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最美医护 工行抗疫同行 工行河北分行开展医护人员关爱服务活动,下面是冀时007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疫情银行为医护信用贷款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河北省广大医护人员不畏困难、坚守一线,用医者仁心守护人民健康。为深入关爱医护人员,近期,工行河北省分行开展“守护最美医护 工行抗疫同行”医护人员服务关爱活动,聚焦医护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暖冬关爱和贴心服务。
用心,医护购房消费贷款尊享优惠权益。工行河北省分行对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医护人员,执行最低首付比例及最低贷款利率,同时简化贷款申请资料及审批流程,提高放款效率。为医护人员提供医护专属的个人信用贷款,贷款金额最高可达80万元,期限最长可达5年,利率可优享1年期短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支持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按期还息一次还本等多种灵活还款方式。
用情,医护金融产品服务尊享专属通道。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开通畅通医疗卫生服务“金融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金融服务响应力和服务力。深入走访辖内重点医院,慰问一线医护,了解急难需求,一院一策定制专属服务方案,选配专业团队,全力提供支持保障。
用力,持续深化智慧医疗银医合作场景。持续加大金融科技输出,全力推进河北省重点医院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医院升级改造、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金融科技赋能助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拓宽银医合作场景,面向大中型医院,为其上游供应商提供数字供应链融资服务,面向民营医院、药店等单位,提供e企快贷、e抵快贷、经营快贷等低息信用融资产品。
下一步,工行河北省分行将继续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此次“守护最美医护 工行抗疫同行”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医护人员关爱服务工作,持续做好“暖医”金融服务和保障,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医护人员办实事、做好事,以金融力量为医疗卫生服务保驾护航。
各大银行针对医务人员贷款
城市为了抢人才提供购房补贴,上市公司为了留住人才也可为员工提供购房借款。
日前,上市公司万泽股份(000534.SZ)便表示,将拿出最多4000万元,为核心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每人最高借款额度不超过700万元。
这并不是首家借款给员工购房的上市公司。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2019年-2022年间,每年有10家-20家A股公司发布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的计划;而2023年至今,宣布为员工提供购房借款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5家。
记者梳理发现,尽管各家企业推出的免息借款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但多数方案具有较强的普惠性,普通员工也被囊括在其中。
业内人士指出,在房价较高的情况下,有能力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有助于解决员工的住房需求,减轻员工的购房压力。
员工借款
愿意为员工提供购房借款的“良心公司”不是今时才出现的。早在2008年,海得控制就发布了员工购房借款福利管理办法。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上市公司彼时主要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业务,该公司当年规定了每年30个申请名额,额度上限为10万元。而当时的上海新房均价约为1.6万元/平方米平均每套仅187万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加入到为员工提供无息或低息购房借款的行列中。据Wind金融终端数据,2019年-2022年分别有11家、21家、17家、18家A股公司发布了类似的福利公告;2023年至今,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5家,多为科技或制造业公司。
最近的一例来自万泽股份。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微生态活菌产品和高温合金业务,表示将拿出最多4000万元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每人最高借款额度不超过700万元。这笔无息借款应用于员工在工作地或者购房地的首套住房。
万泽股份表示,可享受无息借款的员工需要同时满足两项条件。其一为符合相关要求的核心员工,不包括董高监、实控人、控股股东、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关联人;其二为名下在工作地及购房地无房产或房产转让已经超过5年。
万泽股份提供的单人借款额度在一众企业中算得上是翘楚。记者梳理发现,在借款额度方面,大部分企业会依据员工在公司的服务年限、绩效表现、偿还能力等条件评定出员工可借款金额,可借款金额不超过房屋总价的最低首付额,一般借款上限为30万-70万不等,均低于万泽股份给出的数值。
此外,与许多城市划定的购房补贴标准相似,也有企业给不同学历的员工以不同的借款标准。其中,泰和新材就明确规定,工作满两年的硕士、博士可一次性借款20万、30万。
尽管单次借款额度有所差异,但包括万泽股份在内的多数上市公司对还款期限的要求较为一致,通常为5年,远低于银行贷款期限;唯有扬杰科技、科达制造将借款时间上限提高到了10年、8年。
不少企业出手颇为阔绰,提供的免息借款资金池达到了亿元的水平,完美世界将借款总额度上限设定为1.5亿元,海能实业则可提供1亿元。2023年1月中旬,乐歌股份还将这一资金池额度由300万元调提高为1000万元。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短期借款,应该是适用于缓解买房的燃眉之急,例如项目开盘临近,但短期拿不出充足的首付,因此借公司的无息或低息贷款进行过渡,“这确实是个吸引力非常强的贷款条件”。
这样的福利措施能惠及到什么样的员工?记者发现,部分企业提及借款员工为核心人才,但大部分则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通常要求在公司有1-3年的工作年限、满足绩效考核要求即具备借款资格。同时,公司一般要求用于申请人本人名下初次购买房产进行自住,且仅可申请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公司亦对员工购房地点提出要求,总部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八方电气就明确要求,员工所购房产须位于公司所在地大市范围内。
留住人才
推出这项福利政策,许多企业的考量是留住人才。多家企业均表示,提供无息借款用于员工购买在工作地或购房地的首套住房,帮助其实现安居乐业,从而为保障公司核心人才队伍的稳健发展。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王小嫱坦言,上市公司给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背后的因素是房价的高企,而租房市场存在不稳定性,因此有能力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借款,有助于解决员工的住房需求,减轻员工的购房压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也认为,当前各地房价较高,企业也乐于通过负担部分住房成本的方式来留住人才,也在一定程上说明,由于大城市的居住成本较高,部分企业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高房价的影响,为获得充分的人力资源供给,采取了协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的措施。
国家也在从顶层设计上着力解决更多人的安居问题,建立起了以公租房、保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中,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为核心目标的保租房,在各大城市的“十四五”住房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四个一线城市计划筹建新增保租房合计超200万套(间)。
部分企业给出的福利措施,恰与政策方向不谋而合。油气田成套装备制造商杰瑞股份就将公司的扶助对象瞄向了应届毕业生员工。杰瑞股份表示共提供不超过800万元的资金面向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员工,相关员工转正年度起,个人年度评优结果达到公司规定的标准即可,员工最高借款额为20万元/人。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大厂”则直接兴建公寓以解决员工的居住问题。今年2月,京东斥资超30亿拿下了北京亦庄一宗地块,与京东总部隔路相望;5月,京东官宣将其中的居住用地建成近4000套自持员工租赁公寓,员工可拎包入住,其中亦有千余套公寓提供给初入职场的实习生。
老牌饮料届巨头娃哈哈在杭州市上城区兴建了超1300套人才公寓,总投资9.42亿元,计划于2023年以精装修形式竣工并交付使用,提供给员工居住。今年2月份,在被问及员工分房问题时,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表示,“娃哈哈很早就开始分房子,老员工都有房子,接下来主要为新来的年轻员工分房子。”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第一财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银行为医护信用贷款(各大银行针对医务人员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1230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