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最近银行贷款利率的问题(银行贷款利率变化)

最近银行贷款利率的问题(银行贷款利率变化)

贷款知识 光明网 原创

多银行公告下调 存款利率继续低位运行,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最近银行贷款利率的问题

继4月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和5月初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之后,近日,又有多家村镇银行发布公告,对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下调。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吉林大安惠民村镇银行公告称,自6月1日起,调整部分存款利率。调整后,活期存款利率执行0.3%,三年期存款利率执行3.15%,五年期存款利率执行3.15%,其它期限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自5月31日起,深圳罗湖蓝海村镇银行下调一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均为10个基点。其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整存整取利率分别由2.25%、2.85%、3.5%、4.0%下调至2.15%、2.75%、3.4%、3.9%。

5月31日前,也有多家村镇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岚县慧融村镇银行下调部分存款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整存整取利率执行2.15%、2.6%、3.2%、3.5%,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由3.45%降至3.21%,下调24个基点。

自4月开始,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原因何在?

中国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最近调降存款利率的情况较多,原因之一是银行净息差收窄,在让利实体经济的情况下,需要压降负债成本。“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来源,中长期存款利率相对更高,居民定期存款大规模增加,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银行主要降低中长期存款利率。”他说。

娄飞鹏还表示,人民银行指导利率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最新修订了《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办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也是推动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一个因素。

实际上,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一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而今年4月,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作为扣分项纳入评估体系,对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提出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先前存款利率调整不到位的银行近期纷纷调降利率,以满足评估要求。

不止如此,5月中旬,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还调整了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引导商业银行适度下调两类存款利率。

娄飞鹏认为,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不仅有利于稳定净息差,也有助于增强体系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展望未来,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考虑目前存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宏观经济回复、融资需求上升,2023年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从中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对居民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居民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记者 张莫 实习生 杨乐雯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银行贷款利率变化


22

Aug


本报记者 刘琪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迎来三周年,成效显著。

2019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三年时间过去,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LPR改革形成了良好的政策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效发挥了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

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打通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经过三年来的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PR改革前,贷款定价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影响较大,市场化程度较低。但在改革后,贷款定价主要参考LPR。LPR为MLF加点形成,贷款利率则参考LPR加点定价。MLF为市场招标形成,加点由报价行以及各家银行自主决定,市场化程度更高。

同时,梁斯表示,LPR改革以来,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打通,政策利率(MLF)→市场基准利率(LPR)→市场利率(贷款利率)传导的利率体系基本建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跟随LPR利率持续下降,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也被打破。近三年来,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创下历史新低,LPR改革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LPR报价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LPR改革后首次报价分别下降0.55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LPR下行带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降低,有效地推动了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改革前2019年7月份的5.32%下降1.16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PR改革畅通了政策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路径,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LPR逐步成为商业银行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FTP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在LPR改革持续推动带动下,与LPR相关的衍生品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包括LPR利率互换、期权等业务取得快速发展。”梁斯补充道。

本月LPR有望非对称下调

央行在7月份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中指出,下一步要继续深化LPR改革,完善LPR报价机制,不断提高LPR报价质量,使中央银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传导更加顺畅。

谈及进一步深化LPR改革的抓手有哪些,梁斯认为,一是要继续增强LPR与MLF的联动性,增加MLF调整的灵活度,打破金融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的藩篱,增强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影响的同步性;二是要加快培育衍生品市场,加快对LPR相关衍生品的培育力度,更好满足各类主体利率风险管理需求;三是要稳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优化银行负债环境。持续优化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强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更好与贷款利率变动相匹配。

“为进一步释放LPR报价利率改革潜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LPR利率传导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将LPR利率内嵌金融机构内部资金定价模型,同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提升资金定价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金融机构调整贷款利率受存款成本制约,需加强存款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并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周茂华认为。

明明对记者表示,未来还需考虑如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与LPR改革进行有效配合,以进一步发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政策效力。另外,5年期以上LPR下调的幅度相对较小,因此未来如何有效降低长期利率或许也是LPR改革的一个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8月15日将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明明认为,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后,MLF利率对于LPR报价影响较大,考虑到近期银行揽储成本压降,负债端压力明显减轻,也将助力银行为LPR报价加点调降提供空间,综合来看,8月份LPR下调空间可能超过10个基点。另外,LPR非对称下调的概率较大。在中长期贷款需求更需提振的背景下,压降长端LPR利率将有效降低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其加杠杆的意愿。


图片|包图网 站酷海洛 制作 | 周文睿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新浪微博| 证券日报之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最近银行贷款利率的问题(银行贷款利率变化)":http://www.ljycsb.cn/dkzs/1119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