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安农商银行:金融“活水”助力坝区产业落地生“金”,下面是经济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红米金融贷款怎么样
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的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水资料丰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多个500亩以上的产业坝区,成为“三农”发展的经济摇篮。
日前,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和煦的春风吹遍普安大地,春暖花开,企业复工,农民复产,一片繁华热闹的春耕景象。石古坝区“西葫芦”迎来采摘期,采摘的人群络绎不绝;青山哈马坝区香菇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忙着装车外运;五里坪坝区大棚辣椒苗正茁壮成长,农户正忙着铺膜移栽……
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500亩以上坝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推动500亩坝区产业发展,普安农商银行因地制宜,结合坝区产业情况,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强化帮扶措施,让金融“活水”浇灌坝区产业落地生金,使金融“强农”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明确责任,助力坝区产业有力度
普安县现有10个乡镇2个街道办,所辖500亩以上坝区8个,主要聚集香菇、巴西菇、西葫芦、辣椒、烤烟等产业,惠及小微企业9家,合作社17家,农户4324户。疫情期间,普安农商银行因地制宜,面向坝区产业,面对市场需求,本着支持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造福百姓的宗旨,创新信贷产品,明确责任领导及责任支行,及时解决企业和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为老百姓增收创收。
2月18日,普安农商银行下发了《关于明确辖内“500亩坝区”包片领导及责任支行的通知》,对辖区内8个500亩以上坝区进行了责任分工,4名党委班子主动认领,强化指导、督导;同时,成立坝区金融服务督导组,由纪委负责督导落实情况。责任人和责任支行上下联动,横向协作,强化与县、乡镇两级政府部门、小微企业和农户的沟通联结,确保每个坝区有一个高管负责,有一个支行提供金融服务,有一项惠农产业启动落成。
普安县龙吟镇石古坝区,座落在北盘江河畔的山坳中,系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冬暖夏晾,土地肥活,适合红米、辣椒、蔬菜、甘蔗、蜜柚等多种经济作物。目前坝区有田间便道10余公里,通达坝区南北,拦水坝1座,为坝区提供了用水保障。
普安县吉丰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该坝区最早引进的龙头企业之一,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留转土地种植“西葫芦”等早熟蔬菜,实现亩产值达8500元以上,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以上。
“目前,西葫芦正是采摘期,每天用工10多人,每人每天100元,我们尽量招用贫困户,让他们增加点收入。”该公司股东苏建兵向记者介绍时说,蔬菜时效性很强,为保证蔬菜的新鲜,打算在坝区旁修建冷库,200万元的资金缺口已向普安农商银行龙吟支行提交了申请。
创新产品,助力坝区产业有深度
3月3日,普安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坝区贷”和“复工复产贷”贷款产品,明确贷款投向为“支持500亩坝区产业发展,向500亩坝区经营主体发放的低息贷款”和“向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及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原材料采购、支付工资等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发放的低息流动资金贷款”。为坝区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主、专业合作社、坝区种养殖农户”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据普安农商银行兴中支行罐子窑分理处负责人陈哲介绍,仅海寨坝区就涉及红岩村10个村民组523户农户,通过利率优惠的信贷政策,该村336户在农商银行获得坝区贷款、春耕生产贷款2130万元,获贷农户占比64.24%,平均户均贷款6.3万元,尚有17户240万贷款在办理中。“农商银行不愧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在产业方面积极为我们提供信贷支持。”红岩村村主任谭化兵说。
为农创收,助力坝区产业有广度
按照普安县县委、政府“一村一品”产业化调整的步伐,各个坝区产业逐步呈现多元化。小微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既有统一,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领产业推动;想自行发展的农户,又能独自成体,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烤烟、辣椒、蜜柚、生姜、茶叶、等多个产业,并顺利获得普安农商银行春耕生产贷款、坝区贷款18600万元。
普安县白沙乡五里坪因“地势平坦,地块连片,水源丰富”而得名。其土壤质地松软,肥力高,适合种植辣椒、烤烟等经经济作为。
王光雄是该坝区大小寨村的农民,去年种植10亩辣椒尝到了甜头,今年2月又向普安农商银行白沙支行申请了17万元的“坝区贷”,留转了20亩土地种植“小米辣”。
王光雄一边运送移植的辣椒苗,一边和我们讲起了辣椒种植“经”,他打算今年再好好赚一笔。“今年贷款利率比去年的低,一年下来给我节约了不少利息。农商行的人隔三差五地就要来走访,了解我们的种植情况。”王光雄信心十足地说,只要你肯干,农商行就会来帮你。
据悉,普安农商银行仅在五里坪坝区投放信贷资金600余万元支持63户农户种植辣椒和烤烟。
优化服务,助力坝区产业有温度
坝区所在地支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单位,如何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显得尤其重要。普安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导向,以坝区为抓手,形成一对一的服务模式,确保坝区资金得到有效落实。
强化引领有温度。支行行长作为坝区金融服务的“领头羊”,一方面加强与乡镇领导的汇报沟通,掌握坝区产业动态,及时跟进服务;另一方面组织员工深入坝区企业、深入农户,必要时召开“三方”共商会议,协调各方关系,为坝区企业解决土地留转等之间的矛盾,帮助农户出谋划策。
限时服务有温度。设立坝区金融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措施,减少等待环节,对坝区小微企业开立对公账户提供限时服务,不让企业多跑路。
“三进”服务有温度。明确一名客户经理沟通对接,通过进企业、进坝区、进农户,摸清企业资金缺口、跟进坝区基础设施建设,了解农户产业愿意,做到事前有了解、事中有落实、事后有跟踪的全方位服务。
“农商银行的服务很到位,没几天,我公司50万元贷款就批下来了,利率还很优惠。”哈马坝区贵州金州食用菌科研开发有限公司法人郑友义说,公司自2016年到哈马坝区建立以来,一直得到普安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服务好、速度快”,这是郑友义对普安农商银行的最高评价。
据统计,至今年年以来,普安农商银行通过“坝区贷”、“复工复产贷”、“烟农乐”、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等共向8个坝区投入信贷资金2134户31240万元,带动早熟蔬菜、茶叶、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实现2650余农户创业就业。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小米金融借钱靠谱吗
成立两年以来的小米消费金融,业绩一向十分低调,而在不久前渝农商行(601077)发布年报中,才将其近期业绩暴露一角。
