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全国爱眼日:远视储备越充足 发生近视越推后,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15万36期利息多少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侠克 谢晗)今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多位眼科专家表示,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主要原因,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远视储备越充足,发生近视的年龄就会越推后,发生高度近视的概率也会减少。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在生活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成年人长时间“抱着”手机,儿童青少年也被电子产品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所吸引,极大增加了孩子们近距离用眼时间。
“看电子产品的时间长了,户外活动就会减少。有的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近视了,主要原因就是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睛和缺乏户外活动。”付晶说,“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一些,把手机或平板电脑给孩子看视频、玩游戏,这也直接造成了近视的低龄化。”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在为一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受访者供图)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介绍,刚出生的宝宝眼轴很短、视力很差,随着发育,孩子的视力逐渐提高,到5至6岁左右视力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在眼轴短的时间内,孩子处于远视状态,称之为生理性远视,这也是孩子的‘远视储备’。随着孩子生长发育,眼轴会逐渐增长,如果增长过快,就会出现过早正视化,眼轴再长长,孩子就会发生近视。”
专家表示,远视储备是不可能增加的,只能让其消耗得慢一点。减少远视储备消耗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日间户外运动,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延缓眼轴变长,达到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近视的发展其实跟人体生长发育的节奏相似,一个是学龄前,特别是1至3岁,还有3至6岁,此时近视的发展也是快的;另外在青春期,人体其他方面发育快,近视可能也会出现相对急速增长,所以说这两个时期非常重要。”付晶说,“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让眼睛‘沐浴阳光’,减少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进而减少眼轴的增长速度,延缓近视的进程。”
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方面,李莉认为,电子产品可以接触,但要有度。一般三岁以内的孩子建议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3岁以后可适当引入,比如每次10到15分钟,每天控制在1到2小时之内。
来源: 新华社
贷款15万48期利息多少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出通知,从昨天(5月15日)起,到6月15日,开展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截至2022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为2.5个。
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先后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提出了发展托育服务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从2020年至2023年,国家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服务机构约7.5万家,提供托位数约35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将提高到4.5个。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出33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探索“幼有所育”的新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各类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托育服务的供给,帮助托育机构把运营成本降下来,把收托价格降下来,让有需要的婴幼儿家庭能够送得起,用得上。并且要加强动态监管,确保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守住安全和健康的底线。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确保2025年全国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三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3200万,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城市中超过1/3比例的家庭有托育需求,在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这种需求就更加强烈,“生了没人看”成为育龄青年不敢生的重要原因。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托育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价格居高不下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以北京为例,在去年2022年做了一次调研,北京市有0~3岁儿童婴幼儿的家庭中,76%的有入托需求,但是实际提供的只有6%~7%的托位,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比,托位的缺口还是非常大的,这个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目前,在大部分城市,民办机构仍是托育服务的主体,因此托育价格居高不下,国家卫健委调研的数据显示,现在全国的托位价格平均每个孩子每月在2700元左右,但在一线城市每个孩子每月托费普遍高达7000到8000元。另外托育服务行业目前还存在人才缺乏和公众认知有待提高等问题。而科学研究表明,0到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养育与托育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我们现在很多养育的方式,比如说在家庭,通过老人或者保姆,其实老人和保姆对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很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教育养育孩子的这些习惯是不是满足当今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我觉得都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发展托育服务就是适应我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适应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总的要求。
年轻父母送孩子入托需求大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娃娃谁来带?”成为很多年轻父母面临的难题,特别是上幼儿园之前、3岁以下的婴幼儿谁来带的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城市中大约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
早上8点半,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这所托育园,家长们带着孩子开始入园了。曾女士两个孩子都在这里入托,儿子3岁,女儿快满2岁了,两个孩子都在1岁3个月左右就送到了托育园。
孩子妈妈曾良兰:因为我们是双职工,我和我的爱人都是医务工作者,所以平时工作非常的忙。家里主要是老人在带小孩,但是两代人之间对于育儿,会有一些思想观念上的一些冲突,所以我们就选择把孩子送到托育中心,我觉得很好地缓解了育儿的一些焦虑。
在成都医学城附近的杏林社区,年轻夫妇大多是双职工,有托育需求的家庭超过了一半。这些普惠托育机构招收的大多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一些家长认为,相对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保姆带,更愿意让孩子到托育机构,因为这里既可以提供科学照护,又能解决孩子早期发展问题。
构建普惠优先托育服务体系
“幼有所育”是衡量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之一的成都市,近年来加快建设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服务可及的普惠型托育机构,逐步缓解“带娃难”问题。
成都建立涵盖土地、财税、人才等托育服务政策支持体系,比如对示范性托育机构一次性奖补20万元,普惠托育机构每个托位每年补贴3600元。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成华区税务局所得税科副科长伍佩:在税费政策方面,2022年度仅增值税一项,就为辖区内的托育服务机构带来了196.8万元的免税优惠。
成都构建普惠优先的托育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在学位较充足的农村地区实行托幼一体化,目前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在园12000多人;在城市社区,利用社区综合体及国有闲置资产,与专业托育服务机构合作开办普惠托育。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红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莉:这个房子是国资委匹配给社区的公建配套用房,是我们免费提供使用的。
政府的投入和支持,降低了普惠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其收费明显低于商业托育机构。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街道杏林社区公共托育机构负责人胡曼榆:商业托育大概的收费标准,应该都是到了3000元到6000元甚至更高。我们普惠托育这边的均价,就是大概2000元到3000元左右。
为提升婴幼儿照护水平,成都探索“医育结合”服务新模式,建立健康管理员制度,从基层医疗机构选派医务人员担任托育机构健康管理员;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开展行业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保健部副主任任妍:在所有的培训内容里面,我们强调的第一就是意外伤害的预防,还有就是急救、食品安全以及营养膳食、传染病的防控。
最近两年来,成都市新增普惠托位6800多个,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较202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总台记者 龙晓勤 郑轶 陈鑑开 温江融媒)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15万36期利息多少(贷款15万48期利息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119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