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长三角公积金异地互认贷款(长三角异地就医备案)

长三角公积金异地互认贷款(长三角异地就医备案)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成趋势,下面是中国青年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长三角公积金异地互认贷款

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与“观察员”城市黄石、岳阳、九江、黄冈、株洲、抚州、咸宁、湘潭、宜春,以及宜昌、荆州、孝感、鄂州、天门、仙桃、潜江共20个城市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约》,就发展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业务,拓宽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范围等达成了共识。

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合作起步于2014年,在各城市的紧密协作下,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朋友圈”越来越大,已由先前的4个省会城市扩大到如今的20个城市;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由先前的异地缴存互认拓展到今天的互认互贷、异地转移接续、信息核查共享等。

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介绍,城市间的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等合作,彰显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功能,顺应了人才等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需求,促进了房地产等行业的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省市间的公积金合作并不鲜见。8月20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住建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将率先从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长三角跨地区购房信息协查、长三角地区异地贷款证明信息互认、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试点统一购房提取业务政策等。

除了信息互认,今年8月份,宁波市还提出,在当地合法稳定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缴纳的社会保险在申请落户宁波时可累计纳入该市缴纳年限。今年9月份,成都市与攀枝花市签订协议,形成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共识。

今年4月份,根据川渝两地住建管理部门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进建立两地互认互贷等七大机制,推动两地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并在开展行政执法联动等4个方面合作,推动两地形成住房公积金领域执法司法联动机制。9月28日,川渝两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中心及下属机构设立川渝住房公积金一体化绿色通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打造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标准服务窗口的具体实践,将进一步提升缴存职工满意度和体验感。

2019年12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启动,大湾区内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不再需要提供原所在地公积金缴存证明,可一次完成办理。短短几分钟,就能够办理好佛山缴存公积金转入广州公积金中心的手续。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建立公积金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后,在一个城市群或者有合作关系的省市之间,在外地工作的人想要在户籍所在地买房,可以将在外地缴存的公积金用于本地购房,这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异地之间的公积金合作,特别是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对于实现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了便民利民,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的人才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个城市群内某地缴存公积金,并不代表就获得了在该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购房资格。除了互认互贷外,购房者要跨区域使用公积金,首先必须在所在城市拥有购房资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长三角异地就医备案

我省长三角异地就医取得新进展。7月23日,记者从省医保中心获悉,目前,浙江全省11个设区市、共259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与上海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通过与上海医保部门积极对接,浙江的参保人员可在上海455家医疗机构门诊刷卡直接结算。

记者了解到,我省绍兴、丽水、金华、衢州4地为最新纳入上海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设区市。“以前门诊不能报销,都是回老家后到医院配药再带回上海。现在方便了,在上海门诊可以直接刷卡报销,不用两边跑。”近日,衢州籍参保人员蒋宏光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就诊后,用自己的医保卡轻松一刷,当场完成了费用结算。

蒋宏光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长期居住在上海。2017年,他在柯城区办理了异地安置手续,解决了在上海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问题,但是看病的门诊费用却一直不能直接结算。不久前,在得知衢州纳入上海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双向结算范围后,他在当地医保中心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成为长三角异地就医的受益者。

“过去,转外就医和异地安置人员只能刷卡报销住院费用,一部分异地就医人员依然存在门诊医疗费用大、垫付困难等问题。”衢州市柯城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6月,衢州市医保结算系统成功接入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平台后,异地就医人员的医保费用结算变得更为便捷。

记者了解到,我省自2018年9月成功实现试点地区与上海市双向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工作以来,沪浙双向门诊直接结算运行平稳。截至今年6月30日,浙江参保人员在上海试点医院门诊刷卡直接结算36339人次,费用1000.63万元;上海参保人员来浙江就医门诊刷卡直接结算3113人次,费用49.46万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长三角公积金异地互认贷款(长三角异地就医备案)":http://www.ljycsb.cn/dkzs/1129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