纸《收车告知函》。受访者供图

维权群体中的一些人不惜成本,选择了通过诉讼维权。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到了多个相关案例。其中,“冯××与凯枫融资租赁(杭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优×鹏达二手车经纪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认为,“双方的交易行为表面上具备售融资租赁的要素,但本院认为该融资租赁交易并不符合融资租赁交易法律性质且违反常理”,“双方签订的《融资租赁销售合同》《融资租赁套系合同》及附件、《补充协议》《车辆抵押合同》无效”。

“凯枫融资租赁(杭州)有限公司与陈×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确认陈×与凯枫融资租赁(杭州)有限公司签订的《融资租赁套系合同》解除;凯枫公司配合陈×办理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消除因《融资租赁套系合同》产生的相关信贷记录的手续。凯枫公司上诉,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3月25日上午,记者与“优信二手车”南宁机构的孙经理取得联系,表明采访意图,他表示将汇报总部,由总部予以答复。

优信称不存在“套路贷”,法律人士提醒

25日下午,优信集团公关部孙先生回复记者,他表示,张先生选择分期购车方式,优信提供了购车优惠价格为39万余元,其中车价35万元,第三方服务费4万多元,优信提供了融资租赁服务,除首付款以外,其他分期融资,双方均知情,合同中有客户在电子设备上的手写签名,且有确认照片留存。

孙先生表示,优信为消费者提供从购车到分期融资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且同步生成电子合同,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客户手机App可以随时查看,不存在优信未提供合同的行为。在提供助贷服务过程中,优信没有增加一分钱贷款,也不存在任何隐瞒行为以及所谓的“套路贷”行为。优信作为上市公司,秉承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理念,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目前优信已经完全剥离了金融业务,聚焦于“自营模式”的二手车交易,受到消费者欢迎。

广西桂新律师事务所李见国律师认为,如果购车者所说的情况属实,那么他们的遭遇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没看到合同就在对方手持的电子设备上签名,这个举动太草率,在电子设备上签名具有签署效率提高、异地签约便捷的特点,但使用起来更要审慎;二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随便在空白合同上签字的法律后果,同时也未及时索要有关签字确认的合同;三是对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如果事后经收集有关证据,证实对方存在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存在欺诈、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的行为,消费者可以受到欺诈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优信二手车按揭可靠吗

“国内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NASDAQ:UXIN)近来并不太太平。

3月14日,在其发布2018年报和第四季度财报数据引发关注的同时,有关优信二手车“套路贷”的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

在聚投诉平台上,有关优信二手车的投诉多达近600条,黑猫投诉平台上则有近200条,投诉内容大多数为优信诱导签订合同、贷款买车变成融资租赁、贷款本金无故增加等。

“套路贷”

2017年12月,袁先生在线下二手车商处购买了一辆雷克萨斯IS2015款车型二手车,经车商推荐在优信金融办理贷款。

优信金融工作人员告诉袁先生,27.9万元的车子可以办理贷款24万,分期还三年,利率为6厘6,以此计算,三年总利息为57024元。这时该工作人员向袁先生提议,可以提前支付总利息57024元,之后每月只还本金,还满12个月后,如果一次性支付剩余全部本金,则优信方可退还后面两年的利息即38016元。

袁先生接受了这个提议,并让该工作人员在纸质合同上手写“补充:客户按240000元贷款,利息按月6厘6,已交付三年利息,如后续客户提前还款,无手续费、违约金,按天退还利息”的字样。

而到了2019年,袁先生按照当初约定,提前还款,却被优信金融拒绝退还利息。优信称公司不认可销售人员手写的内容,属于销售人员个人的行为;而销售人员告知袁先生相关操作是经过公司允许的。

《投资者网》就相关情况向优信方求证,对方回复称:“优信不存在所谓的“套路贷”,签订合同后,我们没有增加过客户一分钱费用。在我们的融资租赁金融合同中,有明确标明客户购车的金融方案为融资租赁模式,并详细展示了各项费用明细,客户是在知情并认可的情况下,才会确认签字,签订合同时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客户进行讲解,尤其在金额部分会重点说明。”

然而,这种说法似乎与消费者所反映存在一分歧。

乔女士于2018年12月31日在优信办理贷款,贷款金额为汽车尾款119700元,乔女士后来发现贷款总计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142506元,利息也从约定的6厘6变成了8厘3,增加的22806元费用包括GPS费、代办服务费、交易服务费和技术服务费,其中技术服务费高达12254元。

“这些费用我并不之情,销售人员当天除了GPS费用有介绍,其他费用都没跟我提”,乔女士称,“我当天付首付的时候,包括GPS费用在内的杂七杂八费用我一并付了。”

关于其中费用明细,优信工作人员似乎也是一头雾水。

之后乔女士去往优信办公地进行调解,一位姓付的工作人员却告诉她,本金实际变成了十二万四千多,多了2500元的评估抵押费(乔女士称已支付过)和2052元的保险费用(乔女士称未被告知)。该工作人员还承诺帮乔女士将利息降低,欲将利率降低至7厘3,乔女士并未同意。

无功而返的乔女士再难以联系上该优信工作人员,目前就此事的协商仍未有结果。

亏损收窄和资金压力背后

3月14日,优信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优信整体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61.6%,净亏损3.15亿元,与上年同期净亏9.02亿元相比,收窄65.1%。

受财报中净亏损收窄、营收增长等利好消息,优信盘初一度涨逾16%。然而,之后又迅速转跌,振幅接近40%,截至当日收盘暴跌17.61%,收报3.79美元,总市值跌至11.08亿美元。

虽然优信二手车2018年财年亏损同比收窄,但其依然没有彻底摆脱亏损这一枷锁。而且,优信二手车自2011年成立以来,还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优信业绩增长的背后,金融业务贡献最大。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C端贷款业务录得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81.3%,占第四季度总收入的54.53%;全年C端贷款业务贡献营收17.74亿元,占总收入的53.51%。

优信称贷款业务增收主要是由于交易量与贷款数额的增加,因为跨区域交易量增加,2018年二手车贷款服务的附加率(即二手车贷款数量占二手车交易总数的比例)略微上升至46.1%,二手车贷款服务的平均服务费率也从2017年同期的6.2%上升至7%。

用户贷款成为最大收入来源,但饱受“套路贷”诟病,这或许让优信“二手车电商”的名头平添了一丝尴尬。

另一方面,优信资金亦面临压力。

公开信息显示,优信此前曾发行过1.75亿美元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具体条款指向到2019年6月末时,如果优信的股价不能达到9.72美元(预设转股价)以上,优信将面临以债务的形式赎回优先股股份。而截至北京时间3月21日收盘,优信报收3.59美元。

优信对此回应《投资者网》称:我们正在与两家股东积极探讨可转债延期事项,届时会跟市场同步最新进展。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购优信二手车(优信二手车按揭可靠吗)":http://www.ljycsb.cn/dkzs/1129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