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融与M2增速背离,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社融新增贷款m2
□ 盛 刚
9月11日,央行公布8月信贷数据。8月社融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3.58万亿元和1.28万亿元,皆超预期。但代表广义流动性的M2增速环比降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地方债拉动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出2018年2月以来新高,而M2增速却回落至今年3月以来新低,社融与M2增速出现了明显背离。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经济运行来说,资金就是粮草。经济主体只有先获得融资,整个经营链条才能一步步推进。而M2和社融大致反映了社会资金的供求情况,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社融数据指实体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新增人民币贷款是其中占比最大的核心项,所以每个月都会重点统计),M2则意味着金融体系对社会的货币投放量,代表央行对社会整体融资的支持。
那么,该如何看待8月金融数据?
总体看来,8月金融数据表现不俗,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较7月回暖。虽然M2增速回落,但M1增速上升,M2-M1剪刀差收窄。而且,M2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连续六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所有这些都表明货币政策环境仍比较宽松。
具体分析,先说社融。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9万亿元,比上月多增1.89万亿元,同比增13.3%,环比大涨111.8%。8月社融环比、同比均远超市场预期,说明融资需求向好。其中,政府债券放量是带动社融扩张的主要力量,8月社融同比多增1.38万亿,同比多8729亿元,环比多8341亿元,拉动了基建项目上马。另外,从8月PMI可以看出,企业的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预期向好考虑增加投资,也意味着整体融资需求边际好转。
再看人民币贷款。2020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除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形成一定拖累外,其他信贷分项均同比正增长,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扩张仍是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说明结构优化继续。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5571亿元,同比多增1031亿元,指向地产销售景气度较好;居民短贷新增2844亿元,同比多增846亿元,支撑消费修复。8月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样继续保持高增,当月增加7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967亿元。由于这些钱多用于加大投资和扩大生产,体现监管引导银行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效果良好,而基建回暖也带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8月社融增量超预期,广义货币(M2)却并未与之同步。截至8月末,M2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M2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但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8%,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并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指向企业流动性持续向好。M2、M1之间的剪刀差也进一步收窄。
不过要指出的是,M2供应增速偏谨慎,固然和经济向好形势下央行无意进一步扩大放水有关,但M2增速不及预期、且未随社融走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发行与财政资金支出不同步。8月虽密集发行了大量政府债券,但相当部分的钱并没有投放而成为放在央行的财政存款。发了债券就会计入社融,可只有财政资金支出才会派生M2。背离因此产生,和趋势性无关。这意味着,未来随着财政支出加快,M2和社融增速之差会逐渐收缩。
由于7月金融数据的回落,一段时间以来,市场颇为担忧货币政策收缩太快将带来负面影响,但从8月信贷和社融数据来看,信贷环境仍在继续向好。虽然,随着经济逐渐企稳以及防控风险的需要,货币政策有回归常态的必要,但也只是更强调定向而非转向。展望未来,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对实体经济构成有力支持。而随着财政资金进一步拨付基建项目,制造业利润改善增加融资需求,未来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支撑;服务业的加速放开,也将带来居民短端贷款的进一步恢复。所有这些,都预示国内经济复苏扩张态势将会得到延续。
社融和m2同比增速差值
5月12日,央行发布4月金融统计数据。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狭义货币(M1)余额60.54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流通中货币(M0)余额8.58万亿元,同比增长5.3%。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293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7252亿元,同比多减2万亿元。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
两大因素致M2增速下降 但市场利率水平保持平稳
反映广义流动性的M2在4月增速大幅回落,创下2019年8月以来的新低。
关于M2增速同比下降的原因,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主要有两个:一是央行为应对疫情,加大了市场流动性投放,基数较高。二是4月是传统的缴税大月,财政存款增加对M2增速有所影响。
温彬认为,“尽管M2增速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整个市场利率水平还是保持了平稳。”目前来看,市场流动性还是合理充裕的,市场利率总体平稳。这意味着M2流动性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相适应,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需要。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4月M2同比增速再次回到“8”区间,同比增速降幅较大可能与缴税因素有关。
社融结构不断优化 贷款占比不断提升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在4月同样出现回落。
温彬表示,4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11.7%,低于上月和去年同期,但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2.7%,反映在信用增速整体回落的背景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而且整个社融的结构在不断优化,人民币贷款的占比在不断提升。
梁斯指出,社融同比增速则降至12%以下,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了5777亿元;社融中除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外,其他项目同比大都少增,这带动社融增速走低。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表示,一方面,贷款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元,虽比处于疫情期间的2020年同期少增2293亿元,但仍比正常年份的2019年同期多增4525亿元。“这表明企业融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且得到较好满足。”
王一鸣表示,另一方面,贷款的期限和投向结构也是比较好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长期贷款新增6605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已经连续14个月多增,这表明企业预期持续改善,投资意愿增强,并将对下阶段投资回升形成支撑。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 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虽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有所回落,但两年平均来看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体现了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王一鸣表示。
王一鸣指出,从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在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工业和服务业保持增势,4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1.1和54.9,均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等人预测,机构不改变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当前货币政策以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采取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主要体现为信用收缩,即信贷、社融及M2增速的回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社融新增贷款m2(社融和m2同比增速差值)":http://www.ljycsb.cn/dkzs/1125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