在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大亏的情况下,小米消费金融实现逆转,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2年,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289.91亿元,同比减少18.51亿元,降幅6.00%;归属于其股东的净利润102.76亿元,同比增长7.49%。
截至2022年末,渝农商行资产总额13518.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0.10亿元,存款余额8249.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5.87亿元,贷款余额6326.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11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渝农商行不良贷款率1.22%、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57.74%、较上年末增长17.49个百分点。
除了自身业绩的公布,渝农商行业披露了参股企业小米消费金融的情况,在上半年亏损的情况下,小米消费金融实现逆转,扭亏为盈。
小米消费金融下半年扭亏
渝农商行年报显示,2022年,小米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1084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68万元同比增长195%。截至2022年末,小米消金总资产112.86亿元,净资产15.16亿元。
在此前渝农商行半年报中,也曾对小米消费金融业绩进行披露。
2022年上半年,小米消费金融净亏损9319万余元。
小米消费金融在重庆极为困难的2022年下半年,实现了经营业务的逆转,净利润达到1.04亿元。
穿透君还发现,小米消费金融的这种逆转似乎已经成为成立以来的惯例。
2020年渝农商行中报披露,小米消费金融自成立之日起至2020年中或亏损906.9万元。
但截至2020年年底,渝农商行的报告中,小米消费金融变成了实现净利润109.4万元。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21年。
2021年上半年,渝农商行披露小米消费金融或净亏损约6500万元,到了2021年底,小米消费金融则实现净利润368万元。
小米消费金融曾回应表示,前三季度账面显示亏损的情况,是因为金融机构在前三季度的业务通常增长较快,贷款余额时点数相对较高,存在拨备的问题。
除此之外,小米消费金融今年总资产增长迅猛。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小米消金总资产增至46.91亿元。2021年底,小米消金总资产为63.16亿元,净资产为15.05亿元。
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为96.61亿元,净资产为14.12亿元。2022年底,总资产为112.86亿元,净资产15.16亿元。
2022年总资产同比增长78.68%。
2022年2月28日,小米消费金融公布其成功募集6.8亿元银团贷款。自2020年5月开业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即完成了首单银团贷款募集,刷新国内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后最快成功募集银团贷款的记录。
尽管发展迅速,但是在重庆所有的三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小米消费金融仍然处于垫底位置。
2022年9月8日,小米消费金融还因为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挪用,被监管部门罚款50万元。
同时,小米集团年报中却多次提及受到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拖累。
2022年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280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83亿元下降14.7%;经营利润为28.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0.28亿元大跌89.2%;期内利润为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2.83亿元大跌87%;经调整净利润为85.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0.4亿元下降了61.4%。
小米集团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包括金融科技业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282亿元增加0.4%至报告期的人民币283亿元,主要是由于电视增值服务、广告业务及游戏业务收入增加,惟部分被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所抵销。
总裁董事长都换人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重庆市第二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全国第26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于2020年5月29日获开业批复,主要从事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注册资本15亿元。
目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冠捷莱五金机电市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0%、30%、10%、9.8%和0.2%。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消费金融在近段时间高管多人变动。
3月28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任职资格批复,核准了岳凯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小米消费金融法定代表人也已经变更为岳凯。
公开资料显示,岳凯此前为民生银行任职,2018年3月加入小米,曾组建小米供应链金融业务,后还担任天星数科总裁、小米商业保理(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小米系公司法人代表。
而此前小米消费金融的董事长为洪峰,为小米联合创始人,2020年5月,小米消费金融获批时,担任首任董事长。目前来看,洪峰仍然担任小米消费金融董事职务。
2022年3月,小米消费金融工商变更,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退出董事职位,新增季春江。2022年8月,季春江出任小米消费金融总裁任职资格获批。
除了董事长总裁接连更换,据其他媒体报道,小米消费金融还计划大力发展直销业务,下沉二三线市场,将在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布局线下直销团队,与宁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等直面竞争。
除了线下扩张,小米消费金融线上承接小米小贷资产也在提速。接近小米消费金融的从业者称,小米消费金融与小米小贷消金业务合并后,小米小贷随星借资产划到小米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资产管理规模有望快速突破,估计可以达到400到500亿。
据重庆新闻网报道,截至2022年6月,已累计发放贷款300多亿,较年初增长236%,累计服务人群超过260万人。
从产品端来看,小米面向用户推出了贷款、理财以及信用卡等服务。由小米消金运营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随星借”,根据用户信用情况,提供最高20万额度的贷款,利率从7.2%到24%不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红米金融贷款怎么样(小米金融借钱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1119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